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会欺软怕硬?
(2009-07-16 10:37:48)
标签:
欺软怕硬家长作用以身作则育儿 |
分类: 成长历程 |
现象:朗同学在与小朋友们在一起玩的时候,总是在比他小一点的弟弟妹妹面前,就像山上无老虎猴子称霸王,什么都得听他的,什么事都是他优先,有时还把小弟弟妹妹的玩具抢过来玩,蛮不讲理。但是却惧怕比他大的或厉害的孩子,什么事遇到他们就礼让三先或退避三舍,连自己的玩具被抢走了也不敢吭声,更没勇气要回来,可怜地站在一边看别人玩。昨天,有一位比他大两岁的哥哥,很乖很乖的。他看人家老实就去拿人家东西,看人家没反应就继续。我实在是不好意思,赶紧抱着他去别的地方了。但他总要跟朋友交往啊。总要上幼儿园上小学的呀。
唉,这么小就会欺软怕硬???
问了几个朋友,也请教了一些专家。都说是有这样一个阶段的。
孩子出现这种欺软怕硬情形,非一日形成,与他成长的经历密切相关。在他几年的经验中总结出这样一个道理:比自己厉害的就不要惹他,比自己软弱的就可大打出手。那么这么小的孩子是如何获得这样的经验的呢?我们不要忽视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准确的推断能力。如果父母在家教中“分工”,一惩一纵,一严一松,很容易使孩子在家里只怕一个人,只听一个人的话。“红脸”在家时,他会安分守己,乖巧得很,而一旦只有“白脸”在家,他则会我行我素、为所欲为,甚至无法无天。长此以往,孩子会变成“欺软怕硬”的“两面人”,使用不同的态度和方法对待不同脸谱的人,甚至因为逃避责罚或迎合表扬而隐瞒过失、编谎说谎,其后果是极为严重的。
当父母发现幼小的孩子有这种畏强欺弱的情形时,要及时引导,让他从那个怪圈里走出来。
当你的孩子在遭到大孩子欺负时:
要点:除了教育大孩子外(一般对人家的孩子不能多说什么,以免引起大人之间的误会),主要指导自己的孩子:
1)鼓励孩子要有自信心,不要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2)鼓励孩子不要胆怯,不要怕大孩子,他若欺负你,就来告诉妈妈;
3)教导孩子不要躲避大孩子,凡事让着他;
4)看守好你自己的东西,不把自己的东西随便给人;
5)要敢与大孩子据理力争,勇敢的姿态能震慑对方;
6)可以协商大家一起玩,彼此分享。
这些措施会增强你孩子的自信心,提高他的胆量勇气,培养他的拼搏精神,使他学会社交技巧。
而在你的孩子欺负别的小朋友时:
要点:就要教导他如何来对待小弟弟妹妹
1)别的大孩子欺负你或抢你的玩具是不对的,让孩子认识这种观念;
2)你是大孩子欺负或抢比你小的孩子的玩具也是不对的,不光彩的;
3)有本事的人,是打坏人,保护、关心和帮助小孩子;
4)与小朋友一起玩,可以相互交换玩具玩;
5)让你的孩子对小朋友产生同情心,爱护他们,就像妈妈爱你一样。
这样让孩子认识到只有以诚实和爱心对待小朋友时,大家都愿意与他一起玩,这种意识将影响到他未来的健康成长历程。
特别提示
孩子的很多观念的形成直接受家庭影响,父母是他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在家里的言行举止是孩子心灵的一面镜子,要想你的宝宝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在精心护理这株幼苗的同时,父母要修心养性,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
建议家长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父母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但不要丢掉自己的威严。其次,不能过分地宠和溺爱,要让幼儿凡事必须讲道理,无理寸步难行。再次,不能迁就幼儿的缺点和错误,该严厉时不能软。最后,要保持教育的一致性。父母教育、家园教育要相互配合,切忌南辕北辙。如果一个严,一个宠,孩子的“欺软怕硬”行为很难得到改正。
朗同学缺乏安全感可能是先天的吧,没有足月就过早的来到这个世界上,加上爸爸上班比较忙,只有妈妈经常陪着,也许我的爱无法弥补那份厚重硬朗坚强的父爱。再加上朗爸有时候处理问题总是很粗暴,我们在面对同一个问题时总是不能很合理的解决。以后真得要注意!!!当一对合格的父母可真是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