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易行的养生之道(整理二)
(2010-07-17 08:46:04)
标签:
保健养生气血血气维c健康 |
51.吃橘子有讲究!吃橘子前后1小时内勿喝牛奶,影响消化吸收;饭前或空腹时不宜吃橘子,刺激胃黏膜;每天最多吃3个橘子。
57.吃水果要讲“时差”:山楂不宜早上吃;早饭后吃西柚提神;餐前适合吃香蕉﹑红枣;饭后吃菠萝助消化;柿子最好晚上吃。
58.养生勤看“生物钟”:最佳起床时间:5-6点;饮水时间:餐前1小时;午休时间:13点左右;刷牙时间:饭后3分钟之内。
59.假期居家教您熬枸杞粥,取枸杞30克,大米60克,先将大米煮半熟,加入枸杞煮熟即可,此粥补肝益肾养血,最适合春天滋补食用。
60.米醋保护记忆,豆豉(音“尺”)溶解血栓,酸奶降低血压......常吃发酵食品益身体!食品发酵后热量变低,蛋白质被分解使人体更易吸收。
61.电脑族常饮茶保健康。喝绿茶既振奋精神,又防电脑辐射;喝枸杞茶缓解眼睛干涩;喝菊花茶明目清肝;喝红茶清热健脑。
62.火腿与乳酸饮料搭配致癌;萝卜橘子混食诱发甲状腺肿大;鸡蛋豆浆同吃影响蛋白质吸收;牛奶搭配巧克力易腹泻;边吃水果边吃海鲜不易消化。
63.膳食平衡要遵循,主副荤素搭配均;瓜果豆采蛋奶肉,比例恰当最养身。高脂高糖要提防,莫贪味美把身伤;水果蔬菜代零食,休等得病灌药汤。
64.俗语“吃的好睡得香”爱失眠的人晚餐宜食用小米粥,牛奶,大枣等。另外香蕉,蜂蜜,核桃,龙眼等也有安眠作用。
65.世界肾脏日提醒您远离坏习惯:过度疲劳,暴饮暴食,滥用抗生素,吃海鲜喝啤酒,乱吃减肥药等都让肾很受伤!每周吃一次鱼类降低患肾癌几率。
66.健康俗语:大葱蘸酱,越吃越胖;宁可锅里放坏,不可腹中乱塞;刀闲易生锈,人闲易生病;若要身体壮,饭菜嚼成浆;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
67.春季肝气太旺,可用鲜芹菜煮粥,饮菊花茶;肝气不足可喝枸杞鸡肉汤,吃动物肝脏。春季也宜吃性味甘甜食物,如粳(音“精)米粥,白菜,枣,可滋养气血。
68.吃饭三分肚饥七分饱;饮食三分荤菜七分素;生病三分吃药七分养;外出三分坐车七分行;穿着三分凉意七分暖;交际三分性急七分宽。
69.晚餐长期“三过”危害多:过饱易使人失眠多梦;过晚易患尿道结石;过荤会使胆固醇增高,诱发动脉硬化和冠心病。
70.经典保健法则:冷水洗脸,美容保健提神醒脑;温水刷牙,牙齿喜欢,坚固不老;热水洗脚,舒筋活络,强似吃药。
71.便秘尝试揉丹田。丹田位于肚脐下一寸至二寸处,将手搓热用右手中间三指在丹田处旋转按摩50-60次揉丹田能健肾固精,改善胃肠功能。
72.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73.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74.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75.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绝对不是从书本里学来的,而是从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就是佛家所说的菩提心),从定中生出来的。
76.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77.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78.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79.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胆汁+必要时间内(晚天黑后~午夜1点40)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良好的生活习惯。
80.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81.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增收(增加气血)”,也需要“节支(减少血气的损耗)”。
82.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五脏六腑是一个血气加工厂,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无限的,所以食物的数量必须得到控制。
83.适当运动可以帮助人的气血运行,但同时也在消耗人的气血。人体的微循环主要应该靠松静来达到的,这也是健康必不可少的。
84.人体中的垃圾越多,就越需要更多的血气来清除它们,但人的血气因为垃圾的增多和血脉的阻塞而减少,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也正是人衰老的机理。所以,人要想健康不老,就要:1)减少体内的垃圾;2)增加血脉经络的畅通;3)增加体内的气血。
85.大病初愈,切忌理发洗足沐浴
86.健康,从调节心性开始。为了你的健康,你学佛吧。学佛得到的快乐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87.对于一个有宿疾的人来说,只有气血充足了(一是通过这里所介绍的补充气血的方法,二是通过静坐打通气机),病情才会显现出来。所以练功的人在功夫达到一定水平后都会出现一些“有病”的现象。这个时候要沉住气,定下心来多做些静功来增加自己的气血,以尽快度过这个时期。
88.人违背了养生法则,虽不一定会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大大增加得病的机会。这就和交通规则一样,你违背了交通规则,不一定会出事故,但其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
89.人为什么必须保持一定的饥渴才是对养生有利呢?其实这就是“虚”的妙用。道家讲,虚则灵。这和谦虚使人进步,自满使人落后一样,所以人必须经常保持“虚灵”的状态,才能时时保持清醒,保持健康。
90.人要想健康,就必须使体内有足够的”气”来”气化”所进的食物.只有这样,你的体内才不会积累垃圾,不会有多余的食物来释放游离的”虚火”损害你体内的脏器.这个”虚火”反过来会损耗你的”气”.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现代人生病,大多数是饮食不节的缘故.
91.
92.能静则仁,有仁则寿,有寿是真幸福。
93.人生最忌是个乱字,心乱了,对外可以紊事,对内可以打扰血气,使失正常。凡恼怒恐怖喜忧昏疑,都是乱,为多病短寿的根源,不但养病时不应乱,即平居时亦忌心乱。
94.多嗔伤肝,多淫伤肾,多食又伤脾胃。忧思伤脾,愤怒伤肝,劳虑伤神。
95.身病之起,无不由心虚弱,外邪乘入。而心虚气弱,每由心魂恼乱,真体不充,发现种种不安。贪食贪胜贪得贪乐逸,皆足以致病。以贪之不得,于是乎嗔。贪嗔可使心荡气促,胆惊肝旺,六脉震动,五脏沸腾,外邪同时乘入,此病之起因。
96.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所以,就养生而言,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看一个人也是一样,观相不如观气,观气不如观心。
97.人受五行之气而治生,故肉身以气为主。气亏则病,气滞则病。欲治其病,先治其气。
98.气以行血,血以补气,二而一也。凡人久视则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七情六欲之过则伤元气、伤心肾。相火旺,真阳耗,
99.治五脏之病,莫先于补气。肾犹亟焉。补气在勿动心,心动则肝旺,各脉震惊,真水耗损。
心为扇,主引风。风动则火旺,火旺则水干,水干则地损。
100.心神不安,情性燥急,为致病致死之总因。故安心法,为卫生第一要诀。心可以主动一切。心定则气和,气和则血顺,血顺则精足而神旺,精足神旺者,内部抵抗力强,病自除矣。故治病当以摄心为主。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坚心专,两心相合,可以统治百病,无不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