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语集锦(6.中医科学.3)
(2024-05-09 09:32:25)| 分类: 医学通论.陈语集锦 |
陈语集锦
( 6. 中医科学 .3 )
10.
中医人应有的素质
门槛,只要有人人都可以学会一些中医的养生治病
知识,并可以及时应用这些知识。
是想要掌握医治疑难杂症的本领的,那就应当具备
几个基本素质:
10.1、仁心宽厚
10.2、要有悟性
据,那也不会是好医生,那只是书呆子、但可以做
一名合格的化验员。
10.3、要有人文情怀
11.
我在一些文章里说:学中医最好要有点悟性。
而在另一些文章里又说:
中医的一个基本特征就
是无门槛。只要有兴趣、有需要,几乎人人都可以
学点中医知识,并用于日常保健或养生治病。
只是养生保健、或者处理某个具体的疾病,则
几乎人人都可以学会,并可以有效应用。
患者有效医治各种疑难杂症,那还是要有点悟
性的,这样就可以保证在系统地学中医时是高
效地学、灵活地用。
12.
其实,关于悟性的认识,对于很多人来说,
确实是个盲区。不过,我们还是应当掌握以下的
对悟性的基本认识:
12.1、不同专业对悟性有不同的要求
12.2、不同的人常常具有不同的悟性
性;有人善于逻辑推理、有人善于时空分析、有人
想象力极其丰富。
13.3、不同专业对悟性的时间要求也不尽相同
专业的悟性越早越好。
的累积足够之后才会爆发灵感或悟性。而没有经验
的累积,则其灵感或悟性很可能只是空谈。
13.
4、不承认悟性作用的人可能他自己就毫无悟
性,也可能是因为他把悟性仅仅当做私有财产,他
总以为别人不应当有悟性
理解。
13.5、悟性或源于先天禀赋、或生于后天累积,
所以发现悟性、培育悟性或许就是成功的关键
13.6、悟性生于后天累积是有可能的
13.7.有悟性时,做梦都会有灵感;
培育兴趣、积累经验、换个角度思考、将问题先
放一放,出去走走等
14.
总之,如何看待悟性,这本身就考验着我
们有没有科学素养。
15.
大量历史事实早已证明:
中医中药保平安
实无疑。
家带来了巨大灾难。而我们面对同样的流感,却相
对要平安得多。
15.1、在1580年,由于流感爆发,数月之间,
罗马便死亡9000人,马德里变成了一座荒无人
烟的空城,意大利、西班牙增加了几十万座新
坟。
15.2、在1658年,由于流感爆发,意大利威
尼斯城的一次流感大流行使6万人死亡。
15.3.
在1742年至1743年,由流行性感冒引起
的流行病曾影响90%的东欧人。
15.4.
在1837年1月,欧洲暴发了非常严重的流
感,在柏林,流感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了出生
人数;巴塞罗那所有的公共商业活动停止。
15.5.
在1889年—1894年,这几年发生的流感
席卷了整个西欧,发病广泛,死亡率高,造成
严重影响。
15.6.
在1918年,世界上暴发了历史上最著名
的严重流感大流行——“西班牙流感”。在这
场流感之后,美国人的平均寿命下降了10年。
15.7.
在1957年,暴发了“亚洲流感”(病毒类
型H2N2),流感两周后骚扰了亚洲的所有国家,
接着又在澳洲、美洲和欧洲登陆,漫游了无数
国家。全球几乎有200多万人遭遇厄运。
15.8、在1968年7月,由甲型流感病毒(H3N2)
所致的“香港流感”在香港大规模暴发,据统
计,美国共有3.4万人因感染致死,整个伦敦很
多人染病,需要大批志愿者进行护理。
其实,就算最近的流感,外面的人也常常表现出
茫然不知所措、而他们似是而非的治疗实际上并
没有什么是值得炫耀的。
16.对于这些历史史实,那些打着科学旗号反对
我们中医科学的伪学者不可能毫不知情,可见,
那伙伪学者只顾贪图自己的专业偏执之快感,不
顾患者死活,仅此一点,足以证明其残害中医的
行为性质是多么的恶劣!全是无耻的学术欺诈!
得起自己的良心吗?!
对得起医学吗?!对得患
者吗?!“
前一篇:陈语集锦(6.中医科学.2)
后一篇:陈语集锦(6.中医科学.4)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