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化寺的京音乐,使用的乐器有八种,各曰:云锣、铛子、铙、钹、子、管(古称筚篥)、笙、笛。但在有些方面,与民间一般乐器不同。如笙,民间一般为十三簧,而智化寺的笙为十七全簧。笛的音调也高。而管子,为京音乐的主要乐器,民间一般八孔,智化寺则为九孔(前七孔,后两孔)。云锣,又称九音锣,最早为明成化年间制作,音色醇美,也称得上是一件文物。铛子,演奏时用槌敲击,声音柔和,别具一番特色。
京音乐共约300余首乐曲,但至今只有48首乐谱。其乐器分为两类:一是吹奏乐器,主要有管、笙、笛;一是击奏乐器,有云锣、鼓、铛子、钹、铙、子等。乐队编制为9人14件乐器,今天出场的乐队由五人组成。
http://s16/middle/59552a27t82ca476c834f&690
第一次听智化寺的音乐,觉得很不错,音乐风格庄重、古朴、典雅,意味深长。王振当年把宫廷音乐和佛教音乐结合在一起创建的“京音乐”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http://s9/middle/59552a27t82ca4b2ed8a8&690
像许多历史文物的保护遇到的难题一样,智化寺的京音乐至今仍有不少问题难以解决。智化寺26代老艺僧大都过世,目前健在的本兴、福广又都年事已高,27代传人在技术上亟待提高。当前社会的巨大变化使智化寺京音乐的发展举步维艰。
近两年,在多方努力下,及时录制了现存的45首乐曲。但是,智化寺京音乐传人在数目上还十分缺乏,乐队不能达到原有的规模,音色和内容上层次单一,远不能表现原有古乐的风采。当前社会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使得人们对智化寺京音乐的兴趣越来越淡,使智化寺京音乐发展举步维艰。而且,智化寺京音乐的传人在数量上还十分缺乏,乐队不能达到原来的规模,其中打击乐仍然面临失传的窘境。
http://s9/middle/59552a27t82ca4f71a3d8&690
2006年5月20日,智化寺京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曲演罢,乐队离去,这时可以看到智化门里展出的文物了。这是土木堡之变之后,明英宗为了掩盖自己的政治军事上的错误,不但没有追究王振祸国殃民所犯下的罪恶,反而为王振立的精忠碑,以祭奠王振。
http://s11/middle/59552a27t82ca540a362a&690
碑的下方刻的是王振的画像
http://s13/middle/59552a27t82ca5611191c&690
土木之变,王振虽死,但是由于复辟了的明英宗的袒护,不但继续扩大智化寺的规模,而且还在寺内为王振修建了祠堂供人祭祀。政治就是这样,领导者说你好,你就是好,不好也好。那个时候,普通的百姓也并不关心国家大事,只是一心向善,求佛保佑,看到智化寺如此的规模,香客信徒们来的自然不少。于是虽然寺的主人王振已死,可是智化寺的香火却越来越旺盛了...
直到清乾隆七年,山东道的监察御史沈廷芳进京述职路过智化寺,看见众多不明真相的善男信女在给王振像磕头烧香供奉。沈廷芳曾经参加过编纂《明史》,了解王振的罪行,感到十分愤慨。于是,他给乾隆上了一道奏折。乾隆很快批示,让地方官封了智化寺,拉倒王振的石碑,并且将石碑上刻有王振名字的地方统统铲掉。政治还是那样,统治者说你不好,好也不好。智化寺自此衰落下去,在没有香客敢来烧香....
http://bbs.lotour.com/images/default/attachimg.gif
智化门里《沈廷芳给乾隆上书请求毁掉王振祠堂的奏折》以及皇帝批复的原文的展板。
http://s13/middle/59552a27t82ca5add47cc&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