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王雁林 |

一
假如有天,你正在家吃樱桃。然后一个大人看见就过来问:好不好吃啊?
好吃。
那能给我吃吗?
好呀。
可等你把樱桃递过去的时候,他又得意地笑着说:我不吃……不吃……你吃吧……
你会怎么想?
假如有天,你刚穿上新衣服。然后一个大人看见就过来问:这么漂亮啊!
……
那能给我穿吗?
好呀。
你这话音未落,他又得意地笑着说:我不穿……不穿……你穿吧……
你会怎么想?
假如有天,你打算去朋友家玩儿。然后一个大人知道了就过来问:要不要带我去啊?
可以啊。
你这还挺热情邀请,他又得意地笑着说:我不去……不去……你去吧……
你会怎么想?
二
事实上,我们就是这么对待自己孩子的。
孩子正在家吃樱桃。然后家里一个大人看见就过来问:好不好吃啊?
好吃。
那能给我吃吗?
好呀。
这时候这个大人就会得意地笑着说:我不吃……不吃……你吃吧……
大人会认为这是一种表达爱的方式,并且通过孩子的回答来测试一下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
但孩子怎么想?
大约就是:你有病么?
孩子刚穿上新衣服。然后家里一个大人看见就过来问:这么漂亮啊!
……
那能给我穿吗?
好呀。
孩子这话音未落,大人又得意地笑着说:我不穿……不穿……你穿吧……
大人会以为这样的沟通是交流感情的一种方式,是一种亲密的表现。
但孩子怎么想?
大约就是:我穿多大号,你穿多大号,心里没有一点逼数吗?
孩子打算去朋友家玩儿。然后家里一个大人知道了就过来问:要不要带我去啊?
可以啊。
他这还挺热情邀请,大人又得意地笑着说:我不去……不去……你去吧……
大人会认为这只是一个玩笑,无伤大雅,仅仅是随口一说,好玩。
但孩子怎么想?
大约就是:这么大人了,为什么老腆着脸烦我?
三
好吧。孩子小的时候确实不会有我给他们加的内心os,但肯定会很奇怪:这群大人也太不靠谱了吧?天天耍着玩儿?我也是要脸的好不好?
在很多大人心里,面对孩子,所有的感同身受都还只是停留在生理层面。所以,我们现在会“有一种冷,是妈妈觉得你冷”。而在孩子更小的时候,就还会有:“有一种饿,是妈妈觉得你饿”;“有一种渴,叫妈妈觉得你渴”;是的,还有“有一种屎,叫妈妈觉得你有屎”。在同理心上,压根没有把孩子当做一个人,而是一个玩物、宠物、废物。因此才会觉得开一些“吃,不吃”的无聊玩笑无所谓;因此才会说一些“不要你了”的虚妄恐吓觉得没关系;因此才会玩一些“变魔术”的弱智骗术还觉得挺有趣。
孩子其实仅仅是还在成长,但大人们却往往喜欢在智力和体力上有意无意的去炫耀或取笑,最后还要冠以——爱他、喜欢他的借口。
我们都痛恨学校里大孩子对小孩子的霸凌,但仔细想想:他们不也就是利用提前发育的智力和成长的身体对弱小的人进行威胁和羞辱吗?和一些大人对自己家孩子的方式在本质上,又有多大区别?
四
最近孩子出的事儿比较多,大家也就会比较关注。但大家都会将更多的注意力关注到幼儿园和学校去,会质问:为什么会这样?他们还有没有人性?
当然,在孩子只有三四岁的时候,因为语言能力的不足,会出现学校发生虐待等恶劣的事情,而家长却无从得知的情况。但现实的情况是,即使孩子大了一些,比如小学,同样出现过度体罚、校园霸凌等事情,但家长往往依然是最晚知道的那一个。
有多少人想过,这又是为什么?
这其实就是关乎于孩子与大人之间如何建立信任的问题了。在没有信任基础的时候,讲什么都是多余。
很多人会默认的一种情况就是:孩子是我生的,他就会信任我。
但真实情况却并非如此。信任,并不会因为血缘关系自然而然建立。为人父母,成为孩子信任的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理所当然。
而在人与人信任建立过程中最最前提的是什么?别骗他。哪怕是“吃,不吃”这种很多人认为只是玩笑或者可爱的形式。因为在一个孩子的眼里,大人就是他世界的一切,而且他的世界里并不存在善意的谎言和恶意的谎言之分,多玩几次,他就会觉得大人是不值得信任的一群人,那时,建立信任又从何谈起?
五
23点写完这篇,只是希望大家能好好保护自己的孩子。不只是让他在外少受灾祸,还有在遇到不幸时能相信家人是值得信赖并且靠谱的后盾。世界已经很险恶,我们能为孩子做的其实很少很少……你还没事骗他玩儿?有病吧!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新老王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