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残留风光】南京紫金山明孝陵的石象

(2011-11-29 11:44:54)
标签:

明孝陵

石象路

翁仲路

紫金山

南京

教育

【世界残留风光】南京紫金山明孝陵的石象
 石像位于明孝陵前神道两旁。神道分为两段,第一段东西向,现名石象路,因路上有高大的石象而得名。石象路长615米,路两侧分列6种12对共24只石兽,每种4名,两蹲两立,依次为狮、獬豸、骆驼、象、麒麟和马。神道上安置这6种石兽是各有其掌故和寓意。狮乃兽中之王,显-严,被佛教尊为0的灵兽。神道入口处首先安置两对石狮,可显示帝王无上尊严和威势。狮是皇帝陵墓才可以用的石兽,其他诸王公的墓前,可以有石马、石虎、石羊,但不能用石狮。

  

   明孝陵神道的第一对蹲狮,因为靠御河桥太近,1947年曾被军车撞坏,后来经修复并向西移动了位置。石狮后约54米处是两对羊头、牛尾、顶生独角、似鹿非鹿的石兽,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叫獬豸。獬豸之后是两对骆驼、两对大象。其中,立骆驼高3.68米,立象高3.47米,都是石兽中的庞然大物。孝陵神道上安置体形硕大的骆驼和象,增加了陵墓的威严气势,而且,骆驼是西域和蒙古沙漠中的动物,象则生活在南亚热带地区,是外国进贡给明朝的珍贵动物。孝陵神道上安置这样一些来自异邦的动物,也含有大明江山辽阔、皇帝威震四方的寓意。石象之后,是两对周身披甲、静穆威武的异兽,这是象征吉祥的瑞兽麒麟。神道的最后两对石兽是马。石兽尽处,神道方向折向正北。这一段神道从望柱起到棂星门止,长250米,俗称翁仲路。

  

   翁仲路的起点是一对石柱,名叫望柱,也叫华表、表或标,不过唐、宋各代的望柱是立于石兽之前,而明孝陵望柱却是立于石兽之后、第二段神道的转折处,这是明孝陵的创新。望柱高6.52米,柱及座都是六棱形,下粗上细,顶端柱帽为圆形,浮雕云龙纹,柱身浮雕云纹。柱础雕琢成筒式三层,底层饰如玉形挂落,础下有巨青石盘托,十分稳固。据史-载,明亡以后,民间迷信传说孝陵石柱研成粉末可治百病,因而常有人来此偷刮石柱,久而久之,竟在柱身下端刨出若干很深的凹穴。望柱以北是两对武将,两对文臣,共八个高大的石翁仲。孝陵神道上的两对武将,一对有须,一对无须,分别代表的年轻的武官和年老的宿将。无须的一对高3.23米,有须的一对高3.26米,与其他帝王陵前的石翁仲相比,明孝陵神道上的石翁仲是最高大的。武将身着盔甲,手执金吾,腰佩宝剑。武将之后是两对文臣,也是一对无须,一对有须,分别代表了青年和老年的文官。他们头戴朝冠,手秉朝笏,身着宽袖大袍,足登云头靴,神态恭敬肃穆,仿佛依旧在洪武帝的朝廷宫殿中上朝。经过六百多年的风云变幻,明王朝早已成为如烟往事,惟有孝陵神道上的这八个文臣武将,依旧在忠实地守卫着明太祖的陵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