“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前两句出自西晋的竺法护法师译的《佛说鹿母经》:
故事大意:一只母鹿堕入网中,猎人将要杀死它,它哀求猎人说自己刚生下两只小鹿,还不能自立,请求暂时放它回去,将有水草的地方告诉小鹿后,自己便回来受死,如果猎人能答应,母鹿一定不违背誓言.猎人听了说:现在的人都不讲信用,你一只鹿怎么可能守信用呢?不能放了你,经过母鹿发了重誓,猎人感动,放之而去,母鹿在回到两只小鹿身边时,说了一首偈子,其中开头就是这两句话。
世上的任何事物都没有自体、没有自性,佛教谓之‘缘起性空’。一切事物今天以因缘汇合而生,以后也一定会随因缘分散而灭。有生必有灭,有合必有分,这是辩证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愿望而转移的,任何人对此都是无可奈何的。
古代诗人曾有过美好的愿望:但愿花常好,月常圆,人长寿。但经过人类长期的实践,才发现这不过是个空愿。花毕竟不能常好,开得再鲜艳夺目,也终究会凋谢的。月也不能常圆,终是有阴晴圆缺。人也不会长生不老,即使活了一百多岁,也还是要死的。所以,古人感叹道:‘此事古难全!’因为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类和事物的发展都遵循著生住异灭、成住坏空的规律。这就是佛说的无常,没有恒常不变的事物存在。
愚痴者不明白这个真理,误认色境为实,以假为真,而执著贪取,追逐不舍;智者一眼就观破这个真理,晓得世上一切事物、色相都是空花水月,都是假相,而无实体,根本不可得,就不执著在色相上而贪取不舍。不去执著、追取,就是照破。
佛法讲的照破,就是认识了宇宙人生真理,使自己的身、口、意均符合于客观事物生生不已的进化规律,而不要以主观的盲动,违背和阻碍事物的进化。
所以,佛法是科学的,完全是正信!但是,世人不理解,误认为是迷信,实在是莫大的遗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