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打老虎又要打苍蝇

(2013-10-27 10:25:24)
标签:

财经

打老虎又要打苍蝇

    ■张志伟

    打老虎又要打苍蝇,是证监会“零容忍”的另一种表达。

    “老鼠仓”中有苍蝇亦存在老虎,区别起来,不能只看其老鼠体量本身,而且要看“仓”的大小,“老鼠仓”中“奥妙”不小。证监会对某些老鼠仓也没有因为其属于“微缩景观”而一掠而过,也是力举对“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不仅喊打,而且要身体力行,打其要害;对于老虎,也没有因其凶猛而放虎归山,而是见一个打一个。

    基金“老鼠仓”是顽疾,利益驱动藏身后,只要让七大姑八大姨建仓,就能轻而易举地暗渡陈仓,要杜绝内幕交易,自然不容易,打的效果是不容置疑的,当然其他制度也不可偏废。李旭利内幕交易获判有期徒刑4年,罚款1800万;夏侯文浩老鼠仓获利919万元被立案;券商老鼠仓第一案:季敏波获刑3年缓刑3年,罚60万。

    这其中自然有苍蝇,也有老虎。这只是从证监会今年以来“零容忍”行动中的信手拈来的几笔。

    对于上市公司,打老虎又打苍蝇的步伐,10月份来似乎快了不少。掐指头简单一算,一周内10家上市公司已经被立案调查,证监会整肃风暴升级。水井坊最为“风光”,一周内已经被两次点名。这10家上市公司的违规内容包括信息披露;违规担保;内幕交易等等。而从被查的上市公司出现的问题也可以看出,证监会近期密切关注的方面不仅有上市公司本身的证券违法违规行为,而且还包括公司在日常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年报信息披露不足的行为、高管违规买卖股票的行为等。

    可谓是对“老虎”和“苍蝇”一把抓。不管是“苍蝇”还是“老虎”,顶格处罚是监管层的通常做法,这种例子很容易找到,譬如光大证券,万福生科。

    打“苍蝇”又打“老虎”,对于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的毫不留情,市场就会日益规范发展,投资者的“幸福指数”就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打“苍蝇”又要打“老虎”,目前的力度够不够,笔者之见,还是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证券日报》昨日对上市公司窗口期买卖股票做了一番调查,猛然发现,三季报“窗口期”已有多家上市公司涉嫌违规买卖自家股票。更为意外的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上市公司对自家高管违规炒股的解释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至今为止,没有一位上市公司表示自家高管违规买卖股票是“明知故犯”,其理由是不理解法律、失误和不知情造成的。

    为何高管违规买卖股票屡禁不止,是不是也要坚持“老虎”和“苍蝇”一起打。显然这是必要的。

    梳理一下近期被立案调查的,似乎小公司居多,从体量角度讲,这些似乎都是“苍蝇”,“大老虎”央企中有无问题,光大证券“事”后才知道其存在不少问题,打一下“大老虎”,防患于未然,岂不更好!当然这方面需要各方的努力,仅仅一方是远远不够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