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喵叔别狐说
喵叔别狐说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057
  • 关注人气:2,40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血液的故事》:这是一次奇妙的阅读经历

(2008-06-27 18:22:23)
标签:

血液的故事

hiv感染者

人体解剖学

精液

血液

同性恋

阅读

科普

文化

医学

《血液的故事》(Five Quarts:A Personal and Natural History of Blood)

 

《血液的故事》:这是一次奇妙的阅读经历

我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次奇妙的阅读经历,《血液的故事》(Five Quarts:A Personal and Natural History of Blood)这本书带给我很多有关血液的知识,当然最重要的是在第二章让我知道了文字和书写的魅力。

我是个懦弱的人,我从来不敢献血,至于原因大概是小时候打针太多,我非常恐惧针头,一闻到医院空气中的来苏水味就会神经性屁股疼,完全符合书中所描述的那种“白大褂综合症”的表现症状。

这一点比起夫人来真是惭愧许多,她曾经哭着喊着要去献血,拦都拦不住,她甚至非常喜欢那种享受的感觉,甚至炫耀性的把献血得到的“奖品”在我眼前晃来晃去。如果不是鲜血中心的医生阻止,她甚至想在刚刚献完血之后的第二周就跑回去再挨一针。但是在阅读《血液的故事》这本书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我真的有一种跑去献血的勇气,但是这种勇气最终在我脑中粗大的针头和流出的深红色鲜血的恐惧中被打的烟消云散。

算了,我先暂停一下忏悔和心灵恐惧的时间吧。在来谈谈我正在阅读的这本《血液的故事》。

我在初读这本书时就被作者偶尔调侃式的幽默言词所征服,这使我的阅读兴趣非常的高,想想我在大学时读的那些枯燥的人体解剖学,这本书的作者简直可以和优秀医学院的老师所媲美,至少它带给我关于血液的知识要多过于我在大学昏睡期间人体解剖学老师那里所听到的,而且比起那些催眠的课程,这本书读起来似乎能够让我夜不能寐。如果不是这些天需要写一个专题文章,我估计我能够一直读下去,直至将它阅读完。还好,在写专题之余我一有时间就捧着它读。

要说到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以至于我没有阅读完就想写阅读感受的源动力来自于本书的作者。在书中的前三章,我一直认为这是一个HIV感染者的妻子所写的书,因为书中一直在描述他们的夫妻生活。但是到了第四章,突然变成了一个人回忆自己童年的故事,关键是开头的第一句就是“我是全家唯一的男孩子”,一本书如果由几个不同的作者一起写成似乎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于是这本书给我的印象变成了由N个作者完成的血液知识小合集。

但是,当我在第四章快读完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有些不对劲了,第二个作者,这位男孩儿似乎在把我向另外一个方向引去,正当我在困惑的时候,“他”终于揭开的谜底,他是一个同性恋,也就是说这本书并不是我所想的由几个作者一起写的。它的作者就是那个HIV感染者的“妻子”,只不过这时这位“妻子”由“她”,变成了“他”。

这真是一起前所未有的奇妙阅读历程,要知道在前三章,我甚至曾经想象这是一位怎样忠贞于爱情的“女士”,如此的呵护他的丈夫。甚至在“他”写到看到和自己丈夫性交与精液的时候,我也没有太多感觉,不过读到第四章结尾的时候,那段精液现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回忆。

我并没有对同性恋有任何的歧视,我大学时的一位“女”同学就是一个标准的拉拉,我们以哥们相称,而“她”则跟我分享“她”自己的独特生活,例如“她”那些女朋友,以及回答我各种八卦的和好奇的怪问题。例如“她”还没有没有经期——真是八卦到了极致。

因此我很理解这位作者的感受,我一直认为我能够理解女同性恋们,特别是那些在女同性恋中扮演女角色的女孩的感受,我一直想想大概某些女孩儿是因为对男生的恐惧,认为和一个“女孩儿”维持关系能够“安全些”。当然这都是我自己一厢情愿的想象。

但是我心中仍然有一个困惑我的问题,或者说是想不明白的事情。我一直有疑问,既然男同性恋者中扮演男性角色的那个人有性欲的冲动和渴望,为什么不去选择一个女伴?而要选择一个男生?这两者有区别吗?真的能够带来不同的感受吗?——怎么又八卦了——但是我心中真的充满了好奇,因为那个精液所产生的联想太多了……

好了,就写到这里吧,等看完了在写一份新的读后感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