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一系列捣乱行为之后,我毫无怀疑的肯定:朗同学已经开始进入逆反敏感期。来势不是凶猛,可也让人无计可施。当我们面对大海感叹人类的渺小的时候,面对孩子我们更应该感叹:小的不是真正的弱小,只是还没有表现的机会,机会一旦来临,原子弹爆发也就这么大的威力。
很多孩子,确切的说所有的孩子都有这么一个阶段,逆反。所谓逆反心理不是一种异常现象,它是由于父辈和子辈之间价值观的不一致而产生的正常的心理过程。一般来说孩子在发育的过程中会有两个逆反期。第一反抗期是在三四岁的时候,这个时候由于儿童的自我意识地发展,说话、运动、认识事物能力的发展,他会感到有些事情自己可以做了,所以跟父母亲的教育观点就会产生冲突。第二反抗期是在青春期前后。从心理发育的角度来说,这都是孩子的正常心理发展,但对父母亲来说,会觉得孩子在对抗自己。(百度搜索)
有些时候的逆反大人也有责任,那就是没有抓住孩子的心理需求从而让孩子感觉到我不逆反你不关注的认为,所以孩子的疯狂总有理由。昨天,他就演了一出好戏,吃完的桔子瓤和皮,他全都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扔到了床头的缝里,柜子里,抽屉里,床底下。反正是有缝有眼儿的地儿都是他藏匿“垃圾”的地方。家里简直成了朗同学造反的垃圾场,每一个角落都是不堪入眼。今天从袋子里找到一个蛋糕,明天从鞋里找到一团胶布,奶瓶扔到床空里,钥匙放到沙发缝里,姥姥哭找一上午,最后找不到干脆一天没出门。饼干不吃捏碎了还好说,葡萄和桔子这种带汁水的更是挤得哪里都是水。家里高桌子矮凳子没有爬不上去的……总之,小手不停的搞破坏,身子不停的探索更高更惊险。昨天吃饭的时候,一个劲的只吃白米饭不吃菜。我说好“只许吃米饭,其他都不能吃,都端走。”结果他扑在桌子上“狼吞虎咽。”
孩子,你也可以采用“以毒攻毒,欲擒故纵”的办法,看她嚣张,你放纵。给她最大的自由,让她自由的不知干什么,她就会停下来向着相反的方向努力,正好是歪打正着,合了我们的意愿。可有时候却发展了他的暴力倾向,有时候他会扬起手来通过打你一下来完成他的心愿,有时候会趴在地上“向没有眼泪的鳄鱼”一样干哭就是为了引起你的负疚感。
总之,我很怀疑这真的是两岁的孩子吗?
经常把他的小车藏起来以便下次能有些新鲜感,当然也有其他东西也藏起来。其实不该把东西藏起来,
他东翻西找的过程应该胜过结果。有点东西藏起来,谁不好奇。
有时候我能控制自己,非常耐心的陪着他“过渡”。
有时候我有事儿分心,就特别不理智,抓起他小PP就揍两下。他自己也会说“不听话挨揍了。”我听到后很内疚。我不知道除了耐心的和他斗智斗勇外还能怎么办?
这个时候特别害怕朗爸也急,我们仨都急的情况下肯定是难以收拾的状态。
孩子的逆反,我们要理性的看待,避免你急我也急的情况出现,只有爸爸妈妈的高度重视,才能让宝贝安全健康快乐的度过这一敏感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