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9晋陕风情路——山西碛口、陕北佳县、米脂、绥德、延川自驾游记(四)

(2013-08-13 07:32:41)
标签:

黄河

孟门

碛口

南山寺

自驾游

分类: 走遍中国

    孟门离碛口真的很近,就在我们与那个简易的加油站“依依不舍”的告别之后,不到半个小时,我们就沿着山西的黄河公路来到了孟门登上一座山,远看此时已经处于碛口下游的孟门黄河,心中感慨万千

 

    孟门古镇,被称为“九曲黄河第二镇”,是一个充满了历史文化底蕴和传奇色彩的古镇。文化旅游的意义就在于你走进其中,去切身的感受千百年间它在雨雪风霜之中走来所传承的历史文化。站在孟门这个黄河边一个不起眼的小镇的山上,我忽然有一种感觉:那种身临其境之后,带给我的心灵上的冲击和精神激荡,那是历史与现实在时空中强烈碰撞的结果。由此我得出了一个结论:孟门古镇所承载的故事是一首“名不符实”的历史悲歌!

  

    孟门,一个记录着多少光荣与梦想的地方!孟门,大禹治理水患的第一门;你可以不知道孟门,但你不能不知道大禹治水。孟门,战国时赵国蔺的封地,中华蔺姓的发源地;你可以不知道孟门,但你不能不知道“和氏璧”的故事,成语“完璧归赵”和“负荆请罪”的主人公,就姓蔺,名相如。

  

    孟门,历史上黄河中游的军事重镇,目前黄河上赫赫有名的几个大县都曾经是它管辖的范围;你可以不知道孟门,但孟门曾经作为“万里黄河第一重镇”的辉煌,你不能没有感觉.... 因为,在古汉语中,“孟”即代表第一的意思,所谓的“孟、仲、叔、季”,就是今天的“一、二、三、四”

 

http://s14/mw690/59552a27tx6BHbwbfdP1d&690

   

    孟门,从他的名字我们可以看出他昔日曾经的辉煌,他作为黄河第一古镇统领万千的豪迈。而今天,黄河第一镇的位置已然被上游离它不远的碛口古镇所替代,孟门名称中所背负的第一的意思已然“名不符实”。而历史就是这样,如果不深究,你就不会发现昔日的“第一”与今天的“第一”之间的渊源与内涵。如果,你真正的理解了孟门的“孟”字中那凄惨悲哀的故事你一定会为孟门古镇的悲歌,痛心、难过.....

 

    孟门昔日的荣光是来源于母亲河黄河的滋养灌溉,而孟门后来的声声悲歌,同样也是拜这位母亲所“赐予”的。清朝历史上,黄河爆发了有史以来几次大的洪水。雍正元年,黄河大水,孟门被淹...道光二十二年,古城被淹...终于,在咸丰六年(1856年),黄河的又一次泛滥,洪水把整个孟门镇卷走了.....灾后幸存的村民,离开古镇的旧址,迁居到离古镇不远的地方,建新城。此时,那个历史上的“黄河第一镇”孟门已经长眠于黄河之下了,新城只是保留了孟门那个古老的名称。然而黄河母亲对这个已然支离破碎的古镇,还是怒气不消。终于,在公元的1977年,在一次黄河决堤之后,孟门镇永远的奔流到海了。

 

    孟门,一个带有强烈悲剧色彩的古镇,一个成也黄河,败也黄河的古镇。孟门消失了,从此它天下黄河第一古镇的名称不复存在。而好古的人们,只能从它的名字中去揣测它昔日的辉煌。孟门是一首歌,黄河上的一首悲歌,一首名不副实的悲歌。我站在山顶,看着这重建的山村,远眺冬日的黄河从孟门缓缓的流过。遥想当年,黄河奔腾怒吼般的淹没一座古镇的时候,想起了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诗中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孟门悲歌.....

 

http://s9/mw690/59552a27tx6BHbyO3dmb8&690

   

    想到此时,我也无心在孟门多加逗留,因为经历过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所有人都该知道在灾区重建的任何一个城镇,已然不是原来的样子。想在孟门找到一处古迹,谈何容易。于是,对于孟门的游,是一种凭吊的游,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样的游。到了山上,发现山上有一座寺院,也许这是孟门仅存的遗迹。于是,走进去看看。


http://s11/mw690/59552a27tx6BHbwHJhw7a&690

   

    看寺院,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先断代,只有首先了解这是历代哪朝的寺院之后,才好对里面的佛祖进行膜拜。对于孟门的常识,让我相信这座庙是后代仿建的,规制早已不整。然而窑洞式的布局和红褐色的院墙,让我想起了平遥的双林寺


http://s15/mw690/59552a27tx6BHbxl4HYfe&690

 

    飞檐斗拱,据说保留了原来大殿的模样


http://s6/mw690/59552a27tx6BHbzd42h45&690

 

    春节里,寺院中的人不多。倒是有一位管理员模样的人,见我们进来,操着浓厚的山西口音,带着我们游览了一遍寺院,边走边给我介绍这座寺院


http://s4/mw690/59552a27tx6BHbzNckPc3&690

 

    经过他的介绍,后来我才知道:我们误打误撞上的这座山,就是孟门古刹南山灵泉寺的所在

 

http://s5/mw690/59552a27tx6BHbFlRYM54&690

 

    孟门南山寺是唐太宗李世民敕命尉迟恭建造的官寺,当孟门为黄河第一镇的时候,其管辖方圆百里之内的上百座寺院。鼎盛时期,寺内有僧人六百多,耕种寺田五千多亩。后来,南山寺如同众多木质的中国古建筑一样,历经无数次大火,寺院也是改变了最初的模样。到了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成了兵工厂,而兵工厂所需的材料就从这寺院中来。于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文物,就被这样拆掉支援抗日战争去了。今天,在南山寺依山远望黄河,别有一番悲怆的凄凉......

 

http://s13/mw690/59552a27tx6BHbCIG3q5c&690

 

   清代永宁州的知州谢汝霖在游玩南山寺之后写诗曰:“翠柏森森野寺幽,隋唐遗迹仅山丘。门前一点灵泉发,独对黄河万古流。”清代以降,几百年来就如同眼前的景象一样,黄河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从南山寺前悠悠地流过...

 

http://s9/mw690/59552a27tx6BHbDeUL628&690

 

    一座唐代的古迹就这样消失了,尽管后来的仿建使我们依稀还能看出当年寺的某些模样

 

http://s5/mw690/59552a27tx6BHbELCqEf4&690

 

    南山寺的偶遇,给我带来了更大的惊喜。前面讲过,孟门是大禹治水的第一门,大禹治水的典故是孟门历史文化中的精华所在。管理员告诉我们,大禹治水的遗迹就在寺外的山上。沿阶而上,果然有一处祭祀的所在。


http://s9/mw690/59552a27tx6BHbAkFuM98&690

 

    正中间供着古时治水的圣人大禹,边上的龙王仿佛在说,礼多人不怪,禹王治不住的水多了,你们老百姓还得供奉俺龙王爷。这两个人在一起被祭祀,真是闻所未闻,有趣之极。

 

http://s5/mw690/59552a27tx6BHbBqLdO74&690

 

http://s9/mw690/59552a27tx6BOX9Vofe78&690

 

    绕过祠堂,后面就是古时大禹在孟门治水的遗迹,看起来很庄重的一个所在


http://s4/mw690/59552a27tx6BHbC85pN53&690

 

    碑文上写着这里是“大禹治水停樏之处”,言外之意就是:这里是大禹治水时休息的地方。碑是后来的,不是原物。文章是清代永宁州知府大人写的,歌颂了大禹的功绩。史籍记载“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大禹正是劈开了孟门黄河上东西两岸连接的石壁,才使得黄河水顺利的通过这里。


http://s9/mw690/59552a27tx6BHbEosIgc8&690

 

    在大禹停樏处远眺黄河,心中又不免一番感慨。面对滔滔大河,去体会文人骚客们是从何而来如此之多的世事沧桑更替的咏叹。凡是登临之处,无不赋诗以抒情言志。如魏武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杜工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http://s5/mw690/59552a27tx6BHbDOg7ic4&690

 

    孟门、南山寺、大禹停樏处,第一次来到孟门,我幸运的一次就找到了这些古迹。足够了,而那座在洪水中重建的新城已无需再去。再看一眼南山寺,与孟门告别了....


http://s2/mw690/59552a27tx6BHbG20yRe1&690

  

    离开孟门,沿原路返回碛口的路上,总是不能想象黄河母亲发怒之下的样子。眼前这大河,慢慢的流着,平静而安详,离开了碛口的大大小小的冰块在她的怀抱中欢呼着前进自然地力量啊!

 

    从孟门返回碛口,时间已然过了正午。我知道:我们在山西的时间不多了,碛口古镇和孟门,在本次春节晋陕之行的计划中,就像它们在历史上所承载的职责一样,只是我们进入陕西的一个“渡口”,我们追寻的“真正目标”是在黄河对岸那片属于陕北的黄土高原.... 
 http://s5/mw690/59552a27tx6BHbxUkC0b4&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