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我的事业梦想就业初入职场dv剧本校园 |
分类: 娄雷的新闻作品 |
初入职场该不该彰显个性?
一个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不是取决于他毕业于哪个名牌大学,学习哪个优势学科,而是取决于他是否具备了影响力、创新力、团队力和执行力。只有具备了这四种能力,才能从茫茫人海中脱颖而出。
当太多的优秀学子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仍然身处象牙塔或者刚刚走向社会的“准职业人”就有点坐不住了。他们迫切的想脱离书本和课堂,梦想着建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事业王国。于是,有一部分同学就变得急功近利起来:他们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一切都从自己的利益角度出发;他们不懂得团结起来劲往一处使,只在乎自己是不是比身边的人卓越;他们不明白口碑可以使自己上天堂也可以使自己下地狱,只管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太多的事例让众人带上有色眼镜来看这些职场“新新人类”,惊呼:“一个只追求个性的时代到来了。”
我曾经也尝试以“个性”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但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我意识到,仅仅靠个性求发展是很不现实的。道理很简单,就像一个剥了壳的鸡蛋,虽然光滑细腻,但是缺少了外壳的保护,终究是不能长久保持新鲜的。
胶东地区第一部校园生活剧《青春同盟》让我在校园影视的大舞台上崭露头角,但是也吃尽了苦头。由于是第一次拍摄视频作品,对其难度预计不足,在剧本尚未完工的情况下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演员及剧组人员的征集。到快要开拍的时候,剧本都还没有完全写完。剧本是一剧之本,剧本都没完成,演员的角色分配、场记灯光的安排都无从落实,而最关键的是连拍摄的设备也没有搞定。大家都焦急万分,我们想尽了一切办法都没有取得成效。我正在对自己的大包大揽而感到愧疚的时候,一位不起眼的制片淡淡地说了句:“我去借借看吧。”所有的人都对她不抱有期望,但事实却给了我们一记响亮的耳光,她顺利地借回了DV,而正是因为这一台价格不菲的DV才使我们的影片得以顺利地拍摄。在拍摄过程中,遇到许多令自己不解的困难:演员罢演、制片纠纷、拉帮结派……于是就不得不放慢了拍摄的速度来处理这些意料之外的困难。影片最后终于磕磕绊绊地拍摄完毕了,虽然最终的结果也是好的,但是拍摄的过程却使我终身难忘,这时我才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我在你身边》是一部在网络上创造神话的校园DV作品,短短两个月时间,网络点击累计超过700万,被誉为山东首部校园青春剧。这样一部取得若干成绩的校园剧,拍摄仅仅用了五天的时间。虽然有了《青春同盟》的拍摄经验,但剧组齐心协力才是缔造这一网络神话的关键所在。我清醒地意识到:无论自己多么的有能力,多么的有经验,自己一个人也无法完成影片的全部制作工作;纵然自己再有平台,再有魅力,自己一个人也无法完成影片的宣传工作。作品无法完成的情况下,荣誉、机会、利益也就无从谈起。
正是因为有了前面的教训,我才明白:在大学期间,组织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谋发展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团队的力量是强大的,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会有更多的人帮你出谋划策,共渡难关。鹤立鸡群固然引人注目,但是孤独也如影相随。没有团队,成功就无法保障,没有了成功,拼搏还有什么意义?
有人会说大学生活单纯而又快乐,没有真正的利益之争,而真正步入社会则是人心险恶,不得不防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自己还能和身边的同事并肩作战吗?其实,能不能和同事并肩作战不是取决于别人,而是取决于自己。
刚刚进入新浪教育频道的时候,一切都是陌生的:每天繁忙的工作让我无暇欣赏北京的优美风光,各种级别的会议让我害怕忘记工作上的点点滴滴,各种各样的任务让我忙碌得废寝忘食焦头烂额。看着自己身边一位位出身名校的名编辑,自己感到了无形的压力。在“竞争”对手如此强大的环境下,自己何时才会有出头之日?自己的担心难以掩饰,自己生怕因为自己的疏忽大意而得罪了身边的同事,于是事事小心,完全没有了在大学期间的“年轻气盛”。自己的一反常态引起了同事的注意,她们主动找我谈话聊天,相互了解,促进感情。当她们知道我因为担心出现问题而小心翼翼时,大笑着说没必要,在这个团队中,大家尽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后来,我也慢慢地发现,这个团队中也有争吵,但是对事不对人;也闹矛盾,但转身就和好。我放心了,于是在这个舞台上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我丝毫不担心自己会出现怎样的问题,因为我相信,在我出问题之前一定会有同事善意的提醒,我相信她们一切都会为我着想,原因很简单:我们是一个团队。
百场嘉宾访谈让我结识了众多名家,数十期音视频节目让我在教育界小有名气,一次又一次的线下活动让我与考生家长成为了朋友。这一切的光环背后,都有同事们辛劳的汗水。访谈实录、精彩专题、现场报道都凝聚着同事们的心血,而大家看到的却仅仅是台前风光无限的我。我有过尴尬,也曾将机会主动让出,但她们却一直安慰我,让我放下心里的包袱,好好表现。我解开了自己的心结,在激烈的新闻报道中独树一帜,用自己鲜明的特色为团队赢得了赞誉,事业前进了一大步。
同行是冤家,但也可以是朋友,就看你把同事当作冤家还是朋友。
如果你现在在思考在一个团队中究竟该把自己的个性是“显”还是“藏”,那不妨先思考下你是否不需要团队,是否不需要前进。我相信答案很明了。前人其实早已用经典熟语阐述了这个观点:“少数服从多数,多数服从全部。”该显就显,该藏就藏,我相信大家都可以做一只温顺而个性的头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