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塞•利蒙国家大剧院百年巡演:稍逊完美的小众演出

标签:
现代舞林蒙国家大剧院杂谈 |
分类: 习习与舞蹈 |
由于这个学期为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的学生开设《现代舞史论》课程,我对现代舞投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尤其是国家大剧院开业以来,已经有不少国际级的一流舞团来过此地了。作为国家级的表演艺术殿堂,国家大剧院依旧将引进各种类型和风格的高质量舞蹈演出作为自身的重要责任之一,尽可能地将丰富多彩的舞蹈演出呈现于舞台,给观众更多接触到世界级院团的机会,丰富首都的文化舞台。 此次林蒙舞团也是其中之一。4天两台精心准备的晚会,让我感到很受感动!北京戏剧舞蹈演出季越来越专业了,不过推广艺术精品的效果还稍欠火候!几天的演出上座率只有五成左右,或许有六成……票价相对而言并不算贵,但仍然把很多渴望观看现代舞的爱舞人挡在了剧场外,其中就包括我大多数学生。最近一段时间北京的舞蹈活动,似乎也反映出现代舞在中国是在过于“小众”了。
另外,对于林蒙的“古典现代舞”欣赏而言,我们更要将其放在艺术史和舞蹈史的长河中去观察,艺术表现的手法带有很重的时代痕迹,但所透射出的人文精神却反映出作为一名优秀现代舞者的深刻的社会责任感。这既是林蒙舞蹈艺术长存的核心,更是我们应该学习的,而其传人的新作也体现了这点,我非常喜欢《世界边缘》这个作品。
《我心深处》
12月3日当晚上演的《传世经典》汇集了利蒙大师生前的四部“得意之作”:《编舞的献礼》、《叛徒》、《摩尔人的帕凡舞》和《那一刻》。这四部作品各具特色,从不同角度勾勒出大师独树一帜的舞蹈风格和舞蹈意境。
演出以《编舞的献礼》作为开篇,这部作品采用了巴赫的名作《音乐的献礼》配乐,在淡紫色的浪漫氛围中,舞者们仿佛一个个跃动的音符,充分体现出了利蒙大师对音乐超乎一般的驾驭水平。这部作品是利蒙对恩师韩芙丽的一部献礼之作,浓缩了韩芙丽14部作品中的动作精华,利蒙本人曾这样形容它:“这部作品宛如一捧纪念的花束献给我伟大的导师,仿佛将她的舞蹈精髓集结成册一般。”也正是这样一部作品,体现了利蒙体系自创建以来始终坚持的传承经典、开拓创新的精神。
《练习曲》
随后上演的《叛徒》是利蒙舞团男性舞者力量之美的集中体现,整部作品由8位男性舞者表演,以《圣经》中犹大对耶稣的背叛为故事背景。通过细腻传神的舞蹈动作,人与人之间的猜忌、隔阂与不信任被刻画得淋漓尽致,利蒙大师对人性的清明洞察与深刻反思更令人无比折服。
http://www.chncpa.org/n16/n2279/n2297920/n3254771.files/n3255554.gif
http://www.chncpa.org/n16/n1062/n8576/n2658193.files/n2908414.gif
当晚最重头的作品要数根据莎翁名著《奥赛罗》改编的《摩尔人的帕凡舞》。这部现代舞历史上名留青史的经典之作以对身体限制极度严格的欧洲宫廷帕凡舞为动作素材,在压抑中体现张力,在规则中暗藏冲突,传达出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套用利蒙大师的一句话,这部作品“集中刻画了嫉妒的破坏力”,正是这种在高度协调之下所蕴含的极度矛盾,在摩尔人新娘倒地身亡的霎那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爆发,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利蒙大师将莎翁名作的骨架与内核赤裸裸的剥离了出来,呈现给每一位观众。
http://www.chncpa.org/n16/n2279/n2297920/n3254771.files/n3255692.gif
当晚压轴的作品同样称得上精彩,这就是利蒙大师创作于1956年的作品《那一刻》。同样取材自《圣经》,然而这部作品却没以故事为背景,而是以传道书中“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物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喜爱有时、恨恶有时”的经文为灵感,创作了12段无情节的意向舞蹈,在圣洁白色的笼罩中,描绘着生命中的兴衰枯荣与悲欢离合,赢得了现场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与欢呼。
在12月3日、4日的两场《传世经典》之后,12月5日、6日利蒙舞团还献上一台名为《源远流长》的演出。这台演出汇集了利蒙体系四位传人的经典作品《我心深处》、《练习曲》、《变形记》和《世界边缘》,其中不乏皮娜•鲍什得力助手的经典力作。这台作品同样将以利蒙本人的作品压轴,而这部压轴作品是一部以二战为灵感的名作——《弥撒曲》。
演出信息:
舞蹈大师何塞•利蒙百年诞辰纪念演出之《传世经典》 2009年12月3-4日 19:30
舞蹈大师何塞•利蒙百年诞辰纪念演出之《源远流长》 2009年12月5-6日 19:30
『演出预告』何塞•利蒙百年诞辰之《传世经典》(2009-11-21 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