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2008-09-10 20:05:22)
标签:
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导语两种杂谈 |
分类: 教学材料 |
二十一、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1、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分别以叙述、议论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
2、记叙文以形象感染读者,陶冶情操;议论文以理服人,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抽象思维方式提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说明文以介绍知识为主要任务。
3、记叙文有很浓的主观感情色彩;议论文表达作者是思想见解;说明文必须客观地反映事物。
4、记叙文材料具体化、个性化;议论文材料概括性强;说明文的材料要突出事物特征。
二十二、消息标题的特点:
消息标题具有多行性与层次性的特点。正题揭示主要事实或意义,引题提示新闻来源,消息产生的条件、背景,辅题是正题的补充,披露某些重要细节。消息标题的写法要虚实结合,“虚”指对于内容意义的渲染,“实”指对于新闻事实的准确表达。一般地说,引题以虚为主,辅题以实为主,正题可虚可实。
二十三、消息导语的含义与类别:
导语是消息的第一句或第一段话,其任务是揭示核心内容,吸引读者。
导语有直接导语和延缓性导语两大类。导语的具体方式有叙述式、摘要式、提问式、评论式、描写式、比兴式等。
二十四、消息与通讯有什么主要区别?
1、形式上消息程式性较强,通讯结构较灵活,不拘于固定格式;
2、内容上,消息叙事较概括,通讯叙事较详尽、形象;
3、表现手法上,消息多用概括叙述,通讯可兼用多种手法;
4、时效上,通讯不像消息那样严格。
修改文章包括哪些方面?
1、锤炼主题:检查主题是否正确深刻,考虑如何加深内容;
2、增删材料:使材料与观点统一;
3、查看结构:看总体布局是否合理,各局部关联是否紧密得当,力求主线清晰、层次分明、结构匀称、首尾呼应。
4、推敲语言检查用词是否准确贴切,删去多余的字,增补必要的字。
描写的对象有哪些?
描写的对象有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心理描写等。
人物描写包括肖像、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环境描写包括自然景物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十三、描写的方法有哪些?
从风格来分,有白描和细描;从描写角度来分,有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从描写者与描写对象的关系来分,有主观描写和客观描写。
十四、描写有哪些要求?
1、目的明确:从表达主题、刻画人物、渲染气氛出发而描写。
2、特点突出:以“画眼睛”的艺术,抓住描写对象的本质特征加以刻画。
3、形神兼备:形似与神似的和谐统一,既逼真地表现对象的外部状貌情态,又揭示描写对象内在的底蕴和神采。
十五、什么是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就是通过叙述、议论、描写的方式进行的抒情,即从依附于事、依附于理、依附于景三方面来抒发感情
综述结构的基本内容。
结构的内容包括层次和段落、过渡和照应、开头和结尾三大方面。层次是从总体上安排文章思想内容的次序,展开文章结构和步骤,是表示意义的结构单位;段落是作者在文章中设置的、以段首空格形式自成起迄、相对独立的结构单位。段落要保持段意单一性、内容要完整、长短要适度。
过渡是指段落之间、层次之间的衔接形式或手段。常用的过渡方式有:用关联词语,用过渡名,用过渡段。需要过渡的情况常见的有两种:一是在内容转换时,一是在表达方式改变时。
照应是前有所呼、后有所应的结构手段。常见的照应情况有三种:开头与结尾照应(又可分为点题照应与解题照应两种)。引文中互相照应(又可分为远照应和近照应两种)。照应是使结构严谨而又活泼的重要手段,可使章法灵活致密,文脉贯通,强化关键内容。
文章好的开头的作用:有利于表现主题、拓展思维;有利于吸引和引导读者。
议论文常见的开头方式有开门见山,交代写作背景或动机,曲折入题等几种。
文章好的结尾的作用:绾结全文;令人回味。
议论文结尾方式 主要有:归结或重申论点;提出希望或发出号召;形象化结尾。
八、结构有哪些类型?
1、记叙型,以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时空序列安排结构,可分为时空正常式与时空异常式两种。
2、论证型,以概念的内在因果联系作为结构的主要依据。可分为总分式、平列式、递进式等几种。
3、说明型,以事物本身固有的条理进行布局。
4、综合型,常以一种结构型为主,兼具其他类型。
九、第一人称叙述与第三人称叙述之比较。
第一人称以当事人的口吻来叙述,它便于作者充分表达思想感情,读来使人感到亲切、真实。它的局限是只能叙述“我”的所见所闻,不是“我”所亲历的事难以叙述,反映生活的广度受到限制。第三人称以局外人身份用第三者口吻来叙述,它不受叙述范围的限制,能较广阔地反映生活,它的局限是缺乏第一人称的亲切感。
十、常见的叙述方式有哪几种?
1、顺叙:按人物的经历或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的叙述。
2、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的突出片断提在前面,然后再按时间顺序叙述事件的发展过程的叙述。
3、插叙:在叙事过程中插进另一有关事件的叙述,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主线写下去的叙述。
4、补叙:对前面事件作某些补充而不发展原来情节的叙述。
5、平叙:对同时发生的两件以上的事进行分列、平列的叙述。
十一、简述叙述的基本要求。
1、交代明白: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六个要素交代清楚。
2、线索清楚:线索是作者组织材料思路的反映,是叙述人物、事件发展过程中的贯穿思想和脉络。叙述线索可按时间发展、空间转换、问题划分、思想感情变化或按某一具体物件等多种样式进行安排。
3、详略得当:叙述材料的主次详略,以表达主题和需要作合理剪裁。
4、波澜起伏:指叙述曲折富有变化,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