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正义新版传记 孙正义旧版传记
书名:飞得更高——孙正义传 书名:孙正义——数字化时代的英雄
作者:[日]井上笃夫 作者:[日]板垣英宪
出版者: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者:海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年1月 出版时间:1998年8月
可读指数:
可读指数:


思维方法很重要。我以前有位领导,姓李,身材很矮,其貌不扬,我甚至觉得他的样子有些像土匪,人也很木讷,不善言词,在一群人里,很容易受到忽视。但他却在二十七、八岁时成为大型月刊《环球企业家》的总经理。接近他的人对他的“生存智慧”给予极高评价。甚至因他是湖南人而加以神化。就我与他共事三年对他的了解,他沉默甚至木讷的外表背后,隐藏着犀利的思维。他处世沉稳,对待事物自有一套指导思想,虽谈不上有多么成熟老练,但在我只懂得为简单业务而忙活的时候,他却依靠其缜密的思路和处事方法,在职场上一路博取高位。
始终能够依靠自己一套独有思维方法而不断取得进步、赢取胜利的人,无法不让我佩服几分。这种思维方式可能并不合乎常规,却自有其锐利的生命力。
被称为日本数字时代天才商人的孙正义,其思维方式过于异乎常人,达到了一种看似荒唐和幼稚的地步。比如,他19岁时便制定下人生50年规划,要求自己20岁自立,30岁发财,40岁成为巨富,60岁便隐退,将企业帝国交给接班人去打理。被写在传记里的这种情节,让人感觉到简直是在“痴人说梦”。
不过,他做到了。现年才48岁的孙正义,已有亚洲首富之称。他的个人资产应该不低于100亿美元。在关于孙正义的传记里,他自小便不改狂生形象,不仅野心勃勃,热情膨胀,而且带着一种唐·吉诃德式的毫无根据的自信,制定着看似毫无依据的大计划、大规划,而且他似乎乐于将自己的任何思维都放在一个既定的框框和公式中去衡量,他的生活、他的生意,好象都得依据某个他自己制定的公式和步骤去进行。他既有着疯狂的感性,也有着近乎荒唐的工具理性。
大约三四年前,我的书架上便有了这本《孙正义——数字化时代的英雄》,当时只看完了一小部分,大概是不太相信这种过份机械化的人生运作会有何实际价值,从而中止了阅读。而现在,一本新版的传记《飞得更高——孙正义传》摆在书店的显眼位置,而且正文前分别有唐骏、温天纳、王俊涛、刘九如、陈彤、马云等多位中国IT业界大佬小佬的推荐序言,这种过份夸张的形式似乎让人无法怀疑:这是一本不容错过的精彩传记。于是,我决定好好看一看这本新传记。老实讲,新版传记看过后,虽然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但对整本书的写作研究水平持有怀疑。这不是一本严谨的人物传记。尽管作者声称进行了多年的研究采访,并且获得孙正义本人的支持(可谓一本授权传记)。
在很多纪实类书籍的操作方面,不少日本作者和不少中国作者(就我所见,还有不少台湾作者)一样,容易显露出思维方式上的缺陷,使得传记的语言比较缺乏节制,在细节的客观、生动、严谨方面显得缺乏功力,而对于故事的完整性和深入程度也缺乏追求。这本书的确提供了不少信息和故事,但它不是一件品质优异、令人爱不释手的传记作品。这本19万字的新传的写作比11万字的旧版传晚了8年(新传出版于2006年,旧传出版于1998年),但在这8年间孙正义的事业的新变化方面,却没有多少内容介绍。我甚至没有读到孙正义如何大量对互联网企业进行风险投资的相关故事。全书的重心是放在孙正义如何凭借自己的个人魅力,征服了一个又一个合作伙伴上。而对于孙正义怪异的、事实上也是极其重要的方法论,远不如旧版传记介绍得那么系列、全面。而且新版传记作者的语言功底显然无法与旧版作者相比。
所以,尽管新版传记得到了充足的造势,从品质上,我却更倾向于认可旧版传记。对新版传的阅读,只是挑起了我再看完旧版传的热情。而两本传记先后看完,我感到从旧版传获得的乐趣和启发,要比新版传多不少。如果旧版传作者再进一步丰富一下现有的故事,那它就是一本相当棒的人物传记了,现在它有些章节的有些故事,过于像压缩饼干。一些章节为了将故事装进孙正义的“方法论”框架里,减损了故事本身的独立性以及丰富细节,影响了阅读效果。
另外,从两本传记的封面设计上讲,旧版更有魅力。旧版选择的封面照片充满情趣,体现了传主的精神特点,而新传封面的孙正义,则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因此,如果你对于孙正义的故事感兴趣,旧版传反而是个更好的选择。
看了新版传,对旧版传有了更好的理解和耐心,旧版传的价值魅力便也显现了出来。孙正义是一个狂想家没错,但同样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他那时刻要干大事成伟业的渴望,以及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追求成功的劲头。他的实干精神和时时搜索机遇的大脑同样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终于明白,这个狂生,之所以能够实现自己的狂想,还在于他对生意机会的天然敏感,以及强烈的务实精神、坚强的执行能力。他是个怪人,可他的强烈的务实态度,又将他与其他怪人和空想家、计划家区分了开来。
所以,尽管新版传记得到了充足的造势,从品质上,我却更倾向于认可旧版传记。对新版传的阅读,只是挑起了我再看完旧版传的热情。而两本传记先后看完,我感到从旧版传获得的乐趣和启发,要比新版传多不少。如果旧版传作者再进一步丰富一下现有的故事,那它就是一本相当棒的人物传记了,现在它有些章节的有些故事,过于像压缩饼干。一些章节为了将故事装进孙正义的“方法论”框架里,减损了故事本身的独立性以及丰富细节,影响了阅读效果。
另外,从两本传记的封面设计上讲,旧版更有魅力。旧版选择的封面照片充满情趣,体现了传主的精神特点,而新传封面的孙正义,则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因此,如果你对于孙正义的故事感兴趣,旧版传反而是个更好的选择。
看了新版传,对旧版传有了更好的理解和耐心,旧版传的价值魅力便也显现了出来。孙正义是一个狂想家没错,但同样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他那时刻要干大事成伟业的渴望,以及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追求成功的劲头。他的实干精神和时时搜索机遇的大脑同样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终于明白,这个狂生,之所以能够实现自己的狂想,还在于他对生意机会的天然敏感,以及强烈的务实精神、坚强的执行能力。他是个怪人,可他的强烈的务实态度,又将他与其他怪人和空想家、计划家区分了开来。
孙正义的强大精神动力来源于日本古代的两个英雄人物:织田信长和板本龙马。前者为他的商业战略战术思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而后者则是他坚强信念的不绝源泉。他对这两个古人的痴迷在这两本传记里均有不少记载。这再一次显示了:强大的本土偶像、英雄,能够为人们提供多少梦想的力量。本土文化、本土偶像可以让我们体会到什么是真实而纯正的自我。
前一篇:缔造全球化世界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