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天说地 009] 信笔遐思说“女性”

(2009-03-08 02:11:23)
标签:

三八节

说女性

文化

分类: 谈天说地

[谈天说地 <wbr>009] <wbr>信笔遐思说“女性”

 

纪念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

祝女同胞博友们节日快乐!

 

[原创] 信笔遐思说“女性”   老海/文

    关于“女性”,本是一个很大、很严肃的命题,可以吟“诗”,可以作“赋”,也可以写“论”,我这里“信笔遐思”地“说”来,似乎有些不妥,但绝无不尊重之意,实在是过节了,想图个轻松,也就“遐思”“信笔”一番。

    最初亚当一个人呆在伊甸园时,浑浑噩噩,整日里游手好闲,无所用心。夏娃的出现,才算有了完整的人类,有了劳动、生活、爱……。当然,这是神话。但在人类的历史上,确确实实出现过母系氏族社会,当时人类 “群居聚处,知其母不知其父”,决定了人们的血统关系只能以母亲方面来确定,女性在当时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而男性则退居其次,这种“母权制”时代,曾经存在了若干万年。这是很早很早以前了,后来女性就没有这么幸运过。特别是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女性饱受了社会、家庭、婚姻等种种巨大而沉重的压力,女性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与认同,饱受冷落与歧视。鲁迅的小说《祥林嫂》,对此有过深刻的描写。

    孔老夫子说过许多至理名言,不知为什么说了一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老夫子为何对女性有如此偏见?林语堂大师有个说法,也算有趣。对于孔子离婚原因,林语堂先生根据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推断,孔太太对丈夫“不得其酱不食、割不正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还是能够忍受的,但有一天,她买不到新鲜食物,不得已叫儿子鲤到店铺去买了些酒和熟食回来,孔子却说:“沽酒市脯不食”。在这种情况下,她只好整一整行李、弃家逃走。看来不是“女子难养”,倒是老夫子有些“难侍候”了。

    孔子的思想对后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女子无才便是德”是其一。此说法有人考证过,明朝晚期由陈继儒收录在《安得长者言》一书中,不是陈氏自己说的,应是陈氏引录“长者”辈所言,可见,这句话虽在晚明才诞生,但早已根植。其原句是“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可见,对于女性,人们向来就不重视她们的才学,而重视她们的“妇德”,又深恐“才可妨德”。所谓的“妇德”,当然是“三从四德”。

    但中国女性不是那么容易受压迫的,也是林语堂曾经举过两个例子,一是历史人物慈禧、一是文学人物贾母。你且看贾母的地位身份,即使缠了一双小脚,隐居深闺,又有什么关系?只有那些看门和管家的男仆,才需要天天跑腿。当然不是仅此二人,在中国悠悠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中,更是出现了许许多多关于女性的美丽传说及数不清的巾国英豪,女中贤达,甚至一代女皇。女娲补天、昭君出塞、杨门女将、木兰从军……。近代现代的就更不用说了,世界范围内的女总统、女科学家、女作家、女明星等举不胜举,层出不穷。

    直至中国历史上又出现了一个伟人,在理论上才给女性彻底平了反。“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男人能做到的事情,女人也能做得到。”“妇女能顶半边天”!还是这话说得对。大千世界是由男人和女人共同组成的,当今的文明进步,女性为人类社会撑起了半壁江山。

    女性是万不可少的,“如果世界上没有了女人,就少了百分之五十的真,百分之六十的善,百分之七十的美”。人类追求的不就是“真、善、美”吗,怎么可以没有女性?人类社会如果真的没有女性的存在,男人们“童年将孤独无依,中年将毫无乐趣,晚年将缺少慰籍”。还不仅这些呢,说穿了,如果没有女人,男人也便不复存在。因此说女人是为男人而存在,男人是为女人而存在,二者互为依存。男人与女人相依相伴,同舟共济,才有了这美好的世界。

    歌德说:女性引领人类上升。可见女人较男人有更多的神性,更知道人类将要去的地方。但事情也不可太过,人类学家海伦·费希就认为,女性将是二十一世纪的第一性,更有人将二十一世纪命名为“她世纪”。这倒让人有些弄不明白了,是女性的地位和实力真的提到了如此高,还是一种表面的浮华,是世界真的开始尊重女性了,还是在抚慰女人。我倒想告诉广大女同胞们一句实话,“不靠神仙皇帝”,要获得妇女的彻底解放,还是要靠我们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