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晏扬
晏扬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432
  • 关注人气:1,53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寅收卯税”与16万公款吃螃蟹

(2012-10-24 02:13:04)
分类: 时事评论

  文/晏扬 

  今年以来,很多地方的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为开辟新“财源”,在浙江的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加大了对企业征税、收费的力度,甚至向企业征收“过头税”。杭州杭派女装商会秘书长孟平说:“今年杭州财政收入数字比较差,我们所在区的区长隔三差五找税务局长开会,于是把这个压力都分摊到企业头上,为了数字上好看,就把明年的部分税收拿过来‘预支’了。”

  政府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是因为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许多企业出现经营困难。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政府大力减免税费、放水养鱼,但一些地方政府反其道而行之,穷尽一切手段“挖地三尺”向企业征税、收费。尽管财政部、国税总局等部门多次强调坚决不收“过头税”,但征收“过头税”的地方显然并不仅限于浙江。

  征收“过头税”其实是一种弄虚作假行为,即“寅收卯税”,把明年的税收算作今年的政绩。而其危害性人尽皆知:对于企业相当于竭泽而渔,对于财政收入无异于饮鸩止渴。但是,这些危害仍挡不住政府部门收钱的手,原因何在?为了数字光鲜、为了达到某种政绩罢了。至于明年怎么办,他们或许想着明年再收后年的税,或许觉得明年谁在这个位子上还不一定呢,在我之后,哪管下一任怎么办。

  在我等普通百姓看来,政府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固然不是好事,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还是在增长。何况,我国财政收入连年以两倍于GDP的速度增长(去年我国GDP增长9.2%,财政收入增长24.8%,后者是前者的约2.7倍),这本身就很不正常,也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尤其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政府更应与企业共渡难关,而不能总想着自己旱涝保收,不管企业死活——政府手里的钱真的不够花吗?那得看怎么花,像下面这种花法,财政收入增长再快也不够奢侈浪费之用。

  浙江桐乡市公证处的3名事业编制人员,2010年人均收入达69.52万元,主任沈吉龙的收入则达83.22万元。桐乡市公证协会赴江苏阳澄湖吃大闸蟹,一次就花掉16万多元。近日,沈吉龙和桐乡市司法局副局长被停职检查。一个股级单位的事业编制人员,年薪堪比国企老总,这还是账面上有据可查的“明收入”,足可见一些公职人员收入之丰厚;明目张胆地集体“跨省”吃螃蟹,一次花掉16万多元,足可见公款吃喝之肆无忌惮。

  实际上,这样的奢侈浪费在不少地方司空见惯,除了公款大吃大喝,还有公车超配、私用以及公款“旅游式考察”。为何财政收入大幅增长时人们反而焦虑不安?为何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时人们却不以为意?为何人们对征收“过头税”极为反感?一切的根源都在这里。

  在某种意义上,“过头”的税收与过分的三公消费密切相关,乃至相辅相成。我国每年三公消费数千亿元,即使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哪怕是一些地方财政收入下降,只要政府及官员厉行节约,政府的日子总不至于难过,根本无须征收“过头税”。日子难过的是一些企业,而企业的日子不好过,不仅影响民众的收入,而且最终影响政府的税收,政府的日子也不会好过——这就是“放水养鱼”与“竭泽而渔”的区别。道理并不难懂,但“过头税”屡禁不止的事实表明,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不想懂、假装不懂这个浅显的道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