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股市玩心跳,心态如何调

(2015-08-05 12:12:26)
标签:

股票

陈露

心态

股市

新股民

2015年的上半年,对中国股民们来说犹如过山车一般,“牛市”汹汹来袭,又开启了一阵全民炒股热;而正当大家认为股指将要创新高的时候,沪指犹如坐滑滑梯一般,在1个月内就从5000点跌掉了近2000个股指。这种暴涨暴跌的巨大反差,让许多股民无法承受,各种负面的信息和股民们忧虑情绪的叠加。股市玩的已然不是心态,而是心跳。经历过这波股市“地震”后,股民们的情绪该如何调整和恢复呢?(引言)

 

股市玩心跳,心态如何调

 

赚钱了还怕吃亏是一种贪婪

私营业主李菲菲(化名)是个“85后”,炒股不过半年多,绝对的新股民。自从7月“割肉”清仓离开股市后再也没关心过股票。“与其靠股票赚钱,还不如老老实实做好我的服装生意。”李菲菲告诉本刊记者,炒股实在是玩心跳,短短半年该经历的都经历了。

菲菲说这话时似乎有些无奈,交谈后得知,5月时,她的股票市值除去本金还赚了7万多,但没想到随后的2个月时间,不但自己赚钱的利润全无,自己还搭进去3万。如果不是当时狠心“割肉”,亏得还要多。

那为什么没有见好就收呢?菲菲坦言,自己当时进入股市就是为了赚钱,当自己买入两只重组的股票后,连续多日的上涨,让她利润快速增幅,她觉得这股市的增幅比自己做服装快得多,所以连本带利放在里面继续滚雪球,当时的心态就是怕一抛出股票会连续性涨停。

其实,菲菲的这种心态,也是当下大多数股民内心的真实反映。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心理咨询师陈露直言,赚钱了还怕吃亏的心理就是一种贪心,就想要更多。

菲菲就是购买了2支可融资的股票,在连续6个涨停板后让她短时间内资金翻倍。那个时候的她觉得炒股不过如此,如果跟着老股民只买买蓝筹股,肯定不会赚这么多。她也就此认为老股民已经落伍了,炒股更需要胆识。

而每到“牛市”激发股热,在短时间内开户人数激增的现象,也跟社会的浮躁以及国人的从众心态分不开。

当看着你身边的人每天都在说股票赚了多少,买什么涨什么,你心会不痒吗?”陈露说,有多少新股民是在冷静思考过后入市的,有多少新股民是在懂得股市、研究股票和了解自我之后做出的决定,都想着跟风、挣快钱,盲目入市。

根据中登公司披露的数据表明,目前投资A股的自然人数已突破了9000万,这其中不足1年股龄的投资者比比皆是。如今的股市开放程度远远大于过去,在“牛市”时通过融资杠杆运作,可以瞬间使股值成几何倍增长,许多股民也都因此尝到了甜头,信心也会随之逐渐爆棚。

 

暴跌时不要万念俱灰

在沪A股指暴跌的那段日子,对小散户们的内心就是一种折磨。有些人忍不住痛,“割肉”清仓了,有些人心有不甘,宁死套着,每天看着资产在缩水。李菲菲也实实在在地经历了那次阵痛。

“跌一两天还不觉得什么,就在连续跌时也不会相信‘牛市’已去,总抱着侥幸的心理在坚守。”菲菲回忆说,起先跌的时候是看着郁闷,越往后越变得麻木了。那段时间,吃不好睡不好,连做生意都受影响,负面的情绪也开始产生。

为了能挽回损失,起初她也开始像许多新股民一样迷信起来,自己眼睛里融不进绿色,父母和身边朋友也不能在她面前提“叔”、“哥”等带有谐音的字眼。陈露告诉本刊记者,这其实就是用否认的内心防御机制,保护自己不用面对和接受被套的现实,以至于过度焦虑,导致早木皆兵。

前一段时间她就接待过一位股票亏钱来寻求心理咨询的案例,咨询人姓陈很年轻,是位80后,没有金融知识背景,炒股全凭感觉。这一次“股灾”,让他亏了上百万,家里人的钱也全套在里面了。在亏钱后,他出现了抑郁的状况,每天饭吃不下,觉睡不好,甚至脑子里会出现两种不同的声音,割吧!不能割!

“他感觉自己快要奔溃了,有过自杀的念头。”陈露分析说,陈先生原本是做生意亏了钱,想趁这波“牛市”多筹钱,一次性“回血”,没想到天不随人愿。他的心理问题看似是股票亏钱造成的,其实是他入市的期望值破灭,想要尽快赚一把,但是反被深深套住,雪上加霜,压力过大引起的二度创伤。

心理学研究做过一项关于“让人最不能承受的事件”排行,金钱的失去压根排不进前5位。那为何还有些股民在大亏之后选择轻生的方式呢?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是内心的承受力不够,防线被击垮;二是对未来的迷茫,看不到生活下去的希望。

“要想帮陈先生走出亏钱的阴霾,先要重塑信心,内心再难受也不要去否定和质疑自己,要勇敢接纳和面对现实。”陈露向本刊记者示范了一种最有效的内心疗法,多做深呼吸,让自己尽可能的放松,让内心安静下来后,告诉自己不可怕,没关系,一切都会过去,并给内在那个脆弱的自我一个安慰和拥抱。允许自己流泪,允许自己悲伤。然后,想想,能为自己做点什么,可以让自己振作起来,不要输了钱,又输了身体和心情。入市买股票,是自己的选择,既然选择了,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赌博心态勿入市

股民的压力最大值往往都是出现在暴跌之后,减压的方式其实有很多。陈露引借了心理学中情绪ABC理论的方法,AAccident,事件)代表诱发性事件(股票市值暴跌);B(Believe,观点,信念)代表如何去看待对诱发事件,C(Consequence结果)代表由看待所带来的为和情绪的结果。

在这之中,同样的一件事A,想法和观点B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和行为的后果C。如果,觉得股票暴跌和别人有关,比如指责相关部门救市不利,抱怨谁谁谁,怎么怎么怎么,那么自己很愤怒,就会指责、骂人;如果觉得是自己很傻,什么都不懂,光知道听消息,那么就觉得自己很笨,很蠢,做什么都不顺,都做不好,就会自怨自艾,自暴自弃。

我们不能改变事实,但是可以改变对这件事的看法。比如说,面对股价下跌, “就当存定期吧,大不了,可以留给子孙。”这样一想,心里就会舒坦一些。“反正天天都在跌停板上,就不必天天盯着看盘了,该工作的工作,该休息的休息。”

一般人都喜欢比较。当我们很得意的时候往上比。当我们失落的时候,可以往下比。比如,“我亏了三个跌停板的,还有亏6个跌停板的呢。我亏的那点钱不算什么,还有大把人比我更惨。”  

陈露表示,善于利用情绪ABC理论,能很好管理自己的情绪,就能管理好自己的金钱。

   目前,入市的股民心态大多分为三种,一是借此投资理财;二是想从中赚笔大钱;三是体验玩玩的心态。陈露认为,并非所有的人都适合炒股,内心脆弱的人,以赌徒的心态进入股市的都不适宜。

炒股一定要设立底线,止损位和止涨位,这样就给自己设定了一个范围,在这范围以外,无论赢钱还是亏钱都和自己无关,相应的心态也不易出现大起大落。作为心理咨询师的陈露建议,希望新股民们能够借这次前所未有的股市风暴反省自己,是否投机、赌博心态过重,并确定还要不要继续下去。我们常说: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