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过年聚会,别拿孩子的成绩说事儿

(2011-12-22 10:37:46)
标签:

学习

考试

比较

粗心

亲子教育

育儿

 

http://s16/bmiddle/59463596hb4a53555ab6f&690

    快过年了,可岚岚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岚岚上初一,成绩在班上属于中下游。她学习满努力的,回家写作业要写到晚上10点,可是考试总考不好。现在岚岚很怕聚会,一聚会,亲戚都要问,学习怎样啊?上次聚会的时候,姑姑就问,岚岚最近读书怎样?妈妈就会很失望地说:“天天捧着一本书,就是考不好,小姑娘笨啊,有啥办法?!”然后,她会对姑姑说,“还是你们家小薇成绩好噢。”姑姑很含蓄地说:“还好,还好。这次中考班级第2名。”妈妈对岚岚说:“你看看,你看看,小薇和你都在读初一,人家班级第2名。你不要说考前2名,你考前10名,我晚上做梦都会笑的。”妈妈一下子声音高八度,把岚岚说得无地自容。岚岚至今还记得妈妈那种失望的眼神和那种尖锐的声音,也好像看到了小薇得意洋洋的表情以及周围亲戚对她那种略带嘲讽的笑容。

岚岚恨妈妈,更恨自己没办法考出好成绩。她说,老师,请帮帮我吧,我真有些受不了了。

 

春节即将来临,在节日期间,家长们可能会带着孩子走亲访友,参加各种聚会。孩子的学习成绩往往会成为家长们关注的焦点,会被一次一次地提起,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孩子,这个时候可能更像是度年关,家长可能不会意识到这种过度关注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1.亲戚朋友会询问考试成绩,如果孩子的成绩不理想,家长会感到很没有面子,可能会把一些负性的情绪一股脑儿地发泄到孩子身上,让孩子认为都是因为自己不好,才会让父母生气。家长的这些做法可能会让孩子感到自卑、内疚、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

  2.学习成绩可能被家长用来作为相互攀比,比如家长会说:你看人家…… 一般来说,孩子本身就会有比较的心态,比如在兄弟姐妹中占上风的人,他的个性可能变得比较霸道,不能够设身处地去体察别人的情绪。反过来说,一个屈居于下风的常败者,在比较心理的影响下,他的个性则有可能变成习惯性的压抑,忍耐,甚至有可能促使孩子因为过度竞争而导致挫败的心理,变得不合群,或者是畏缩不前。

3、家长对孩子有怨气的时候,比较容易用反面词语形容孩子。“你就是那么不求上进”,“你就是笨”,“你真是懒”……,这些否定性的语言最重要的负面作用就是损伤孩子的自信心。通常在孩子的个性没有形成,自尊心还没强到可以不在乎他人有成见的批评前,父母对孩子的评价往往会对他们产生重要的影响,甚至是“无心的催眠”,久而久之,会慢慢朝向父母否定的方向发展。最后,可能更造成孩子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促使孩子学习走下坡路,学习成绩下降。

 

建议:

一、少做人身攻击和批评,挖掘和肯定孩子的长处

心理学家指出,简单地作比较只会增进孩子们之间那种常有的某种自然性的竞争。如果一个孩子总是比起来不如人家,他就很可能开始憎恨其他孩子。此时,做父母的最好不要去比较你的孩子,而是真正弄清楚你究竟希望孩子做些什么,把注意力放在那些最希望改变的行为方式上。一旦孩子懂得父母所要求他改变的只是他做某事的方式,而不是要改变他这个人,他就会在大人面前有更多更好的表现。

所以,父母可以从自身做起,尽量去挖掘孩子的专长,少做人身攻击和批评,让孩子能肯定自己的优点,知道自己的长处在哪里,比如,可以自信的说出:“表妹成绩很好,但是我漫画很好,唱歌也比她唱得好”。

二、父母警惕自己“爱的剥削”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的缺点“恨铁不成钢”,从表面上看是家长为孩子着想,实际上,是在“剥削孩子”,为什么叫剥削孩子?因为家长子在利用孩子发泄自己的内心情绪,包括他们的社会压力、人际压力、对自己的不满意、对事业的不满意,包括对配偶的不满意。如果家长的很多愤怒没有安全的途径去发泄,那就只能在孩子身上找发泄点,通过孩子所谓的“学习不好”把自己的愤怒发泄出来。那是家长需要依赖孩子,而不是孩子需要家长的帮助。

三、认同孩子,让孩子能够自我认同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两个重要的心理体验:一是自我认同,觉得自己很不错;第二就是成就感,别人觉得他不错,比如老师、同学、家长觉得他不错。两个心理体验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讲是必须的,如果得不到自我认同和他人认同,孩子就会很痛苦。一个孩子本身在学习上很受挫败的时候,特别渴望得到家长的理解、帮助、支持和鼓励,唯一不需要的是批评。他已经把自己骂死了,这个时候家长还要“趁火打劫”,会使孩子雪上加霜,引发他在学习上面的创伤体验。孩子就容易自相矛盾,会在自己内心分离成两个层面,互相打仗,这边是“我不学了,破罐子破摔”,那边是“不行,我听父母的,努力提高学习”。这两个思想老斗争,精力被消耗了,学习效果自然没有内心不受干扰的孩子好。

所以,家长不妨对孩子说:“我们觉得你是有能力的,你可以改善一下学习的方法,或者调整学习时间,一定还能上去。”父母还可以想别的办法来补偿孩子对认同感和成就感的需要。可以把注意力从孩子的成绩排名移开,比如移到学习和生活中的主动性上,移到个人爱好、艺术和个人的一些能力方面,孩子对人对社会的热爱方面。尽可能去寻找可以认同孩子的地方,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很爱她,很喜欢她。这样的话,孩子会慢慢从别人眼睛里看到自己的可爱,也相信自己尽管学习不尽如人意,但总体来说是不错的,这样她才会有继续投入学习的热情。

青春期的孩子自我保护能力很弱,很希望父母能够在语言上注意到他们的感觉,少提他们的缺点,少说过头的话,尽可能地表扬他们的优先和好品质。

四、培养孩子对批评的容忍和耐心

过年聚会总要找个话题,对上学的孩子来说,学习成绩是绕不过去的。所以,首先父母改正自身的过分敏感,做好示范作用。亲戚朋友随口一问,父母大可不必反应强烈。父母可以微笑地说:满好的,孩子挺努力的,也是一种得体的回应,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积极的反馈。

同时,父母可以使孩子在不受伤害的情况下较快地学会接受取笑和批评。使孩子认识到取笑不等于打击,别人开他玩笑,他仍可以感到自身的力量,要通过这种取笑帮助孩子在感情上成熟起来。

要注意,取笑的内容不是涉及人格特质的,比如懒,笨,粗心,而是经过一些努力就能获得成功的问题上。比如,你可以说:“你数学考试没考好,在能够做对的题目上失分,是因为没有仔细检查吧。”孩子会明白你的话不是说他笨或者粗心,而是鼓励他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养成好的习惯。

另外,还是要鼓励孩子,增加孩子的自信和充实感。如果我们对自己感觉良好,就会把别人消极的批评置之度外。如果,我们有严重的自我怀疑,哪怕是轻微的批评也会引起烦恼和愤怒。所以孩子都能做好一两件事,要让孩子意识到:“我确实能干好一件什么事,我没那么差劲。”

 

最后,父母要意识到,对一个孩子来说,学习只是一个部分而已,尽管这个部分现在很重要,很关键,但就整个生命来讲,它还只是一个很小的部分。如果孩子感觉到不管她的学习怎样,她都是一个可爱的、健康的孩子,她就得到了成长的动力,最终会成长为一个有用的人。

所以,春节期间,不要多为难孩子,给孩子创造一个放松和舒适的环境,过一个快乐祥和的新年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