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这里是座落在北京市南郊的北京市观象台。它每天都在见证着京城的阴晴风雨。它是北京地区气象观测站中唯一一个参加全球常规气象资料交换的台站,所以一般用观象台的观测资料来代表北京的气象资料和天气状况,台站代码为“54511”。
我要采访的人物就是这里的一名普通工作者,地面高空科科长王志文。王志文,这名字和一个知名演员的名字一模一样。提及此事,得到的回答是:“嗯,我叫王志文,但不是演员。”(摄影:赵嫣嫣)


59岁的王志文五官端正,浓眉大眼,外表看起来清爽干练。他每天都要做的工作是高空探测。高空探测就是利用探测气球把探空仪带入空中,在飞升的过程中,测量不同高度的温度、气压、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为天气预报、气候分析、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换,提供及时、准确的高空气象资料。从预报趋势来讲,高空探测采集的数据,比地面探测更重要。(摄影:赵嫣嫣)


放气球的工作很简单,但是要求却很严格。不管天气如何,一天三次准时准点儿地做。说起放气球,王志文略有感慨:“一天放三次。早上7点15分,晚上7点15分,还有凌晨1点15分。最不容易的就是凌晨这次。从准备到结束,全部干完已经是凌晨三点多了。整个过程,人一直处于精神状态。等到天亮,人也睡不了几个小时了。”他说,全国高空探测的观象台有120多个,每次看到气球升空时,就会想起这些没有见过面的同事。“就当和他们一起过啦!”(摄影:赵嫣嫣)


晚上6点30分,王志文开始了一天之中第二次的准备工作,检查仪器工作是否正常,保证探测的成功。这个白色小盒子,就是探空仪。重量不到1公斤的探空仪,就象一台飞行的发报机,通过感应元件感应大气温度、压强、湿度要素的大小与变化,随时将探测到的各个高度的气象资料传送到地面。(摄影:赵嫣嫣)


随后,王志文来到氢气房为气球充氢气。空荡荡的房间里摆放着许多红红绿绿的瓶瓶罐罐,那是氢气瓶和灭火器。气球没有想象中的大,一个气球的高度大约在3米,直径2米,重量是1600克,是用天然橡胶做成的。充气的时候,速度不能过快,否则气球漏气,产生明火,就会发生爆炸或者火灾。在几十年的工作经历中,王志文还没有见到过有事故发生,但也确实听说别的台站发生过。(摄影:赵嫣嫣)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观测场上静悄悄的。相邻的五环路上,汽车疾驰而过。这里,只有在每年“3·23”世界气象日的时候,才会有人来参观,热闹一阵儿。(摄影:赵嫣嫣)


王志文说,放气球的时候,最怕遇到恶劣天气。“我有一次遇到大风天,风速在17米/秒,阵风都达到20米/秒了。好家伙,风真大,三个人都拽不住气球!人被吹得弯着腰,抬不起头,站不住脚,那也死死地拽着,不撒手!”他说话的语气,稍带有些激动。“我们费劲地拽着气球,可是又不敢用太大劲儿。因为越拉越拽,气球就会打地,打地就有爆炸的危险。只有等风速稍小的时候,我们才慢慢地顺着它走。”许多年前的事,他记忆犹新。也难怪,风速17米/秒,已经相当于七、八级大风。如果是在海上,渔船已经禁航,海面会掀起滔滔的巨浪。“还有一次下大雨,雷电把探空仪劈坏了,只好穿着雨衣冒着大雨重新放。会不会被雷劈,也管不了那么多了。”(摄影:赵嫣嫣)


气球“嗖”地一下冲向高空,很快飘远了。它的最高飘升高度是35000米,横向最远能飘200公里。我问王志文:“如果气球施放没有成功怎么办呢?”“那就算探测失败,就得再放。如果再失败,就还得再放。40分钟之内必须得放出去。如果还是没成功,就算是缺放。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在天气不好的时候。”(摄影:赵嫣嫣)

在这张A4纸的高空气象探测记录表上,密密麻麻的布满了大概一千多个数据。王志文和这些数据打交道,已经很多年了。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绘制图表,科学家可以用图表解释说明大气现象,例如大气逆温现象。但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讲,却恍若天书,一点儿也看不懂。(摄影:赵嫣嫣)


工作37年,王志文得过很多奖。最让他中意的,就是曾经获得的几项国家气象局的科技进步奖和“连续250班无错情”奖。他一边工作,一边钻研,曾经4次获得“优质气象员”的称号。这厚厚的一摞证书,是王志文这些年工作的所有荣誉。明年就退休了,王志文希望在退休前能评上高级工程师。但是,评高级工程师要有发表在核心刊物的文章,这似乎让王志文有些为难了。(摄影:赵嫣嫣)


2006年,王志文曾经接受过媒体的采访。“太快了,一晃又好几年过去了。”是的,快十年了。(摄影:赵嫣嫣)


“五年副科长,十年正科长……”王志文坐在那里娓娓道来。正在厨房忙活的爱人李东忍不住跑过来,倚着门框,大声笑着说:“我们家王志文可模范了。模范丈夫、模范父亲、模范女婿!”一口气说了三个模范。(摄影:赵嫣嫣)


王志文是个怎样的人,他的爱人李东最清楚。李东说,王志文话少,不爱说,可是他脾气好,家里人谁都喜欢他。王志文只有高中文化水平,年轻时,他曾经自学过电大。中途由于父母病重,他不得不放弃学习。王志文的工作,离不开李东的支持。“他呀,发着烧都得去上班。”说起往事,李东陷入片刻的沉思。(摄影:赵嫣嫣)


这是王志文和李东的结婚照,照片上的两个人堪称“帅哥靓妹”。年轻时的王志文,英俊帅气。“我们家的王志文,可比同名同姓的演员漂亮多了!哈哈……”说起自己的老公,李东无比骄傲。她说,这些年和王志文在一起,她觉得自己很幸福。王志文是个大好人,全家都喜欢他。(摄影:赵嫣嫣)


我和李东聊得火热,似乎和王志文没了关系。透过大衣柜的穿衣镜,我看见王志文静静地坐在那里倾听我们的谈话。在李东看来,高空探测的工作枯燥又重复,刮风下雨还会遇到不少困难,一波波的人来了又走了,然而王志文却一直坚持了37年,除了对工作的热爱,还离不开他稳重、踏实的性格。(摄影:赵嫣嫣)


夫妻俩已经好几年没有拍过合照了,在我的提议下,王志文和李东拍了这张照片。照片中王志文的手很自然地搭在爱人的肩膀上。岁月催人老,然而从照片中,依然可以看出这一对恩爱夫妻年轻时的美丽与帅气。(摄影:赵嫣嫣)

接下来的时间,又成为我和李东海阔天空的阶段。王志文哪儿去了?循着声音找过去,却发现他正在厨房刷碗。李东说,他就是这么一个人,平时就这样。(摄影:赵嫣嫣)
王志文的小孙子从外面玩儿了回来。王志文和李东一起迎过去,笑着抱起小孙子,逗弄着玩儿。一霎时,房间里充满温馨与幸福。王志文,呵呵,我又想起那句话:“我叫王志文,但不是演员。”是的,此王志文非彼王志文,他不是演员,没有知名度,不被公众所熟知。但是正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物,却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摄影:赵嫣嫣)

转载请注明出处,原创中国天气网
前一篇:春季别让脚着凉 适宜温度30℃
后一篇:这些公认的健康食物不一定适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