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汉卓律师事务所
韩冰律师
早晨醒来,看墙上挂钟移动的指针,感觉很有节奏,很庄重;莫不是心情的原因,心理的作用:今天是俺老韩四十八岁大寿了!
打开手机,收到一大堆各类祝福的短信,有朋友的,有同事的,有过去同事的,有“客户维护”的(那些各类贵宾卡持有单位);打开电脑上了博客,打开邮箱,也有好友的祝福;内容虽多少不一,但都是祝“生日快乐”的。看着这些祝福,心情甚好。
在此,也一并感谢各位了!
一年当中,自己的生日只有一个,而朋友的、同事的却有很多;有些也是发短信、发邮件祝福,有的则是礼物相送,也有亲赴生日宴。祝福的方式虽不同,愿望的表达应是相同的。我大致计算了一下,自己手机存储的号码有近千个,其中知道生日的有三分之一左右,算下来也是不少的数量。可是,每当接到给自己生日祝福的时候,就感觉一种情感的负疚。“来而不往非礼也”。
多年以来,收到过各类生日礼物,但并非都能够深刻记忆,尤其是一些礼节性的;但有些金钱价值虽不高,但却始终记忆犹新,其中所饱含的真情真意的确让人难忘。贵重的礼物不一定就是有价值的。其实,于己于人,有时候最关乎内心的东西,哪怕只是一个短信的祝福。在三十六岁生日时,收到的礼物是一张十数人签名的贺卡,祝福的内容则让我感动:“1960年8月6日,上帝创造了一个奇迹!”说实话,如此抬爱实不敢当,但其中表达的情意则是很受用的。至今,这张贺卡我依然保留,不是为了“奇迹”的赞美。因为,在我送给朋友礼物,得到过同样的反馈:那份对真情的看重与保留。
今天还收到一个短信,称国家统计局宣布,房地产暴利时代已经终结,在长达十年的房价上涨之后,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向理性回归。
人生的旅途,像一列火车上的一个座位。启程上路,房子留在原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