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永信的末日

(2009-08-24 10:51:31)
标签:

网瘾

cctv

杨永信

陶宏开

游戏

分类: 第九茶坊

既《新闻调查》之后,《经济半小时》再次对沸沸扬扬的“网瘾”进行了深入报道。标题振聋发聩:《网瘾少年成了谁的摇钱树?》——就差在前面加上“醒目”的字样了。

 

 

按照DOTA的叫法,杨永信被CCTV“补刀”了。以后的口诛笔伐也许还会有,不过充其量只是“鞭尸”。传说中的“电击疗法”被真真切切的搬上屏幕,口味之重令人触目惊心——就凭这一点,“杨永信集中营”被直接宣判了死刑。

杨永信的末日
给太多太多的孩子留下痛苦回忆的地方。

杨永信的末日
被强制拽进地狱的“主人公”。

杨永信的末日
笑容居然也可以如此恶心。

杨永信的末日
正常人下不了这个狠手。

杨永信的末日
原来,改变是因为屈服。

杨永信的末日
四周的孩子,你们的同情心是不是也被吞噬了?

作为从业将近八年的“游戏人”,我并不会全盘为游戏大唱赞歌,不考虑“网瘾”二字的歧视和夸大成分,个人认为这个词还是有些现实意义的。即便成年如我,偶尔都可能因为游戏误事(当然不是什么大事),况且自制力不足的孩子?

尤其在成为父亲之后,我开始重新感悟长辈对晚辈的用心良苦。那是一种愿意付出生命的挚爱,他们愿意为了孩子承担远远超过“电击疗法”的痛苦。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敬天下父母心,可悲天下父母心,一份份不知所措的求助构成了规模高达十亿元的灰色产业(起码现在看来是灰色的)。

我相信女儿长大了不会过度沉迷网络,因为老爸算是过来人,明白怎样疏导与转移。不过她现在很喜欢动画片,而且经常不由自主的凑近电视,让我比较头疼。假如有人告诉我拥有解决的灵丹妙药,我肯定会洗耳恭听——也许很多家长就是这样着了杨永信的道儿,不过在执行之前,还得经过自己的判断力考核。被人骗了不可怕,被“据国家有关部门认证为非法产品的专门用于治疗狂躁型精神病的抽搐型治疗仪”驯服得服服帖帖,这才是悲剧。

平心而论,自己打自己耳光也是勇气的表现。今天距离CCTV的著名专题《战网魔》不过一年有余,不知道杨永信的御用枪手刘明银看到《网瘾少年成了谁的摇钱树?》有何感受?你的魔幻主义同名小说我拜读很久了,有朝一日必将敬奉读后感一份,还望笑纳。

杨永信倒下了,陶宏开起来了。我对他的印象悬浮于两个极端:很多观点确实入门三分,可是对于游戏的偏见却难以理喻。至于他的成色,有待时间的检验——如同时间对杨永信的审判。

最后发自肺腑的送给玩家一句话:少一些谩骂,多一些思索,少一些不理智,多一些有所为,少一些得过且过,多一些以身作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