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该如何应对女儿的第一个叛逆期!

(2011-12-19 01:26:25)
标签:

27个月

叛逆期

逆反

应对

分类: 成长点滴2-3岁

http://s10/middle/594202fbtb4611e6a3779&690

正准备睡觉,童又叽里咕噜说了一堆的梦话,哭个不停……

这已经今晚第二次了,摸着童的额头,试图叫把她叫醒,刚一碰到她,童哭的越发伤心,安抚了一下,贴近童的耳朵轻声的问童:是不是做梦梦了,别怕有妈妈在呢,要不要妈妈抱抱?

童这时情绪稍有好转,但还是在哭,也并未睁开眼睛,伸着手说:妈妈抱抱!

把童抱在怀里,脸贴着脸,继续安抚着,拍着、哄着、唱着儿歌,好一阵子,终于安静了下来,多抱了一会儿看到童睡熟了,把她放回了自己的小床。

自己突然有种罪恶感,童之所以会做噩梦哭醒,我这个当妈的脱不了干系……

最近一段时间被童折磨的失去了耐心,不间断滴大声呵斥再加上连续几天的“高压政策”,想必是给童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才导致童近段时间频繁尿床和噩梦不断。

让童这么一闹,困意全无,打开电脑,在度娘上寻找答案,不出所料,我们果然是迎来了27个月闺女的第一个叛逆期。

 

看完这些关于幼儿叛逆期的材料,再回过头想想,童的种种表现也就见怪不怪了!

因为童的叛逆,我昨天禁止童吃所有的零食,和玩所有的玩具,虽起了一点震慑作用,但收效甚微!

就是刚刚哄童睡觉期间,又因童的任性,让我大发雷霆,在跟童争执的过程中,狠狠滴推了童童一下,闺女的头碰到了她小床的围栏上。童歇斯底里滴一边哭,一边对我大喊:妈妈,干麻推我呀,干麻推我呀…… 重复了无数遍!

当时我的心情真的是糟透了,心里就像堵着一块大石头,盯着童童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耐心……

说来说去,自已缺乏的还是耐心,道行还是太浅,需要继续修炼。

现在首要的任务就是用耐心和爱心帮助童顺利的渡过她的第一个叛逆期!

我必须加油!

 

幼儿叛逆期 http://baike.baidu.com/view/4854465.htm

专家指出,人有三个叛逆期,两岁时出现的叛逆行为是人生第一个叛逆期的表现,称“宝宝叛逆期”;七岁左右,则来到人生第二个叛逆期,称为“儿童叛逆期”;在12-18岁,是人生第三个叛逆期,这是大家最常见熟知的“青春叛逆期”。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个性发展、心理生理发育特点,父母应对的方法也要不同。

情绪表现

处于“宝宝叛逆期”的孩子,其心理是以自我为中心,喜欢做一些夸张行为引起别人的注意,以做对抗性行为为快乐;这个时候的孩子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像个大人,所以什么事情喜欢亲力亲为不喜欢别人帮助他完成。这个时候的孩子心理也特别需要尊重,是一平起平坐的尊重,所以他们不喜欢被指挥,被使唤,因此你叫他走东他走西。但2岁的孩子也会突然很粘人,害怕失去最亲的人。这个阶段的孩子感情剧烈,又变化无常。他会在两个极端摇摆不定:“要----不要,行----不行”,有的宝宝还很难接受新的事物,没有吃过的食物,没有穿过的衣服等他都不要。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经历3个叛逆期,2-3岁是孩子经历的第一个叛逆期,随着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的提高,这一叛逆期正在低龄化。在这一阶段,很多家长反映无法很好的处理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孩子总是不听话,不知如何去引导,所以就导致孩子的叛逆期不仅孩子在经历改变,家长也被这一改变“折腾”的烦恼不已,不知所措。

如何应对

首先要理解儿童做某件事的动机及愿望

幼儿期的孩子时常会有一些出人意料的行为,他们还不太懂什么是危险的事情,也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当成人限制他们的愿望或制止他们的行为时,孩子们就会表现出对成人的不满意甚至反抗,与你背道而驰,喜欢说“我不”等。在这种情况下,大人便责怪孩子“不讲道理”、“不听话”等,其实是冤枉了孩子,因为这是孩子独立与探索的愿望强烈于服从,孩子获得新知识的途径就是尝试新奇、刺激的事物。

作为家长应该充分理解儿童要自己尝试、独立表现的要求,尽量多创造一些条件,使孩子的要求得到适当的或充分的满足后,他们的叛逆行为,叛逆性心理自然就逐渐减少。当孩子的意见和我们的意见相矛盾时,可以利用他们的注意力容易转移的特点,用别的事物把孩子吸引开,待问题解决后,再找适当的时机去进行说理教育。例如:孩子看见地上有一堆沙子,非常高兴,就抓起沙子往天空中抛洒,弄得地上、头发里、衣服上都是沙子,如去把他拉开,不让他玩,他肯定哭闹着不依,如果我们拿来铲子、漏斗、过滤的网等东西,孩子看见后,马上就会高兴地玩起来了。这样不仅避免了一场风波,而且孩子通过玩沙,既了解了沙的特性,又开发了智力由此可见,理解、尊重、暂时满足幼儿的意愿或不合常理的行为,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迂回教育手段。

当然,适当满足孩子的要求,要把握好“度”,不能一味地迁就。否则会给孩子的身心发展投下阴影。

第二、要适当采取“不理睬”的态度。当孩子没有道理而又不能满足他们时,我们可以采取暂时不理睬的方法,让孩子闹、让孩子自讨没趣,等孩子情绪好转,能听讲道理的时候,再慢慢来进行教育。这种方法反复几次,孩子自然知道哭闹、不满也无法满足自己的不合理要求,同时在教育过程中,要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合理的要求,什么是不合理的要求。

“不理睬”是一种教育艺术,当今幼儿的独立性越来越强,他们不愿成人过多的参与自己的活动,束缚自己的行为,否则就会经常对成人表示不满或产生反抗心理。我们不妨在没有危险伤害的情况下,放手让儿童自己去活动,让他们在尝试中吸取教训、经验,品味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乐趣。即使成人想帮助他们,也不要以指导、命令的口吻说话,而要以提醒、探讨等谦和的方式,这样孩子更容易接受。

幼儿也是一个完整的人,有着自己独立心理及行为方式,我们作为家长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适当地学会“不理睬”,对幼儿的成长有益无害。

第三、要培养儿童的爱心、同情心。

幼儿的叛逆性行为很多时候表现为破坏性、挑斗性。在孩子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爱心、同情心”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同情心、爱心是人类共存共生的基础,也是人生观教育的关键。如对同伴要互相帮助,互相谦让,不打人,不欺负人,敬老爱幼,同情弱者,尽量去帮助别人,保护动植物,疼爱父母等。这也是教育培养幼儿同情心的有效手段。如果幼儿有了这种爱心、同情心他们的叛逆性心理就会大大的减弱。

总之正确对待幼儿的“叛逆性”心理是一门教育艺术,孩子只有在成人的精心培育下,才能成为一个有良好个性品质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