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长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2017-08-03 15:57:19)
标签:

陈露

亲子沟通

育儿

教育

心理

做家长的,很希望孩子听话,但是要让孩子听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么如何和孩子沟通,孩子才会听呢?

人与人的沟通能力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一般来说,我们5岁那年,在和父母的交往当中形成了我们自己的沟通模式。家庭治疗大师经过研究,创造了五种不同的沟通模式讨好型、指责型、超理智型、打岔型、一致型。

指责型的人习惯于攻击和批判,都是你的错你到底怎么搞的是他们的口头语。比如说,有些妈妈经常会和孩子说,你玩不够啊!作业又不做,我看你哪天才能自觉写作业!“你怎么搞的,教了多少遍都不会”!“你啊,就是太懒了!”

http://s15/mw690/001Dmviuzy7d9oREqv4be&690

用指责的方式和孩子沟通,孩子的自尊心会受到伤害,也越来越抗拒和你说话。而且,家长的语言有催眠作用,你越说孩子笨啊,懒啊,拖拉啊,孩子会表现得越来越笨,越来越拖拉,越来越不自觉。

讨好型的人的口头语是,“都是我不好”,这都是我的错类的话。

啊呀!妈妈不知道这个菜你不喜欢吃。你想吃什么?我明天就去买。讨好型的妈妈关心孩子胜过自己。讨好型的母亲会培养孩子的任性。孩子不会学习到对人有一份尊重。在家里可以是小霸王,在学校里可能不受同学喜欢,甚至被孤立或者排挤,这样他就有可能退缩回家里,不愿意去上学。

超理智型的人更注重理性,逻辑,就事论事。孩子和同学发生争执,被同学伤到了,痛得哇哇大哭,超理智的爸爸会说,这是谁的错?他更关心谁对谁错。孩子说,“我身体很痛。”“人不要太脆弱!这点痛算什么?哭有什么用,解决问题就好了”。超理智的父母更关注问题的解决,不关心情感层面,虽然他们的话是对的,但是孩子从内心里会觉得父母离自己好远。

打岔型的人我只关心我的,你说的和我没关系。

  孩子:妈妈,今天校运动会上,我们班得了年级第一名,真开心!

  母亲:哎哟,你看你这身汗,脸上脏的,快去洗洗,穿上衣服,别着凉!”……

显然这个妈妈没有回应孩子,她的反馈内容和孩子不在一个频道上。当孩子和家长沟通,经常得不到妈妈正向回馈的时候,孩子会渐渐没有兴趣和父母说话。

所以,我们批评指责孩子,和孩子讲大道理,或者只注意我们关心的事情,对孩子说的事情不感兴趣,那么,孩子会慢慢关上和我们的沟通之门。

    那么,如何建立有效的沟通呢?

 

一,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有过一个调查是针对13—16岁的学生的。70%自称有很多焦虑。半数说他们的生活缺少乐趣,并使他们紧张。并且,面对大量的家庭作业感到焦虑。

我最希望我的爸爸妈妈现在能做到的是:

1、不要把我和别人做比较 (64%

2、更关心我的想法 47%

3、给我更多的鼓励 46.9%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教育孩子的前提。亲子关系好,家长说的,孩子才能听进去;关系不好,家长说的再有道理,孩子觉得你又在教训我,又在批评我。当下,他的表情显得很无所谓,或者一副不耐烦的模样。这种非语言的信息会刺激到家长。家长会很光火,你听没听到?和你说过多少次了,你怎么还这样,你什么态度?实际上,孩子光把注意力放在如何防御上了,确实听不到,也不想听,甚至会觉得家长好烦,好啰嗦。然后,进一步造成彼此的冲突升级。

二、家长说话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

我们说话只说事情,不要很多的评价,说一些伤自尊的话。如果非要批评,1)、不批评人格特质(笨,粗心,懒)

2)  、批评“不当行为”。  你这次考试没有考好,是因为你没有好好复习,考试前还再打两个小时的游戏机,这个是不对的。

一般家长说孩子的缺点,都是不错的,但是越说伤及人格的语言,只能让情况更糟糕。所以,和孩子沟通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 不去丢他的面子。

中国人很好面子,但可能会忽视孩子的面子。别人看到我们家孩子说,这个孩子好害羞哦,因为他没叫人。然后,我们经常说,是啊,他就是不肯叫人,我已经教他很多次。孩子会觉得没面子。如果我们说,他不是害羞,他只是没准备好,等他准备好,就会叫了。那么孩子的自尊就被看到了。越小的孩子越是通过父母对他的肯定,建立自我的肯定。

2、 不要去羞辱他

有些家长说话不注意,“怎么考97份,还差三分哪里去啦?”这会增加他的羞耻感,这样的孩子长大会追求完美,但是世界上没有完美一说,即使做的再好,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反而经常有挫败感。

“你还哭,再哭,外面拐卖儿童听到了,要把你卖了去”。增加孩子的恐惧感。

所以,家长说话不要一直增加孩子的焦虑感。否则,他感觉很没安全感,就会封闭和你沟通的渠道,也越来越没自信。

 

三、学会一致性的沟通

一致性的沟通是指,家长能够尊重自己的感受,同时尊重孩子听到你话以后的感受,也就是说,以他能接受的方式和他说话,不批评,不指责,只说事实,说感受,说希望。

比说:我觉得很心疼,看到你写作业写得很晚,我希望你可以抓紧时间,早点写完,早点睡觉,可以吗?

 

四、做个智慧,不焦虑的家长

我们强调,要和孩子有良好的沟通,母亲的情绪很要紧,什么事情要焦虑,总是在担心,会影响到孩子。孩子回到家里,关注他的情绪要比关注他的分数更重要。孩子如有不好的情绪,家长要及时安抚,孩子的创伤就不会留下来,明天依然高兴地上学去。

妈妈要告诉孩子,我最重视你的情绪,妈妈不需要你读书不开心。孩子知道了,无论我的成绩好或者不好,妈妈更爱我这个人,而不是我的分数。这样,更能化解孩子学习的压力,孩子也更愿意和你沟通。

 

智慧父母经常对孩子说这样六句话

     1.“不管发生什么,我都会和你在一 起,我永远爱你!(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2.“你是独一无二的,走你的路,做你自己!(培养孩子的价值感)      

3.“也许你是对的,我只是建议,决定权在你。(培养孩子的自尊和自我负责)

4.“相信你能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如果需要,我会和你一起面对,尽我的力量陪伴你。(培养孩子一份自信与支持)

5.“你无论做得怎么样,表现如何, 你都是我亲爱的孩子,我依然爱你。 (给孩子一份接纳与鼓励)

6.“我喜欢你这种行为,不喜欢你那种行为。这不表示我一定是对的,你一定是错的,一切都必须自己去体验,并且承担后果。 (强调孩子的独立与自我负责)  

现在,社会的大气候对家庭,对孩子的压力很大,但家长和家庭成为孩子的最后的保护屏障还是有可能的。我们家长,在中小学前就要尽量培养孩子有颗强大的心,让孩子内在是丰满的、快乐的、自信的,那么,他们才能有能力应对未来的风风雨雨,学会照顾好自己,并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这也许是家长能做的事情。

(文/陈露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 专家级心理咨询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