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现要约收购方式
增持再升级
张志伟
通宝能源2月5日披露,大股东山西国电将通过要约收购方式增持其5%的股份,这在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潮中尚属首例,此消息对上市公司股价的提振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通宝能源5日跳空高开,以4.32元/股收盘,远高于2月4日收盘价4.15元/股,也高于大股东要约增持价4.2元/股。
实际上,山西国电对通宝能源的持股比例并不低,2008年半年报显示,山西国电对通宝能源持股46.39%,山西国电前不久又曾增持通宝能源2%的股份,目前,山西国电已持通宝能源48.38%的股份,一旦完成5%的增持份额,山西国电将绝对控股上市公司。山西国电此举可谓是高明之招,表达了要加强对上市公司的控股地位的决心,同时有力地提振了低迷的上市公司股价。通常的收购方式有两种:协议收购和要约收购,要约收购和协议收购相比最大的特点要约收购时效性,通常在短时间内完成收购。山西国电以追求时效的要约收购的方式高调增持,是有其内在逻辑的。
首先,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凸显。单从年后的大宗交易数据看,大宗交易去年11月份成交量为7.8亿股,12月份更是达到16.0亿股,创下了历史最高水平,2009年1月份,成交量减少至2.8亿股,年后大宗交易更是少有问津,交易寡淡,从大宗交易获取廉价大小非,套利二级市场的“生意”沉寂。说明在流动性较为宽裕的情况下,对经过大幅调整的A股市场,金融资本的价格越来越得到认同。
其次,股价攀升,兼并成本上升。重拳经济政策的积极效果不断显现,刺激年后A股回暖,大盘接连上涨,量价配合得当,大有攻城拔寨,登高望远之势。股价攀高对上市公司存有野心的大股东而言,并非好事,意味着增持成本上升。山西国电“心急火燎”的通过要约收购方式快速地增持通宝能源,其中的道理不难被理解。从成本角度考虑,山西国电如此要约收购,一方面避免了因增持而可能触犯的全面要约收购义务,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收购成本。
其三,增强自身竞争的需要。从历史看,每一次经济周期到来,必然是一次资产重组,全面洗牌的过程。中国正处在产业升级的关键阶段,兼并重组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从宝胜能源看,电力行业有较强的垄断性,存在许多壁垒,同时目前一些电力公司的股价已经接近净资产,并且电力行业未来预期较好,这些因素都对产业资本构成了很大的吸引力。从山西国电来看,山西国电旗下各类资产比较丰富,如何利用好上市公司这一平台是山西国电的难题,在过去几年中,山西国电曾几次表现出注资、整合等意图,此次增持不失为较好的时机。
增持,是金融资本觊觎产业资本所采取的果敢的“涉水”行动。根据12月份证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增持金额持续增大,并产生“羊群效应”,从央企扩大到民营企业。此次山西国电的要约增持,又开增持方式之先河,也意味着增持升级不断,正向纵深发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