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large/001DppN3zy72Ry8gRWufe
各位同学和你们的家长亲友,各位老师和领导,
我很荣幸作为教师代表在今天这个毕业盛典上发言。首先,我和在座的老师、领导和嘉宾要热烈地祝贺各位同学在北外光荣毕业。你们中间有这四年中我教过的同学,我叫得出你们的名字,记得住你们在课上问的有意思的问题,跟你们在课间或办公室有过放松的交谈,也给你们中有的同学写过推荐信,我觉得师生关系中平凡而美好的东西正是蕴藏于这些点点滴滴的印象和记忆中。在今天这个场合,作为一个热爱本职工作的教师,我为所有我认识的和不认识的同学感到高兴和骄傲。
在北外工作了26年,我参加过很多年的毕业典礼,感觉现在的毕业典礼越来越隆重,仪式感很强,大家都穿上了漂亮的学位礼服,授位礼上彭龙校长还将亲自为大家在学位帽上拨穗,充满学院气息。这很好,也让我羡慕,因为87年我在北外本科毕业,那时没有毕业礼袍和拨穗正冠这样的仪式。虽然我们毕业时也和你们一样欢欣雀跃,但毕竟少了点儿正规仪式带来的别样激动,好比新娘婚礼时没穿婚纱,多少会有点儿遗憾。我要说的是,仪式还是很重要的,它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正如今天的毕业仪式,它代表了同学们接受高等教育的一个初步成就,代表了心智的发展和渐趋成熟,是即将步入更广阔社会的一个起点,是人生意义上的成人礼,英文中也有这样一个词,叫作rite
of
passage。因此,今天这个典礼是欢聚,是庆祝,是告别,但同时也是更为重要的是,它是一种见证,见证各位同学的未来人生责任之旅前的整装待发。
前几天,我在微信上看到钱穆先生1962年在香港一所中学就“读书与做人”的题目讲演的文稿。他在其中谈到,学业有毕业的时候,“但做人却永不毕业”;他敦嘱年轻学子从学校毕业后仍要读书,因为读书就是做人的一部分。他说:“从读书可懂得做人的道理,可使自己人格上进”,也就是他归纳的八字箴言“培养情趣,提高境界”。钱穆是一代国学宗师,话说得亲切而素朴,道理也实在易懂,只是对这个道理的真正体会和实践还需要走心,需要时间。我对钱老先生的话很有共鸣,所以想借他所言与同学们共勉。在微信朋友圈、网购网游、美剧英剧、填各种表格等等爱干和不爱干的事情不断蚕食和挤占我们时间和精力的当下,我希望我们还能保持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能享受读书的乐趣,做有情趣和有境界的人。
互联网的自由造就了价值多元的世界,同时也使我们生活在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年轻人比较容易受到喧嚣之声的蛊惑和影响。我在网上看两个电视节目,一个是男女交友的《非诚勿扰》,一个是求职节目《非你莫属》。我的兴趣是社会学意义上的。这两个节目里,不时会出现你们谓之为“奇葩”的年轻人,他们的言论令我感概,令我目瞪口呆,比如有位要找男友的女孩子说了那句“宁可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有些我认为是难以启齿的语言也是从节目里的有些年轻人那儿听到的。令我困惑的是,这些年轻人也是从大学校园里走出来的,是大学教育出了问题还是校园外的社会环境腐蚀性太强?我还注意到,这些年轻人动不动就爱摆出“剪刀手”和捏拳头竖胳膊往下拽的手势。再比如,一说到对成功的理解,他们在短片里往往会展示出临窗远眺喝红酒的踌躇满志;或者,当要展现自信的时候,表现得却像打了鸡血。比起前面的例子来,这种现象的确算不上什么大毛病,但我多少有些好奇的是:现在年轻人不都喜欢追求和表现个性吗?像这样司空见惯的手势和姿态真的能体现个性吗?如果“萌萌哒”或“傲娇”成了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的普遍追求,这是不是一种遗憾?对照一下钱穆提出的情趣和境界,这样的情态里缺失了什么?也许有的年轻人会说:你out了。好吧,我只好报以尴尬的一笑,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我坚持认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追求独立人格和情趣境界的人,应该远离恶俗和流俗,让良好的素质体现在自己的言行举止中。这既关乎个人修养,也关乎我们所处的人的环境。让人欣慰的是,在北外的校园里,我看到更多的是勤奋好学、彬彬有礼和健康的青春朝气。
现在大家都在谈正能量负能量。归根结底,这是因为我们当前的社会戾气还比较重,大家都渴望一个美好的社会环境。这种渴望本身就是正能量。但渴望而不可得,就容易陷入不满的宣泄,用网络热词来说就是吐槽。吐槽也许很快意,但往往缺少建设性。因此,正能量还要落实到为之付诸实践的行动中。古人早有告诫:“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前半句倡导美德,后半句也许更重要,是我们做人的良知和道德底线。将来有一天,你们的勤奋工作会给你们带来物质报偿,有自己的房自己的车,但希望你们的家居生活中不要以邻为壑,在马路上不要将车开得杀气腾腾。凡此种种,你的行为决定你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的一分子。我想说,希望我们的社会环境中多一点谦和,希望大家接受的良好教育转化为对美德的追求。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些梦想,在人生不同阶段也会有不同的梦想。毫无疑问,年轻人的梦想更多。梦想的确是个好东西,它可以激发我们的工作热情,有助于我们实现人生目标和自我价值。联想公司曾有句广告语: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我想,用梦想套用这句广告语,也同样很有道理。在我们人生失意和困难的时候,梦想会给我们带来希望和慰藉。总之,年轻人多一些梦想是好事,值得鼓励。但与此同时,我也想说,梦想总是有距离的,克服梦想与现实的距离落差感,我们还需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这可能听起来有些老生常谈,但以我中年的人生体验来说,这的确是真切的道理,也很不容易做到。希望大家在以后的人生路中学会接受挫折和磨难,将它们转化为关于人生的自我教育。有了平常心,你的梦想才会成为常晴不阴的艳阳天。我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这话有教诲也不乏几分诗意,但我想,这两个词语颠倒一下次序也许更合理。脚踏实地是始终要做的,仰望星空或可偶尔为之,同时为之则有可能走到沟里。
今天,我的讲话时间有限,我还想简短说一点的是,大学不是人生的客栈,而是蕴育我们情感和理想的精神家园。希望大家走出校园后能把我们的母校北外当作我们的共同的精神家园,关心她,爱护她,以她的荣光为荣光。当日后你们有机会回北外来看看的时候,回忆一下你们在这里度过的四年时光,看看曾经教过你们的老师,喝一杯咖啡,在我们精美的图书馆和秀丽的小碧池前留个影,再晒到你们的微信朋友圈,相信你们一定会收获无数的点赞。
最后,我想引英国诗人丁尼生的《尤利西斯》一诗中的最后一节来结束我的发言。虽然诗中说的是英雄暮年壮心不已,但词意铿锵励志,未尝不可引申言外之意:暮年尚且雄心犹在,年轻人更该激流勇进。
Though much is taken, much abides; and though
We are not now that strength which in old days
Moved earth and heaven, that which we are, we are——
One equal temper of heroic hearts,
Made weak by time and fate, but strong in will
To strive, to seek, to find and not to yield.
谢谢大家,祝各位同学毕业快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