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陪读琐记(2013.11.18)

(2013-11-19 21:48:25)
标签:

教育

文化

情感

分类: 教育杂谈

http://s8/mw690/001DnaNety6ElKlGVoz57&690

http://s6/mw690/001DnaNety6ElKrvVCl65&690

陪读琐记(2013.11.18)

 

 如果陪读天天有高兴的事,总是考第一名,那有多好,但事情不一定总如愿。第二次月考后,甜回来撅着嘴,一看就是晴转阴了,她最拿手的数学没有考好。我与她姥姥都很着急,怎样让她最快地从这种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

我知道甜是个非常优秀的孩子,她知书达理,宽厚待人,有极强的上进心,能够接受新的观点,喜欢新的思想方法,与我感情很深,能够听进我观点,我与她进行了一次长谈。

   首先从分数谈起,考试要有成绩,有成绩就必有分数,分数不重要,考得好,分数不代表你聪明、智商高;分数差一点,也不重要,不代表你就傻、笨、智商低。我们追求的是: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对学习的热忱,有了这些热忱,分数多与少都是为快乐在做贡献,譬如这次你数学考了89分,如果只是盯着上次第一名的98分,那怎么会有快乐?这是因为你把鼻子贴得太近的缘故,把89分数拉得远一点,分数让它变得模糊了,而分数背后的东西才会显露。你就不会在乎那个有缺陷的分数,如果眼光再放得远一点,两年之后分数将更加渺小,有谁还记得这次月考?而那些改正过的错误原因、习惯动作,都将成为一颗颗前进路上的踮脚石,在闪闪发光。

其次,我再告诉甜,人类思维有个顽疾,习惯从逻辑上寻求因果关系,而对因果关系之外的现实视而不见,让简单化停留在因果的表层。例如这次考试,错误出现在简单计算上,你说是马虎了,不细致,我们暂且不说怎样克服马虎,先说,除了马虎还有什么是致命的因素?譬如把(log2)2 看成(log22),平时都不犯这种低级的错误,为什么会在考试中犯?要说你考试不细致,好像也没那么回事,试卷你都做了两遍,能说不细致吗?然而,有充裕的时间做两遍,仍然有四处低级错误没有检查出来,考完后你也并不知道出了这许多错。

所以我说,用逻辑推理,显然并不能说服人,还需进一步思考。

我记得考完后,你回来时告诉我,邻座的同学说:“我以后再也不与你相邻了,你做得太快,我才做一半,你已经做完了。”可以试想,任何一个人,听到这话会怎样的感觉?能不飘飘然吗?心态不稳、浮躁、自以为是,就会接踵而来了,出现那么多的低级错误就不足为奇了。

我想起赵本山的小品,利用人性的弱点,把一个好人给忽悠瘸了。人性的弱点并不会遗忘任何人,也不会特别眷顾一个人,因此,如何能够主动控制自己的情绪,是每个人成长的必修课。

我们自己的几处低级错误却与同学不经意的一句话有关系,这似乎匪夷所闻,但的确发生了,任何事物之所以发生,都不会是个简单事件,尤其是心理事件,大多数都极为复杂,包含其他事件或其他人物的感觉、思绪,如同分子、原子不可穷尽。

说来说去,几处小的错误,却让我们认识到自己本身的弱点,这难道不是福分?经历自己特有的内心生活,太有意思了。

昨天第二次月考的成绩下来了,她们要考9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历史、政治。根本没有复习的时间,考的就是上课的功夫,上完课你就应该理解了,记住了,所有的人都一样。

甜总分考了班级第六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