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SOHO三十年” 和“798五年” 的商业转身

标签:
城市文化纽约商业艺术先锋艺术杂谈 |
分类: 习习与舞蹈 |
美国著名现代舞团保罗•泰勒舞团整体搬迁
2008年11月底,美国著名现代舞团保罗•泰勒舞团准备整体搬迁,要离开驻扎了21年的大本营,由纽约苏豪区(SOHO)搬至下东区(Lower East Side),取而代之的是一家高档服装企业,这是一件令78岁的舞坛大师级人物泰勒沮丧的事情。尽管在布鲁克林区分布着很多小型舞团,然而不愿意离开曼哈顿的泰勒只能花很多时间去找寻一个新的立脚点,因为这里是他的根。2009年舞团将在新址装修出两个至少14英尺高的舞蹈排练厅。作为一家非营利性现代舞团,在过去的40年中,保罗•泰勒舞团一直是世界舞蹈的主要力量。1993年,保罗•泰勒组建了泰勒2团,由6名青年舞蹈家组成的团队,他们代表着新一代的泰勒传统。泰勒2团的成立主要用于满足日益增长的教学和社区扩展的需要。
20年前,保罗•泰勒舞团来到了纽约SOHO区,也是为这里的艺术氛围所吸引。SOHO是英语单词SOUTH OF HOUSTON的缩写,SOHO区曾是破旧的、以血汗工厂闻名的地区,六十年代,一些艺术家陆续非法搬进SOHO区,把这些空置的工厂变成工作室。1971年,纽约市政府重新将这个地区划为居住区,并规定只有在纽约市文化局注册的艺术家才可以在此居住。鼎盛时期,在这块面积、人口均不足纽约1%的地方,居住着占纽约全部艺术家30%强的艺术家群体。两年后,由于“铸铁建筑之友”协会的努力,SOHO的26个街区被定为历史保护区,使这个地区成为世界最集中也是最大的帕拉第奥式和意大利风格仓库、厂房区,也是世界最大的铸铁建筑保护区。
SOHO作为艺术区闻名于世,但使她闻名的大部分艺术家们并未享受到这一“胜利果实”,却成为“他们自己成功的牺牲品”。由于旅游者增加、房租上涨,大部分自由的、穷困的艺术家们不得不搬离这个他们自己创造的区域。有经济能力的画廊、大的商家也开始“抢占”这个日益繁荣、日益值钱也日益昂贵的地区。几十年前,纽约的穷艺术家们用独特的眼光,把原本是重工业区的SOH0区开发成了世界前卫艺术的重要阵地。但随着大量商业元素的涌入,这里的创作之源日渐枯竭,最终沦为毫无特色的商业区域。
在中国,北京的798艺术区、昆明的创库、上海的田子坊、M50、杭州的LOFT49等都是有名的LOFT艺术区,历史机遇是弥足珍贵,也是难以复制的,谁都不希望它重蹈SOHO的覆辙。希望我们的社会能多一点宽容,给艺术家以良好的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