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业务心得 |
1 日本全面质量管理的兴起
二战后,美国在帮助日本重建经济基础时,派了大量专家前往日本。爱德华"戴明就是其中一位。戴明在帮助日本的过程中,将各种管理原则与统计方法相结合,逐步建立了致力于产品(服务)和过程的无止境的改进的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并为日本所接受和发展。全面质量管理在日本叫做“全公司质量管理(company-wide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全面质量管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全面质量管理由早期的TQC演变为TQM(Total
TQM强调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强调广泛应用统计方法和技术。TQM的对象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产品和服务,还包括组织的所有活动、过程、人员和组织结构等各个方面。
2 从全面质量管理到卓越绩效模式
焦叔斌先生指出:“过去的十几年中,在组织的管理方面出现了两股值得关注的热潮。热潮之一,许多国家的政府通过设立国家质量奖的方式来提升本国各类组织的管理水准,强化和提高本国产业的竞争力。除了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外,许多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都开展了国家质量奖计划。全世界目前共有六十多个国家实施了类似的计划。在所有这些质量奖计划中,最为著名影响也最大的当推美国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欧洲质量奖和日本戴明奖。三大奖中,最早的质量奖非戴明奖莫属,它建立于1951年。美国国家质量奖和欧洲质量奖分别创立于1987和1992年。目前,绝大多数情况下,各个国家的质量奖计划都是以美国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或欧洲质量奖为范本来建立评奖方式和评奖标准的。我国也在中国质量协会的推动下于近年实施了‘全国质量管理奖’计划。热潮之二,国家质量奖评奖准则已成为各类组织评价自身的管理水准和引导内部改进工作的依据。美国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的评奖准则被称为‘卓越绩效准则(Criteria for Performance Excellence)’,它已经成为了经营管理的事实上的国际标准。对照这些评奖准则来对组织的绩效进行自我评估,这是过去十多年中出现的一个全球性的潮流。”(《2005波多里奇国家质量计划—卓越绩效准则》,P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可以这样说,在早期戴明奖阶段,还是主要考虑将全面质量管理系统化的问题,到20世纪80 年代后期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产生后,卓越绩效模式就形成了,其核心是强化组织的顾客满意意识和创新活动,追求卓越的经营绩效。卓越绩效模式适用于各类组织,如企业、事业单位、医院和学校。世界各国许多组织纷纷引入实施,其中施乐公司、通用公司、微软公司、摩托罗拉公司等世界级企业都是运用卓越绩效模式取得出色经营结果的典范。中国加入 WTO 以后,各种组织、尤其是企业面临全新的市场竞争环境,如何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是摆在所有组织面前的现实问题。卓越绩效模式是世界级成功企业公认的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方法,也是我国各类组织在新形势下经营管理的努力方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