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新老王不装
一
看巴西球星罗马里奥的传记,里头他在巴塞罗那队时的主教练克鲁伊夫回忆:
有一天上午训练完后,罗马里奥找到我,说他要请假8天回巴西,去参加狂欢节,我说除非你周日对皇马上演帽子戏法。结果,他只用了25分钟就打进了3个球,然后跑向教练席,一边用手指着手腕,一边说“教练,我要去赶飞机了!”
我能怎么办?只好把他换下来。他甚至连声招呼都没打就直接去了机场。
在我们身边,总会遇到这样特别气人的家伙——你拼了老命干,也不如他随便搞搞。
二
大学时,有一门要了我亲命的课——视唱练耳。
当初学音乐仅仅是因为家里觉得指着我文化课考大学基本就是不靠谱的事情,所以赶紧学个啥,考艺术类,文化分数低。所以,就算顺利考取了大学,但终究是半路出家,很多专业课学得让我都开始怀疑人生了——我怎么这么笨蛋?拼死拼活还不如别人随便搞搞!——视唱练耳尤甚。
当时很多同学都是音乐世家出来,从小耳濡目染,根本就不需要什么视唱练耳,这属于天生就会的技能。你一屁股坐钢琴上,他就能把你坐了几个音唱出来,还知道把屁股缝那俩音给去了。可到我这,老师弹4个音的和旋,估计得听一千多次才能记住。
曾经我也想通过努力弥补这先天不足,可我每天练习俩小时,还不如人家回课前练半小时来得效果好时,我接受了现实——人啊!你就别跟自己的天赋过不去。
三
在开公司那会儿,招编辑时出过一个面试题:来面试的人抽签,上头会有一个人名。然后他需要利用现有的资源,找到这个人,并且采访他,然后写一条1000字的稿子。
而题目上的人名其实就是当时公司里的员工,面试者有两个很简单的方式找到人——百度公司主页,里头有全公司人的名字和照片;另一个更简单,直接随便找公司里的人问问。
但绝大多数人遇到这题,就原地爆炸了,有的直接逃跑了,有的在那瞎编了一个稿子。有两个女孩很聪明地完成了任务,但这不是我想说的重点。重点是,当时有个小孩儿,完全不知道该怎么搞,但是他拿出了你们不聘我,我就吊死在你们这的决心。
公司不同的三个人劝他走,他就是不走,而且一直说自己如何如何想当编辑,如何如何爱这个行业。终于,我点头让他留下了。
很明显,这是个大错特错的决定——和那两个完成任务招聘进来的女孩比起来,这人简直就是个24k的笨蛋。
同一个工作,那俩女孩,我说一遍,人家就知道怎么干,对他我得说一天,然后还是不会干。他表现出了非人的努力,开始了自虐式的加班。但有的事情真的不是靠用功能够解决的,这就是天赋。
于是我就教育他:“牛顿那句99%的努力和1%的天赋,你听过吗?”
他看着我,恶狠狠点了点头,“我知道了!我会更努力的!”
听他这么说,我特意提高声量,“他说的后半句——但1%的天赋是决定性的,你是不是没听过?”
最怕这种人。如果一个人又没天赋,又不用功,我大可以骂他“态度有问题”;但告诉一个人“你没天赋”感觉和骂一个人“笨蛋”没啥区别。
但可悲的是,生活里还真就有那么多用功的人,却做着完全没有天赋的事。他们那么努力浪费青春的样子,着实让人心痛。
四
最近经常会和一些朋友聊到关于天赋的事情。其实所谓天赋,是一个自我认知的过程,发现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尤其是擅长什么。
我见过特别好的人物编辑,写得一手漂亮采访,但却非得去当汽车编辑的,仅仅是因为汽车编辑出差机会多;我还见过特别好的视觉编辑,非得去当摄影师的,仅仅因为摄影师收入比编辑高;见过顶尖的专题编辑当了主编后武功全废的;见过最棒的主编创业后人间蒸发的……
有时候,我们太过迁就了自己的爱好,而忘记了自己的擅长;有时候,我们太看重自己的资历,而忘记了自己的初心;有时候,我们太看重自己的目标,而忘记了自己的能力;有时候,我们太看重自己的成功,而忘记了自己的快乐。
很多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在某些事情上就是没有天赋,这和你原来有多大成就无关。就像马拉多纳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球星,但他可能是最烂的教练。不管他多么嘴硬,但世界人民都看出来了——他就是最烂的教练。
五
我们又很多种办法杀时间——打牌、喝酒、侃大山、闲逛、发呆、不起床……但在我看来,最浪费时间的事情就是——占一个自己没天赋的位子,像个笨蛋混一辈子。
这……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完
内容原创,如需转载(转发不是转载),请后台留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