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蓝筹股增持回购力度远远不够

(2012-10-09 09:03:47)
标签:

财经

大张微言(三十一)

蓝筹股增持回购力度远远不够

    ■张志伟(笔名  南)

 

  宝钢股份50亿元回购,开了先河,给上市公司树立了典范。但瞭望一下股市,宝钢的率先而为并没有多少跟随者,少量跟随者也大都被怀疑做做样子。

  829日,中国南车、中国建筑发布公告,分别增持了47.1万股和300万股,这与宝钢的“大手笔”相比,显然是小巫见大巫。类似中国南车和中国建筑还是好的,总比那些握有大笔银子,而漠视股价一路下行,漠视股价破净,漠视其中小股东心底流血的,还是强不少。

  统计显示,近段时间以来,沪深300市盈率徘徊在10左右,已经远低于历史大底998点时的估值,沪深两市共有八十多家上市公司“破净”,破净公司主要集中在钢铁、建筑、高速公路、银行、汽车等行业,其中银行股平均市盈率为5倍左右。

  在这样的低估值,在如此的低价位,有关公司是应该运用市值管理理念,从维护广大股东利益、维护公司股价出发,像宝钢一样甩开膀子回购,抑或增持的,但增持和回购没有蔚然成风、没有潮起潮涌,实在是很遗憾。

  那些破净的公司是应该率先增持或回购的,这些破净公司中,钢铁业陷入行业发展低迷期,其资金捉襟见肘,无钱增持和回购,这有情可原,但这些破净公司中不乏汽车、银行等大蓝筹,他们“富甲天下”,面对破净窘境,竟然纹丝不动,笔者是很佩服他们的忍耐力的。

  工商银行2012年上半年盈利846亿元,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人民币846亿元,同比增长27.6%,每股盈利0.25元,继续雄踞国内最赚钱公司榜首。这样的公司拿出50亿元或者100亿元增持或回购,还不是区区小事,但仍是很遗憾,大规模宣布增持的,却是陷入行业困境的钢铁业公司,如此对比,不知道上市银行是否会汗流浃背?

  近几年来,银行等大蓝筹对股市的融资却不怠慢,仅仅2010年,已经上市的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再融资,规模超过2000亿元。反思成长历程,是不是该维护股价,给信赖自己的中小股东一个满意的交代?但他们却反其道而行之!

  蓝筹公司由于个大体健,高举回购或增持大旗,容易应者云集,蓝筹公司,大都是央企,作为共和国长子,更应该做出表率,市场弱势也可能因之而焕然一新,这岂不会赢得掌声雷动。但类似宝钢这样的大手笔还是太少了,不但太少,在增持或回购中,还掺杂极少数善玩“增持秀”者,出于某种小算盘,雷声大雨点小,买入少量甚至微量股份,到处晃一晃,换取一番好评。

  2012108日,上海医药公布公告,总裁率领公司6名高管于924日、25日及26日,以2012年收到的2011年度绩效奖金的50%或以上,从二级市场购入公司A股,成交价格在介乎11.25-11.52元人民币。

  拿出自己的奖金增持,面对“此情此景”,那些现金富足,不同于芸芸众生,而又乐于围观的央企,那些蓝筹公司,该怎么想?不得而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