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弗拉门戈舞剧的点滴联想

(2007-12-05 19:24:01)
标签:

艺术赏析

卡洛斯·绍拉

帕克·莫拉

弗拉门戈

血色婚礼

分类: 习习与舞蹈
    红色在中国人的脑海中象征着吉祥、幸福、美满,所以传统新娘们都会穿上红色嫁衣。然而在《吉普赛婚礼》中,同样穿着红色礼服的新郎新娘却带出了另一种涵义,恐怖、杀戮……因为这是一场“血色婚礼”。 

http://member.jschina.com.cn/news/2007-11-12/200711129241535050.jpg


http://www.thefirst.cn/mmsource/image/2007-12-5/1205-NEWS36_3.jpg

 

   昨天刚刚欣赏完《吉普赛婚礼》,很有触动。那位扮演在《莎乐美》中扮演希律王的演员成为了昨晚最亮的明星(2004年,他曾随西班牙国家舞团来京演出),不仅是因为这是他的舞团(帕克·莫拉弗拉门戈舞蹈剧团),还因为他是男主人公的扮演者。此番再次来京,他不仅主演“表兄”这个内心复杂的人物,而且为舞剧设计了全部的服装,其黑、白、红三种基调的确定,体现出他对这部爱情悲剧的视觉处理。  

 

  帕克·莫拉团长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说,改编后的《吉普赛婚礼》与电影有许多显著的区别:首先在地点上,电影中遥远的安达卢西亚乡村变成了当代的繁华都市;在结构上,舞剧采取了倒叙的方式,开场便让观众跟随舞者们去参加为女主人公举行的葬礼;在手法上,舞剧抓住了舞蹈“长于抒情、短于叙事”的特点,将生离死别、爱恨情愁的主题表现得痛快淋漓。

   当然我更感受到的是,无论从舞台结构、舞美设计、视觉映像、戏剧构思和弗拉门戈风格,都无不沿袭了卡洛斯.绍拉的特点。

 

   弗拉明戈舞的击掌与踩板声,配合吉他所诠释的“啜泣、哀怨、叫吼”的声音,掌握深沉、粗犷、缓慢、急促的节奏韵律是其特点。在卡洛斯.绍拉的影片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导演绍拉的运镜掌握和诠释手法。新郎与雷奥纳多长达四分十秒的慢动作打斗镜头与鸦雀无声的寂静,两个男人和新娘三人的舞步和动作交替,两位男人交手的封闭空间框住新娘失措的愁容,加剧紧张的气氛,渐渐地两人汗水淋漓,弗拉明戈舞的击掌声渐次响起,越来越响,越来越急促,预示一个紧凑又令人不安的情景,最后两人瘫倒在地的分割取镜技巧,以及新娘的双手滑过白色纱裳,两道血痕烙印的象征将悲剧的主题意识呈现出来。

 

  卡洛斯.绍拉曾说“我不能把电影从我的生命中分割开来,因为这两者是彼此紧密相关的。”而我从《莎乐美》、《吉普赛婚礼》的影像中却也读出了另外一种无法分割的东西,那就是舞蹈和戏剧,尤其是弗拉门戈舞蹈。卡洛斯·绍拉的影片的最大特色就是影片中的音乐与舞蹈的特色,尤其是他的弗拉明戈舞蹈三步曲,更是让他赢得了诸多光环。他也被公认为是最有西班牙特色的导演,他的《血婚》更是史无前例地以歌舞片的身份被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另外一部展现探戈舞魅力的《探戈狂恋》更是让他囊括了那一年西班牙国内所有的电影奖项。

    昨晚看完后,我不由得再次对这位西班牙电影国宝产生深深的敬意。卡洛斯·绍拉因观赏加德斯舞团排练《血婚》而受到启发,以半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和加德斯合作本片,也为其弗拉明戈系列作品揭开序幕。在绍拉的舞蹈片中,“镜子”无所不在,不但带出“戏剧反映人生”的母题,在本片中更有着自省与追寻真理的意味。

 

大师部分和舞蹈相关的电影作品 :

《血婚》Blood Wedding(1981)

《卡门》Carmen(1983)


《弗拉明戈》Flamenco(1994) 

《探戈》Tango(1998)

《莎乐美》Salome(200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