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小海散文新加坡见闻鱼尾狮圣淘沙岛f1夜间动物园创意旅游 |
分类: 发表 |
新加坡见闻录(三)
吃过晚饭,团长老顾提议去看看鱼尾狮。和白天相比,夜幕下的鱼尾狮别有一番味道,流光溢彩,仿佛是从碧波中升起的一般,口中喷出的水龙在光影中变换成了一挂彩虹,充满了童话的气息。对着面朝大海的鱼尾狮,我想起了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同行的女士们不断变换角度留影,这真是个绝佳的摄影地,背后的金融大厦熠熠生辉,不远处的滨海大剧院如同一个硕大无比的榴莲璀璨绚丽。
(清晨的鱼尾狮,照片右侧是滨海艺术中心,外形酷似榴莲。)
(圣淘沙岛上的鱼尾狮很凶悍。)
老顾这几年每年都会来新加坡,每次到鱼尾狮身边,或者数星星,或者看日出。听老顾说,这个新加坡的象征几年前搬过一次家,从老的新加坡河口搬到了新的新加坡河口。这个“绕口令”有点让我犯晕,幸好有老顾答疑解惑。新加坡是个四面环海的岛国,地域狭小,最初的陆地面积仅为四百多平方公里,经济不断发展,人口不断增长,只好拼命盖高楼应付,把新加坡变成了全球摩天大厦最密集的城市之一。可是纵深向上发展也是有限的,上帝也不愿意人类建成通天的巴别塔,于是只好围海造田。这几年来,新加坡填出了两百多平方公里的陆地,几乎又造出了半个新加坡。精神可嘉,不过邻国都是胆战心惊,唯恐领海缩小,环保主义者更是怨声载道。李光耀说,鱼尾狮是新加坡迎宾好客的象征,所以必须屹立在河口。老顾说,也许下次来,鱼尾狮又要搬家了,因为新加坡人的填海工程还在继续。后来的几天,我在圣淘沙岛看到了一尊更大更威猛的鱼尾狮,不是精致的象牙白,而是粗粝的土黄色,通体中空,游客可乘坐电梯升至张开的狮嘴,凭栏远眺。我没有上去,因为那尊大鱼尾狮凶悍的外表让我实在不敢想象徜徉在其血盆大口中的情形。
新加坡可以称得上是“寸土寸金”,可是走在大街上却不太有逼仄的感觉,因为到处都是绿化,除了楼宇和道路,其他地方都被绿色所覆盖,海滨和机场周围一些禁止高层建筑的地区,分布着14个高尔夫球场,即使是乌节路这样的商业购物街区都有大片大片的绿化带。更为巧妙的是大量使用的障眼法,人工土堆高高低低此起彼伏,加上高大茂密的热带树木,让人很难一眼望到头,起码在视觉上会有种辽阔的假象,这就是创意。
(在新加坡混口饭吃不容易,动物们都是常年上夜班的。)
新加坡人的创意可不止这些,还比如夜间动物园。物种有限的弹丸小国建起了一座动物园,让全世界的人都心甘情愿地掏腰包买门票,靠的也是创意。月黑风高之时,环保观光车在热带丛林里穿梭,四周围是雄狮猛虎饿狼野猪,或者羚羊斑马狗熊犀牛,微弱的灯光下,动物们的眼睛扑闪着蓝光绿光,与光天化日之下确实颇有不同。
(路边临时搭建的F1赛事看台)
把夜间文章做到极致的是F1新加坡站赛事,全球唯一的夜间赛,赛道是现成的公路,只需在两侧装上简易的隔离护栏,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巨大的看台。一时间群贤毕至,名流名媛纷至沓来。所谓文体不分家,每逢F1赛事,新加坡都会有几场令人期待的演出,今年的就有张学友和张惠妹的演唱会,宣传画早就贴得满大街都是了。可惜的是,我们的行程安排很不凑巧,与F1,与学友、阿May擦肩而过。也许有一天,我会特地来新加坡看一看独特的夜间赛事,一定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