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接触微博,博客写得越来越少。开始真把微博当作“微型博客”对待的,且感觉好处比博客多得多,至少不会占用大段的时间。再后来随着手机微博开通,写起来越发方便,随时可写,随处可写,随写随发,而且体例不限,记叙、议论、抒情、实录、日记……,什么都行。可是最近越来越发现不是这么回事了。
微博表面上看起来用时不多,但累积起来的时间远比博客多。微博受字数的限制,要想说清楚一件事、表达一个观点,需要字斟句酌,有时到了惜字如金的程度。既然写,既然不是作为流水账,就要考虑写得有点儿模样儿;既然想表达点儿什么,就要琢磨说得清楚避免起歧义。否则,还不如不写。最终发现,写来写去,练就了一种微博式思维,就是凑字数或者压缩文字的本领。这个过程,对于微博高手来说也许不算什么,本人很多时候却是煞费苦心,反复修改,逐字逐句揣摩,到头来,功夫没少花,也就现在这般水平。与所耗费的时间相比,实在得不偿失。因为原本就没有拿微博得到什么的企图。
如果说博客像一个超市,原本认为微博应该类似精品店才是。虽然短小,但不乏思想的火花。毕竟更多的想要通过它传递一些概念、理念、观点……,但好像实际上更多传递的只是一种情绪,有时还有一种宣泄。久而久之,这种情绪和宣泄形成一种“负能量”,所思所想所观所察更多都是反面的;好像练就了一种观察和捕捉的能力,其实在内心堆积起来的是一种怨愤。似乎不写一些惊世骇俗的,就无法增加粉丝,不能吸引眼球了。所以就必须不断处心积虑去挖掘。可是很多一个人一个群体认为是亮点的东西,或许会引起另一些人另一些群体的反感。不是要取悦谁,可是明知如此又何必呢?此外,作为一个从事律师职业的人,只关注与职业相关的那一亩三分地,眼界变得狭窄才更为可怕。
可是微博的确有一个强大的不可小视的功能,就是传播。传播之迅速、传播之广泛是其它媒体无可比拟的。有人正面使用,也有人反面利用,搞得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你认真或者不认真对待,好像都不太容易做到的。一般来说,往往正面使用没有反面利用的效果显著,每当如此,就多少会陷入对微博的厌恶,尤其当你了解了某件事情的真像或某个人的真实目的时。当有人对微博的利用达到了极致的程度,你会从开始时的看不起,转化为惊异,再最后不论你怎么不屑,还是会看到不少受到欺瞒的人,顿觉这些人的可怜。可是由于你的影响力远不及,只能选择闭嘴。你只要继续存在,早晚有一天会有人将你归类于某种“微博人”,你还百口莫辩。所以,被归类为“反面利用”之前,远离或逃离微博,势必成为一种选择。与其努力被人理解,莫不如不被误解。
也许本人对微博的理解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或者根本没必要去费这个心思,浪费这个时间;既浪费自己的时间,也浪费别人的时间。鲁迅不是说过: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图财害命!微博就是有千般好,沦落成为“杀人犯”,就一无是处了。写到此处,感觉最主要的不是对不起自己,而是对不起自己的粉丝,尽管粉丝并不多。想来,还不如有些“买粉”的实在,花钱不多,图个快乐,反正也不会贻害别人。
由不会写博客而想到的大体就这些,难免以偏概全了,但绝无攻击微博之意,再说攻击不攻击也无足轻重,只是自己想法的袒露而已。请诸位看客多理解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