馋人的冰棍儿
(2009-06-24 13:30:05)
标签:
冰棍模仿本能身教言传创造能力杂谈 |
分类: 有感而发 |
最近天热了,吃冰棍儿的人多了。以前有大人吃的时候,小人儿虽然也看,但是他觉得那是辣的。可是现在小盆友吃冰的也开始多了。昨天下午,有个小朋友吃冰棍儿,被眼尖的朗同学看到了,就一直站在旁边看着。一开始我没当回事儿。可是后来那小朋友移步到别的地方了,朗同学“没羞”的一直跟着。眼神不离也就算了,
小舌头居然还伸出来舔舔自己的嘴唇。这也太夸张了吧。我赶紧把他抱走了。为了转移注意力给了他最爱吃的果丹皮。好在那个小朋友一会儿就走了。后来碰上邻居,她说“刚才太丢人了,我家孩子居然去拣人家扔的冰棍棍儿,还想舔,让我揍一巴掌”!
其实孩子这么小还不懂事呢,是本能反应。
一般情况下我怕遇到这样的情况。所以经常给孩子带点海苔、山楂片什么的,宝宝自己有的吃,要别人的情况就会少发生。可是有的妈妈或婆婆非常热情,给的话也不好意思不要。特别是糖一类孩子本能喜欢的零食更是很难抗拒。
除了本能反应外,孩子都会觉得别人家的东西都是好的,还有一种占有欲。也有说这是一种模仿问题。
2岁左右,孩子便能明确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模仿周围人的言行。比较明显的是他们能更会主动的去模仿比他们大点的孩子的言行。看见他们玩什么自己也想玩什么,看见他们吃什么自己也觉得那种东西一定特别好吃。
现如今的社会还是比较排斥这一点的。因为一个是社会不安定因素,有的孩子因为一点吃的就轻易被人拐走了,防不胜防的,有的时候真的是会大意!。还有一点就是出于卫生角度考虑。
其实在小区里我经常给别的小朋友吃东西,也会接受别人善意交换过来的食品。我觉得这是一种互动,一种交流。
不过话说回来。别人给就吃,给就要。以后慢慢形成这种习惯如果碰到不给吃的人那会怎么样?看着?抢着?哭闹??
如果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又何乐不为呢?更何况从小培养比后天教育更好。。。小孩子的好习惯是从小培养的,或许最初大家的初衷是好的,给你分享点,但是时间长了,被分享者胃口越来越大,把分享别人的当成一种习惯那就麻烦了。
所以我的观点是:小孩子对于别人给的东西坚决不该拿。良好的习惯对孩子的一生都是受益无穷的。
这又说到大人身上了。一是身教重于言传。大人的一举一动都落在孩子的眼里,实践在孩子身上。自己做好榜样比说十回,讲百遍都强。而且从第一次就拒绝以后就慢慢适应了。二是注重选择良好的环境。2岁左右的孩子的模仿能力是超强的。从说话到手势到动作没有不学的。不可忽视的是,如果和胆子大的孩子一起他也会学得胆大,和口吃的孩子一起他也会学口吃,和没有规矩的孩子一起他也会没规矩。因此,有一个好伙伴好环境是很重要的。三是如果孩子特别爱模仿不妨创造条件去模仿。比如让他扫扫地,擦擦桌子,摆摆鞋。积极利用和引导他的这种行为引伸成为自己的能力。当然危险动作还是要尽量避免的。最最重要的就是千万不要扼杀孩子的创造能力。
我最近正在看李允儿的书,受益匪浅。但愿我儿的童年幸福快乐。
完了。由一根冰棍说到哪去了??越扯越远
我真服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