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主音—一个你即将了解的游戏世界(四)
(2009-07-11 18:56:02)
标签:
音乐游戏beatmania游戏 |
分类: 第九茶坊 |
桀骜不逊的先驱者——beatmania
(原文刊登于《电脑游戏攻略2002典藏本》,授权刊登于《游戏人》第二期,转载请注明)
如果把众多音乐游戏比喻成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那么我最欣赏的就是beatmania。随着beatmania THE FINAL全日本测试活动的展开,beatmania——这位音乐游戏的先驱者即将带着桀骜不逊的神情走向生命的尽头。自信中间杂着傲慢,顽强中间杂着固执,威武中间杂着粗暴,理性中间杂着宿命,好斗中间杂着无奈,智慧中间杂着刚愎自用——这就是beatmania的性格,也许你并不喜欢它,但你却不得不崇敬它。
1997年12月,beatmania的热潮似乎让日本人忘却了隆冬的寒冷。beatmania的横空出世犹如一块巨石,在死水般平静的游戏界搅动起一片惊涛骇浪,晶莹的浪花闪烁着KONAMI智慧与创意的光芒。自此,“音乐游戏”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气势迅猛的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初出茅庐的beatmania像是一个衣着前卫的艺术家、一个不修边幅的革命者,音乐游戏的定义和准则就这样在暴风骤雨中确立。不管音乐游戏如何发展、音乐如何动听、音效如何震撼、动画如何华美,但它们永远都脱离不了beatmania通俗易懂的游戏方法——比如说我在前文所述的Ez2Dj系列。说beatmania是音乐游戏的开山鼻祖,我想并不为过。
由于还是尝试,所以初代的beatmania相当简陋:音响只有6声道、2低音炮;屏幕只有33寸、256色。但是,这并不影响beatmania的风靡与流行。而且,在KONAMI后来的“音乐游戏大升级”狂澜中,beatmania始终没有在硬件方面做太大的改变,这种“一脉相传”的作法甚至被一些玩家贬斥为“不思进取”。不过在我看来,这种倔强的作法正是beatmania系列铮铮性格的绝佳写照。
既然是音乐游戏,音乐当然是游戏的核心,如果你用心欣赏过beatmania的音乐的话,那么你就会理解 KONAMI“固执”的原因。beatmania的音乐相当地下和另类,通俗点说就是“一般人很难接受”,颇有些“非主流”的味道。但从专业的角度来看,beatmania所呈现的才是原汁原味的DJ音乐。由于条件与环境的原因,我们很少有机会欣赏到真正DJ的风采,将那些浪迹于乌烟瘴气的迪厅,只会放放唱片、扭扭臀部、喊喊粗口的家伙叫做DJ简直是对DJ文化的莫大亵渎。如果你无缘亲见DJ眼花缭乱的Scratch技巧、如果你无法感受The Technics World Championship(全世界最著名的DJ团体DMC举办的DJ大赛,堪称DJ界的奥林匹克)的壮丽恢弘,那么在beatmania中,你起码能领略到正规、正统的DJ音乐。诚然,DJ技术远非敲敲按钮那么简单,不过在游戏的过程中,简单但完整的DJ概念已经在游戏者心中潜移默化的形成。尽管在后来,在“嫡系表弟”beatmania ⅡDX和其它音乐游戏等“内忧外患”的冲击下,beatmania愈发落入“曲高和寡”的境地,但在beatmania 6thMIX THE UK UNDERGROUND MUSIC里,副标题中的UNDERGROUND个性昭然的告诉我们:你可以不喜欢我,但我不会背叛自己的风格。
所以,由于“演绎正统DJ音乐”理念的确立与延续,beatmania在画面、机台、系统方面缺乏改进也就可以理解了。比如beatmania的最新作——也是最后一作——beatmania THE FINAL的画面,简陋的仿佛不是这个时代的作品,看似粗糙的动画好像就是一段GIF图片的单调切换。不过这种很有心理暗示味道的涂鸦似画风配合beatmania个性十足的音乐风格却是再合适不过。
遗憾的是,顽强和固执往往只是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再怎么说beatmania也是商业利益驱使下的产物,如果它的顽强已经在无形中来开了自己与大众的距离、如果它的固执已经让大众觉得它孤芳自赏、冷若冰霜,那么最终等待它的就只有冰冷的棺材与悲壮的碑文。 2002年7月25日,beatmania THE FINAL正式发售;2002年7月25日,beatmania系列正式终结。
“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哪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多年之后,你是否会记得曾经给我们带来无数欢乐的beatmania呢?
我想我会的。
致礼——桀骜不逊的先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