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界河、品江鱼、猎秋色--2010年秋东北三江平原自驾游记(九)

(2011-08-12 10:10:40)
标签:

2010

抚远

街津口

赫哲族

六小民族

黑龙江

松花江

乌苏里江

三江平原

自驾

分类: 走遍中国
   离开了同江市之后,我们一路向东,直奔街津口。

   在中国辽阔的地理版图上,“街津口”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但是只要一提起著名歌唱家郭颂演唱的那首脍炙人口的民歌《乌苏里船歌》时,人们一定会跟随那美妙动人的歌曲来到乌苏里江上。
 
   “乌苏里江水长又长
    蓝蓝的江水起波浪
    赫哲人撒开千张网
    船儿满江鱼满仓....”
 
   这是一首表现赫哲族渔民生产生活的民歌,很多中国人正是通过这首歌曲认识了赫哲这个世代以捕鱼为主要生产生活来源的民族,而街津口正是目前我国六小民族--赫哲族最大的聚集地之一。
 
   说道赫哲族,不能不说一下六小民族我国目前能够统计到的少数民族加上汉族,共有56个民族。在五十六个民族中,以汉、藏、蒙、满、回等一些民族为主要民族,这些民族人口数量相对众多,而在全国少数民族中,还存在着人数相对稀少的6个民族,被称为“六小民族”。这六小民族分别是是:基诺族、珞巴族、门巴族、赫哲族、鄂伦春族、独龙族。 

   基诺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东北郊的基诺乡及勐旺乡补远村,人口全部约两万人

   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南部的珞瑜地区。其余散居在米林、墨脱、隆子一带,2900人

   门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门隅地区,9000人 

   赫哲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同江县、饶河县、抚远县。少数人散居在桦川、依兰、富饶三县的一些村镇和佳木斯市,4500人

   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的鄂伦春族自治旗、布特哈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及黑龙江省的呼玛、逊克、爱辉、嘉阴等县,8000人

   独龙族:主要聚居在滇西北的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河谷地带,一部分散居在怒江两岸福贡、维西县,7500人

   由此可见,目前除了分布在西藏的珞巴族人口只有2900人,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外,总人口只有4500人的赫哲族是我国人口倒数第二的民族(当然,不知道去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之后,这些数字会不会改变)。4000多人的人口相对于汉族动辄几亿人口的庞大数字来说,说是最小的民族之一,一点也不为过。

   赫哲族人曾是一个世代以打渔为生活的民族,几千年来一直延续着捕鱼的传统。赫哲人全部生活在黑龙江省抚远、饶河一带,所以要想领略纯粹的赫哲风情,只能来黑龙江。抚远县的街津口、八岔和饶河县的四排,目前是中国最大的几个赫哲乡。所以,来到抚远,一定是要到街津口的...

   我们从同江出来沿着公路驶向街津口,很快我们就能到《乌苏里船歌》的创作地赫哲乡了...
 
   从同江到街津口一路上全是这样的水泥路,路上车并不多,路况还算好。车行到一个岔路口,有一个转向街津口的路牌指引我们左转,进了街津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大门不远就是街津口赫哲乡了。
 
http://s13/middle/59552a27taa45ee5dccac&690

   街津口赫哲乡,村子不大,目前是我国赫哲族主要的聚集地之一。
  
   街津口主要的大街(小镇看起来和室韦有些象)
 
   
    到此一游。对来自长江南面温州的生命树来说,在东北三江平原的街津口赫哲乡摄影留念,也算得上非常值得纪念的一个时刻了,哈哈。
    小镇上民族风情饭店

 

http://s15/middle/59552a27taa4600e9e57e&690

   这是赫哲族酒家外面晾晒的鱼干,在街津口随处可以看到家家户户挂着这样的鱼干,这也是赫哲族世世代代渔牧生活的一个特征吧。

 

http://s9/middle/59552a27taa46100da968&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