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寒假,景山学校都要从其他学校招收五年级数学尖子学生,大约两个班吧。今年,史家分校一举6人进入景山学校,实属不易。这当然离不开数学专家王荣兰老师的努力(她任教的两个班里,有5人入选)。学校里除了有几位数学专家在一线任教外,中青年教师中也有出类拔萃的。比如:
在史家分校数学组,就有三名国家级奥数一级教练员——安京巧、屠艳、牛红霞。这可以称为“奥数三剑客”了吧?
从我认识这几剑客的先后写起吧。
03年3月,开学不久,区奥数班开始招收三年级学员。当然要凭考试进入。当时三校还各自为政,归属原校长代为管理呢,我们还是把三年级有这种需求的学生组织了起来,到新校舍培训。
当时主抓教学的韩云霞找了浩然,安排了教师。记得我听的史分教师的第一节课,就是这三剑客之一的屠艳的课。瞅着文文弱弱,不言不语(培红俞校长不知怎么调教的,大部分都属于这样的性格),上课也不温不火,但条理清晰,讲课思路非常清楚。我心里一下子就踏实了——还三校教师质量不弱呀!(当然,这第一印象是不准的,我恰巧听了当时属于最好的数学老师之一的课,无法代表整个学校数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状况——这是后话。)
当年,史家分校进入三年级奥数班的,就有十余名同学。一炮打红了。
很快,那年的“东兴杯”初赛开始了。屠艳是当时史家分校众多参加比赛的教师中,唯一一个打进“东兴杯”决赛的老师。没有屠艳,那年的大赛,史家分校就可能刷个光秃。因为初赛时三校刚刚合并,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很差,而决赛是04年进行,要想翻身,至少得等05年初赛取胜,06年决赛拿到成绩(好比那大球进世界级比赛呀,进不去,就得再等)。
屠艳非常努力,尽力拼搏,那年,为我们得到了一块宝贵的银牌——二等奖。不易呀!
在区奥数班,有很长一段时间,屠艳担任中年级某个年级的组长。也就是说,在去奥数班里,屠艳也是非常优秀的教练员。
她和安京巧、牛红霞等人一起,先是拿下了二级教练员的证书;经过努力,又拿下了国家一级教练员证书。加上专家郑丽华老师、王荣兰老师,以及二级教练员周英,史家分校奥数教学的队伍还是力量不弱的。
在辅导高年级奥数较好的学生冲刺时,学校安排了屠艳辅助安京巧工作。
在俩人共同努力下,那一年,有不少学生凭奥数成绩进入了理想的中学。
当然,后来,由于奥数盲目热起来,上边一刀切砍了。且不说这种一刀切是如何地出于无奈,但任何时候采取一刀切的做法,保护了一批人,就肯定要伤害到另一批人——毕竟有真的喜欢数学,且有这种能力,有这种需求的学生呀!
学校必须执行上级政策。但有需求的学生,屠艳等人还是尽量予以帮助了。
在向区里推“教育新秀”时,史分当时唯一可以有资格竞争的,只有屠艳(男王岩已经是上一届的新秀,且刚刚参评市级优秀教师)。当然,尽管屠艳非常努力的准备,但一是硬件的确不够硬,二是屠艳的性格影响了评委对其的印象分——她说话细声细气,和那些说话比较冲的区里其他学校老师比起来,就不大显山露水了——最终只得落选。作为评委在下面听着屠艳述职,感觉其实材料比某些人不差,但实在没有冲劲儿,难以凭那十分钟的述职打动众多评委,心里那个急呀,也没有办法。这个“剑客”呀,“剑术”挺高,气势不够。
对于学校的工作,屠艳是尽心尽力。学生、家长都对其评价很高。那年对副班主任评价,她几乎获得满分。对数学老师的评价,每年,成绩都不错。
人的性格很难改变,而且不是为了学校,她自己也不想争什么,就是默默地尽力做着自己该做的一切。特别是对于学困生,屠艳不惜牺牲自己诸多休息时间,周末、节假日,全都放在了给班里那么一两个、两三个学生的补习功课上,且绝对是无偿地,自觉自愿的,甚至还要做好家长的工作……
我们的社会,今天,其实仍然需要这样的宝贝!而且非常需要这样的宝贝!谁说只有想当元帅的士兵才是好兵!我可不这么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