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来打车叫滴滴,现在打车叫滴血,还TM滴不到!

(2017-01-23 11:39:57)
标签:

杂谈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QgXdx2t5dKqlg9Xz9742X9dZNmtHbicOzbwaPibpMYR7WY5CE3olFEw8LagTa1CIkVg8aA22f6ibLThVfVRCuOQr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老婆说最近穷死了,每天的工资也就刚够打车的钱。可更要命的是,她把调度费加到20块,还TM滴了半小时,才有个司机心不甘情不愿的接了单。


而坐在车上,司机的叫车软件像个话唠一样不停惨叫——调度费20……打表来接……所有人都跟疯了一样在叫车。和几年前打车最难的时候比,区别仅仅是那时候得到路边看着满街乱跑就不载你的空车骂街,现在是在滴滴上看着通知了几十辆车没人理你骂街。


时代终究还是进步了,现在拿着手机在有暖气的房里骂街比较有气力,脑子也不会冻僵,骂起来更带劲儿。

原以为叫不到车是老婆人品不好,可现在发现朋友圈几乎每天都有人在抱怨滴滴打不到车,看来这事儿已经是最近除了特朗普之外最大的公愤了。


一个朋友在朋友圈发文——

以前加班,晚上出大厦的时候很放心,肯定有空出租车排队。自从有了滴滴打车,不仅不叫车就没车,叫出租车不加价15块没人接单,专车90块,快车50块,我从公司到家7公里路,正常打车27块。程维说,滴滴最火的时候他很焦虑,说哪有不把产品做好,不把用户服务好,就赚钱的道理。然后滴滴果断取消了补贴。我坐出租车上(快车专车哪都不认识,还得给他们指路,很累心), 司机不关滴滴app, 一路不停的播报叫车,所有都是加价15以上,打表来接。现在用户贱了,滴滴赚钱了,吧

直到此时,才发现曾经有过的美好时光都TM是骗人的,出来混,迟早要还。



去年九月时打了一个出租车,司机说,下个月我就交车不干了。因为在没有滴滴前,他每天出车8小时,一个月最后到手有8000块。而现在,每天出车12小时,每月到手才6000块。

听完他的吐槽,我说:活该!谁TM让你们当初装牛逼!各种挑活儿拒载,报应了吧?

他说,那是个别司机吧?

“狗屁!当年我在世贸天阶,尤其冬天,每回都得路边站半小时,冻得跟企鹅一样。看着那些空驶拒载的司机,真有杀他全家的心!现在听你们诉苦,感觉就是爽!”

司机苦笑了下,这笑里的复杂情感,和我们现在滴不着车时的心境大抵是差不多的吧?



最近一篇网文里写道:

不久前刚经历过,晚上8点10分,下着雨,看到有一辆蓝色联盟在公司楼下停着,待运状态,问司机走不走,司机摆摆手。然后就开始了漫长的滴滴打车和加价过程,大约10分钟,加价从4元、10元一直加到20元,终于有车接单了,一看,还是那辆停在我面前5米,状态待运,摆手说不走的蓝色联盟。我打车也遇到这样的尴尬。打不到车,打不到车,打不到车,尤其是半夜,想要打到车就得付2-3倍车费。比如有次从淞虹路打车到中山公园95元,疯掉!

什么是相爱相杀?什么是“付”相伤害?滴滴司机和我们乘客就是真实写照!


一切都TMD的是资本家不要脸的套路!当年老子微信零钱包里大几百块,我都没绑卡取现。可后来,竟然为了贪滴滴的便宜,终究没抵住诱惑,绑上了银行卡,踏上了微信支付这条不归路!

给你1000块,你把银行卡号和密码封一个信封里存我这,你答应吗?

显然不会,但滴滴做到了!我们无怨无悔地把银行卡绑到了微信。用互联网的说法是因为有明确而有效的消费情景,所以滴滴打车最终成为微信支付推广的急先锋,效率远远高于更早退出的微信红包。


有人说,这是时代的进步,生活确实便利了呀?但这些终究还是生意,你以为那些敲骨吸髓的投资人和资本家真的是在让我们更幸福而打拼么?在他们眼里,我们永远是行走的钱包,能挤出血的奶牛!


一切腐败的源头都是垄断!

当初没有滴滴的年代,我们打车难,矛头直指监管部门,谴责出租车行业的垄断经营行为!但到今天,滴滴的所作所为比当初我们所谴责的还要凶残恶劣一百倍!很怀念“快的”、“Uber”和“滴滴”肉搏的几年,那才是打车的黄金时代。

是啊……出来混,迟早要还!如此看来,现在就是我们偿还当初滴滴补贴的时候了……唯一没想到的是——他们的吃相竟如此难看!


(完)

关注必谢,留言必回,点赞必有回响!

看完转发是美德!

公号“老王不装”内容系作者老王所有,微信搜索、关注,获得更多内容。请勿不打招呼就转载。如有合作or转载,请务必联系到本人。联络邮箱:gigiyy@126.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