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看《十周嫁出去》时,始终盘旋于我心头的一个问题是,如果我是安又琪约会的对象,我会如何做?
最正确的做法,买2张去泰国普吉岛的机票,把妻子儿子送上飞机。还有时间,回家把有妻子儿子的照片都从显眼的地方藏起来。但切记藏得自己都找不到。
《十周嫁出去》是一档以安又琪为主角的真人秀节目,从全球众多报名男士中选出十位,列入她约会名单,安又琪再跟她的闺蜜团每周约会三位、在十周时间内完成全部30场约会……最终,和其中一位结婚。
我看了几期——我可不是因为要写这篇稿才看——虽然确实如此。但大家都不喜欢听实话,所以我准备这么说,有一天半夜,仿佛受到某种感应,必须看这个节目,不看我就浑身发痒,再没有任何的提示、暗示的情况下我打开了电脑,直接看到了这个节目……
看这个节目时,我不由得想起自己的第一次相亲经历。
严格的说,不叫相亲,只是约会。
发生在我16岁那年。
那时我还是一个高一新生。有天在楼梯口收到一张纸条,纸条是彩色还带着香气。纸条的内容让人面红耳赤,小胸狂跳。信件中还夹了一张当晚的电影票。
我们约在电影院门口相见。那时的情况是她认识而我不知道她,我处于一个相当被动的位置。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这是真的还是只是同学的一个恶作剧?直到电影开映人群走的差不多,我已经认准了这就是一个恶作剧准备走时,她突然出现,笑嘻嘻的朝我走来。她离我太近了,近的我都能听到她肚子发出的咕咚咕咚声。
我先跟她说的话。我说,你好,我还以为是个恶作剧呢。
这句话看起来很平常,但其实一点都不平常,1:我是盯着她的胸部说的;2:我用的是普通话。
我16岁时以为:跟女孩子谈恋爱一定要说普通话。这认识来源于我所看到电影电视,里面的人谈恋爱时都是说普通话,或者国语。
90年代初,湖南的一个小县城,我跟一个女孩子讲普通话,这件事很了不起。女孩当时都呆了,傻头傻脑看着我。她怎么都没料到我会来这一手。这说明我喜欢剑走偏锋,出奇招。之所以出了奇而未能制胜,原因是——她真他妈没见过世面。碰到一个说跟她说普通话的人,电影不看,爱也不谈,撒腿就跑。
后来又有了一次相亲,我再说普通话,对方已经不会跑了。因为那时我已经在北京,普通话成了标准的交际语言。
她跟我说,其实我看你早就到了,如果看到我不好看,你是不是就不打算跟我见面了?
我说,可是你很好看啊。
她说,如果我不好看,你是不是就直接走了?
我说,可是你真的好看。
……
我们约会的地方是在北京的一个公园,椅子边有一座裸体少女雕像。北京污染大,灰尘多,要说那个女雕像上面蒙了层灰不奇怪,我惊讶的是该女性雕像身上有一奇观——她的生殖器部位却水亮水亮,光可鉴人。原因是那个地方太可爱了,谁见了都想摸一把。
我跟相亲的这个女子谈话非常不顺利,几句话之后就会陷入沉默。每次都的我来艰难的起话题。在问了她住房公积金,她父母将来是否有能力带小孩这类问题后,再次进入无话可谈的境地。尴尬而长久的沉默中,我鬼使神差的也去摸了雕像下面一把。她看在眼里,她怎么都没料到我会来这一手。饭也不吃,爱也不谈,撒腿就跑。
后来的很多年,我总能听到一些非常不利于我的流言。我估计她添油加醋说了很多。
也许基于我那几次不愉快的约会经历,我对相亲这种行为没有太多好感。两个从未谋面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心怀鬼胎走到一起。而且各自盘算着,哇,难道我就要跟这个人厮守终生吗?于是开始对对方横挑鼻子竖挑眼……对方一些你从来不介意的行为、细节,这个时候往往成了决定性的时刻。在《十周嫁出去》,我们也看到了类似的场面,拿反了刀叉的“村里首富”、零互动的造型师……
如果不考虑对方的财富、地位,仅就人而言,你看到对方的第一眼,你们的第一照面,你心中其实已经决定了要不要继续交往。之所以还有后来那些对对方细节的挑剔,无非是要一些辅证,来说服自己相信直觉。我们看那些跟安又琪约会的男士,他们的第一次照面、第一次互动,在我们的心里,也给她做出了决定。
安又琪最终是要嫁人的,嫁给其中任何一位,我都不意外。因为这是题中应有之义。但我期待一种意外的发生——对于一个真人秀而言,意外才是最有戏剧价值的。如果最后,安又琪嫁给了那位一直跟踪拍摄他们的摄像大哥?
那才是我想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