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著名书画篆刻家徐文镜

(2010-06-19 04:29:43)
标签:

名人名家

分类: 人物春秋

著名书画篆刻家徐文镜

 

徐文镜(18951975),别署镜斋,台州市椒江区海门街道百口井人,元白弟,著名书画篆刻家、现代浙派古琴大师。

文镜之父月秋,精通乐曲,擅琵琶、三弦、古琴。文镜与兄元白自幼受其熏陶,颖悟好,淹通多种学艺。1912年,文镜与元白拜清末浙派大琴家、杭州云居山方丈大休上人为师,得其亲授,尽得浙派精髓。次年,文镜与兄元白同赴广州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革命。

文镜于金石文字学、篆刻学造诣极深,1916年即出版镜斋印稿》,共四册,册高八寸九分、阔三寸九分,每页一印,印高三寸九分、阔二寸四分,俱拓边款。

 

                                   http://s12/middle/594b4329g8953f8a1e69b&690
                                           徐文镜篆刻(含边款)。

 

1926年,文镜先是服务政界,曾任河南省政府秘书等职;后至上海,创设大雅社,鬻印每字大洋5元,并自制印泥,称“紫泥山房印泥”,为当时之绝品。1927年,文镜编辑出版《大雅社印》,并重印《镜斋印稿》。

19291月,中国书画保存会《国粹》书画月刊创办,文镜与章一山、黄宾虹、王一亭、吴待秋、张伯英、陈鸿父等同为编辑,共出版4期。

 

                      http://s16/middle/594b4329g895401d90f3f&690
                                             徐文镜对联。

 

为适应甲骨文书法普及、推广和提高观赏水平的需要,1934年,文镜编纂出版古文字学专著《古籀汇编》。这是一部以《说文解字》为主,以小篆为字头,将散见于《钟鼎字原》、《说文古籀补》、《殷虚文字类编》等书的古文字分别附列于字头之下,遍搜殷商至秦汉间的甲骨、钟鼎、石鼓、古玺、古陶、古币、古兵器等镌刻文字的字典《古籀汇编》由文镜亲自书写,由商务印书馆以连史纸线装影印两大册出版发行,影响很大,至今仍是一部极好的指引辨认甲骨文和金文门径的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文镜居蜀8年,得以与章士钊沈尹默、马一浮、张大干、齐白石、傅抱石、马衡、商承祚、董作宾、潘伯鹰乔大壮、唐醉石等艺术名流频繁切磋。1940年,文镜与乔大壮、蒋维崧、朱景源、黄笑云、高月秋、陈敬先、谢梅奴、曾绍杰等8位印人共同创建了印学团体——“巴社”,他们围绕抗击日寇、拯救中国这个中心,兴学校、带徒弟、办展览、写文章、搞义卖,并结集出版《巴社印选》。

 

                       http://s1/middle/594b4329g8954047b91d0&690

                                        徐文镜篆刻 

                                 

抗战胜利后,文镜任国民政府铸印局技正。1848年,南赴广州,常与谢赢洲、胡毅生、余小帆、李曲斋等文化界、司法界名流在九衢团聚会,交流诗词、书艺、绘画创作,每周从不间断。

据云,文镜赴穗时,检墨作小画16帧,规格仅为宽4寸、高2寸许,成袖珍之作,被视为平川幽壑、意奇方寸。后文镜因眼疾未能题字,只好每幅系之以诗,请有“诗姑”之称的张纫诗书之,当时名流纷纷为其题咏,原作后为美国哈佛大学所收藏。

1949年,文镜赴香港,从事书画篆刻和琴学研究活动。1950年,文镜在香港置海表琴台,公诸同好,并撰文曰:“琴,雅乐也。雅者正也,所以正其心,无邪思也。我国礼乐之邦,古人无故不撤瑟。尚乎乐,所以崇乎礼也。余束受书,所好乎艺,故爱乎。”

 

              http://s3/middle/594b4329g8953fc304182&690
                                             徐文镜信扎。

 

20世纪50年代,文镜在香港亲手绘图并监制了12张古琴,逐一命名并志铭以为纪念。古琴木料采用400树龄之梧桐木,经自然风干后精制而成,其质量之高,由此可见。文镜为之作了镜斋十二琴铭,在海内外广为流传。

50年代后期开始,文镜目病,究心诗文。其诗文意境高远,句法简练,音节铿锵,妙造自然,富禅理,亦富现实生活感受,有《镜斋诗存》。其平生诗作甚丰,作品西湖百忆,由女书家、古琴家蔡德允手书,书法娟美,香港紫泥山馆以宣纸印刷,十分精美。文镜为印,风格于雅润端庄中见其秀美;朱白文字之外,又喜作画印。因文镜喜画山水,故往往置松石、溪舟于印中,如一幅简笔平远的山水也。文镜还著有《竹书纪年统笺》等,并先后为《黄士陵集》、《陈荆鸿集》作序。

据有关资料称,文镜在广州有家室,1949年文镜赴港后,妻儿4人一直在广州西关居住,妻子在70年代去世,两儿一女在广州工作成家,至今过着安定生活。其在广州西关之子徐匡武之女徐思杭,酷爱古乐,先后拜冯旭明、谭颖为师,已学有所成。2001年在中国广州第四届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荔湾环翠景区中表演渔舟晚唱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等乐章,为中央、省、市领导和外国元首、游园群众参观时助兴,长达数周,深受好评。文镜另有子女旅英居美,从事教育等工作。

 

                                 http://s13/middle/594b4329g8953f5e6092c&690
                                             徐文镜山水。

 

文镜早岁随父兄学琴,并受教于大休上人,后自行读谱定拍,制琴、教琴,数十年不间断,桃李遍布海内外。著名者有:荷兰驻华大使高罗佩,四川曾右石、湖北曹立庵、江苏张琦、广东谈月色、香港范子登等。这当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高罗佩。

高罗佩(19101967),原名罗伯特·汉斯·梵·古立克(Robert Hans Van Gulik),高罗佩是他在中国时取的中文名字,他的大部分光阴都是在外交事务里度过的。

高罗佩精通十几种语言,是一个研究领域很广、学术成就卓著的人。他的汉学功底极深,深入研究过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行政、司法、吏治、刑律以及文物考古、民族心理、人情风俗等;他对中国的书法和古乐都极有造诣,旧体诗文写得十分漂亮;他喜欢搜集中国的古玩、字画、图书、乐器,并且具有极高的鉴赏能力;他的学术著作如《中国古代房内考》、《秘戏图考:中国彩印春宫版画》等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反响。

高罗佩最为厉害的,是他耗费了15年之久,写出了洋洋140万言、包括16个中长篇和8个短篇的全套《大唐狄仁杰断案传奇》,即《狄公案》。这部巨著,不仅使高罗佩本人声名远播,而且使得中国古代大法官狄仁杰迈出了国门,享誉全球,并被称为东方的福尔摩斯高罗佩这种“跨国度写作”的精神让人钦佩,也是后人难以效仿的。

1943年,高罗佩来到重庆,担任荷兰政府驻重庆使馆一秘。就在此时,他与文镜结为好友,并参加天风琴社跟着多才多艺的文镜学习琴棋书画1951年,高罗佩从印度到香港,遂杯茗相邀文镜,并作七律一首赠之:“漫逐浮云到此乡,故人邂逅得传觞。巴渝旧事君应忆,潭水深情我未忘。宦绩敢云希陆贾,游踪聊喜继玄奘。匆匆聚首匆匆别,便泛沧浪万里长。”诗中用典恰到好处,棒极!

 

                                http://s12/middle/594b4329g8953f1d13b2b&690
                                         高罗佩书赠徐文镜诗。

 

高罗佩之妻水世芳,乃清代名臣张之洞之外孙女也,两人共育有4个子女。他常用汉字题款:荷兰国笑忘高罗佩识于芝台之中和琴室。”“笑忘为其自取的字,暗寓笑忘百虑之意;芝台为号;书斋名中和琴室;与水世芳结婚后,还把书斋改名为吟月庵。这些古色古香的字号、书斋名称,体现了高罗佩对中国文化的倾心向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