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碑亭是五塔门此门为藏式的白台形制,上面是盲窗,下面有三个拱门台上有五塔,从东往西分别为黑、白、黄、绿、红五色,每色代表一个教派。清代尊黄教为国教,故黄色居中。
http://s3/middle/59552a27g87c932a78002&690
五塔门北为琉璃牌坊,三间四柱七楼形制,中楼前额“普门应现”,意观音显现普度众生之门。后额“莲界庄严”,意为观音道场。藏传佛教与中土佛教不同的是,藏教认为布达拉宫是观音菩萨的道场,而汉教把东海普陀山奉为观音菩萨的道场。因为乾隆皇帝认为佛教是自西方印度发祥,经西藏传入中土,所以也同意仿西藏的布达拉宫建造普陀宗乘之庙而不是普陀山。
http://s7/middle/59552a27g87c9357ecdf6&690
过了琉璃坊,普陀宗乘之庙的主体建筑大红台就出现在眼前了到过几次承德,就来过几次大红台,不知为什么,每次见到它,激动之心总是难以抑制!这雄伟壮观的建筑,在汉地确实是一个奇观啊!
http://s13/middle/59552a27g87c936b9c9ec&690
红台壁上纵列的六个佛龛,代表乾隆皇帝的六十寿辰。
http://s5/middle/59552a27g87c93b82be44&690
如果你信佛,可以捐几面旗子,由喇嘛升起(本人来了几次,感觉这里商业气氛过于浓厚,但是经不住喇嘛的劝导,同伴有捐彩旗的,总的来说,喜欢就好)迎风招展的彩旗十分漂亮,有了一些藏地的味道!
http://s13/middle/59552a27g87c93d880c2c&690
http://s1/middle/59552a27g87c93eb16c10&690
不过,不能否认彩旗的确是普陀宗乘之庙的一景...
http://s12/middle/59552a27g87c9404c5a8b&690
登高远望....
http://s4/middle/59552a27g87c9426fb353&690
来时的路,山门、碑亭、和五塔门...
http://s11/middle/59552a27g87c944bdd12a&690
对面是避暑山庄的边墙,宛如一道长城一样守卫着山庄,而皇帝们闲暇的时候,也可以到那里远观巍峨的普陀宗乘之庙。承德的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的修建可以说是建造史上的巅峰之作,在这里,你中有无,我中有你,互为依托,互为借景。
http://s4/middle/59552a27g87c948037ff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