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婚变,为何让老妈纠结
(2011-05-23 10:34:17)
标签:
育儿北京心理能力情绪婚变家庭系统离婚健康 |
张阿姨的儿子37岁,公司高管,在读EMBA的时候,认识了一个比他大2岁的A女士,儿子觉得老婆太强势,不懂得照顾他。而A对他很体贴,在工作上也能帮得到他。所以,很想离婚,然后和A结婚。
当儿子有了离婚的念头,张阿姨三个多月了,晚上翻来覆去都睡不着,情绪不好,为一点小事都容易发脾气。和老公说,老公觉得儿子的事情,让他自己去处理。为此,她没少抱怨老公,一个好好的家怎么能离婚哪?她一定要力挽狂澜,拯救儿子的婚姻。
为此,她采取了很多行动。一、组织儿子、女儿和他们老两口三个家庭的外出度假,希望给儿子媳妇创造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但是,第二天早上,她看到儿子脸上被抓的一道一道的印痕。原来,儿子和媳妇晚上发生了争执,媳妇动了手。二、用孙子的事情绑住儿子的时间。儿子工作、读书一直非常忙,要么出差,要么晚上10点以后回家。于是,张阿姨通知儿子和媳妇每个周五晚上要到妈妈家来吃饭,第二天早上可以准时送孙子去读少儿英语班,儿子也答应了。可是到了晚上,儿子说公司里有点事情,现在已经出差在外地了,第二天让老妈送孩子读书。张阿姨又气又急,一定要让儿子信守承诺,连夜赶回。第二天早上八点,张阿姨打车直奔儿子家,从床上叫起了早上六点刚归来的儿子,让他送孙子上学。但这样的事情多了以后,张阿姨发现,现在打儿子电话,儿子有时接,有时不接了。
张阿姨说,儿子一家的事情,简直让她操碎了心,她自己身体又不好,常常想,如她万一身体不行了,这个家怎么办啊?
分析:
一个功能良好的家庭和企业一样有其组织系统。父母亲组成了一个家庭系统。所有人在孩童时代,都在父母眷爱之下成长,父母帮助孩子成长,是要他有能力建立和照顾自己的人生,有能力离开父母亲的家庭系统,去建立自己的家庭系统。
每个家庭系统建立之后,彼此之间需要边界。一个系统的成员过度关切地卷入另一个不属于他的系统时,虽然支持性很高,但也须付出很大的代价,牺牲彼此的独立性,甚至会“越帮越忙”。
另外,从家庭系统来看,夫妻间的关系比他们和孩子的关系更为重要。无论孩子怎样,应该始终坚持夫妻间关系亲密和谐的关系。对张女士来说,显然忽视了这点,在她整个抚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已经把儿子当作生命里最重要的男人。虽然意识到儿子已经成家立业,但是内心深处仍是不放心,一旦有问题,立刻释放了她的全能感,试图再一次去帮儿子摆平生活的挑战。然而,她的所作所为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时,这使她产生了深深的无奈和焦虑感。
并且,从孩子的成长角度看,一个过分关注儿子,有比较强的控制欲的母亲,会让儿子的心理能力不能够得到完全、充分的成长。我们大多数人以为生理能力有了,能生孩子,经济上也可以独立生活,就可以建立一个幸福的家庭,殊不知还需要心理能力的同样的成长。心理能力成长与未曾成长的主要分别在于,成长的人能够照顾自己、照顾别人;而未曾成长的人则需要别人的照顾。不论男女,到了成年,都需要有同样的责任和能力:照顾自己,面对挑战和保护家人。几乎所有的婚姻问题,都是由于心理能力不足造成的。
本案中的儿子,因早年父亲在外当兵,在父亲缺失的环境中成长的男孩子,得不到父亲足够的影响,当儿子过分沉浸在母亲的影响里,成年后对女性不能培养出一份尊重的态度。男孩对母亲也通常会保持一个迁就听从的态度,这可能会为他的婚姻埋下隐患。
心理能力不足的人,成年之后,潜意识中有一个信念,就是成长必须在父母眷顾之下,于是他就会在婚恋时去找寻“父母”,尤其是妈妈。他会把婚恋对象当作自己的妈妈。如果,他失望了,便去找另一个对象做他的妈妈。
如果能理解这点,张阿姨就会懂得如何处理和儿子的关系。
建议:
针对张阿姨三个多月情绪焦虑的情况,我们建议张阿姨用认知治疗来改善自己的情绪。认知治疗的原理是各种生活事件导致情绪和行为反应时,要经过个体的认知中介。也就是说,人们看待事物的方法,他们向自己所作的解释,决定了他们的情绪感受。
一般说来,人的认知而不是事件本身创造了人的情绪。那么,通过记录发生的事件,评价“自动想法”,对情绪进行理性的梳理,进行自我问答,会起到降低心情焦虑和烦躁程度的效果。
因为张阿姨是退休的小学教师,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所以她非常愿意做这样的尝试。具体的做法是,在纸上分左右两栏,一栏的标题为“事件,自动想法,适合的反应,结论及相应的具体提问”,然后在另一栏里回答相应的内容。
如下是张阿姨遭遇两件令她困扰的事情,她所做的自我分析。
|
事件 |
什么现实事情导致了不愉快的情绪? |
1、儿子想离婚 |
2、儿子不接电话 |
|
自动 想法 |
1、你的脑海里有什么思维和/或意象? |
坍台,没面子 |
儿子不孝顺,不听话了, |
|
情 |
1、当时你感觉到什么样的情绪(悲伤/焦虑/愤怒/等等)? |
生气 |
难受,焦虑,感觉委屈 |
|
2、情绪的强烈程度如何(0~10分)? |
8分 |
7分 |
|
|
适合的反应 |
1)自动想法是真的,证据是什么?不是真的,证据是什么? |
1、儿子离婚,亲戚朋友面前不好交待,他们可能在背后指指点点。本来这个家一直让别人羡慕的,现在要被人家说,心里不好受。没什么证据,自己想的。 |
好像就凭儿子不接电话推断他不孝顺有点证据不足。 |
|
(2)有选择的解释吗? |
人家即使说了,最多就是幸灾乐祸吧,不过我们家的亲戚朋友大多数还是蛮讲道理的,否则也不会和他们来往。 |
可能真的如儿子所说的在开会,不方便接电话。 |
|
|
(3)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是什么?我能经受住它吗?最现实的结局是什么? |
被人家说了,没什么最坏的情况发生。就是觉得自己心里不舒服,以前老是教导别人的。如果事情真的发生了,总归能经受的。最现实的结局就是和那些有点另眼相看的人不来往。 |
不接电话最坏的情况是,没法确定他是否会来吃饭。不回来吃饭,应该能经受的住。 |
|
|
(4)我相信这种自动思维的结果是什么?什么能影响我改变我的思维? |
为了自己的面子,干涉儿子的生活,试图阻止他们离婚,这个理由好像不是最充分。 |
相信孩子不听话的结果是觉得自己教育失败,深层次是对儿子失去了控制感的焦虑。 |
|
|
(5)对此我该做些什么? |
可以和孩子讲自己的想法,但最终的决定让他自己做。 |
允许孩子偶尔不接电话。 |
|
|
(6)如果 |
如果是其他朋友,我想,会对她说,让儿子自己作决定吧,他也不是小孩了,毕竟是他的生活。 |
对其他人可能说,你儿子在外面打拼事业很辛苦的,要体谅他。 |
|
|
结 |
1、现在你感觉到什么样的情绪?这种情绪的强烈程度如何?(0~10分) |
好多了,生气程度4分 |
焦虑下降到3分 |
|
2、你将做什么? |
一直说要和老公出去旅游,很多次了,为了家务事、孙子的事情抽不开身,这下一定带孙子去北京玩。眼不见,心不烦。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