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儿子冬泳情感 |
分类: 浩野萍踪 |
儿子焦剑学游泳始于2006年夏天,对于他学这个,我心里直打鼓:他胆子小,能敢下水,能学得会?
儿子学游泳的毅力和技艺让我吃惊。
泳前热身
今年春节,儿子又让我吃惊了一回:他突然提出要去冬泳。听说冬泳需要从秋季下水,随着天气由暖变凉慢慢适应。可儿子马上就要往冰窟窿里跳,这行吗?还不冻成冰坨了?
他打听到通州有个室外游泳池,那里有一帮冬泳爱好者,每天早晨5点在那儿游泳。他先去看了一次,然后约我和他再去看一次。
腊月二十七日一早5点钟,一向爱睡懒觉的儿子把我叫醒,我俩推着自行车走出家门,刺骨的寒风直往我裹得严严实实的衣服里钻。都知道今年北京的冬天是最冷的,那几天,又是寒流来袭大降温,我心里直埋怨儿子不该选择这样的天气出来受这个罪。
终于到了通州室外游泳池,这里光线很暗,没有灯,只有远处的灯漫散过来的光。一条被凿开坚冰的泳道里,游动着三三两两冬泳爱好者,他们游一两分钟便爬上来,快步跑向更衣房穿衣服。这些爱好者都是五六十岁的老年人,没有一个年轻人。泳道旁边站着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师傅,乐呵呵得跟来人打着招呼,这大概是管理员吧。
儿子走上前去跟老人问好,然后问来这儿冬泳办手续吗。那老人说,我是来服务的,这个问题你得找队长去。说着指了指更衣房。儿子进了更衣房,半天没出来,到这时我才弄清楚,儿子今天要下水。对于稍微一冻就感冒的他,能行吗?
我冻得不行了,便进门去找。脚刚进门槛,便听到有人大声喝道:“你是干什么的?”
“我是来找儿子的。”我说。
“找儿子的?这里只有老同志,哪有孩子?”那人口气缓和了一些。
“我儿子是来冬泳的。”
“他叫什么?”
“他叫焦剑。”
“他昨天刚跟我说,今天就要游了?”
我一听,便知这是队长了。看来儿子进来时没找到他或者干脆没找他。正在这时,儿子已换好泳服走了出来,只听那人又嚷了一句:“你下水试试,不行马上上来。”
我陪儿子到了游泳池边,那位老师傅嚷了起来:“小伙子,你没穿拖鞋吗?”我一听,脚心“嗖”地凉了一下,这孩子,偷偷把泳服带上了,没把拖鞋带上。
“你做做准备活动,我给你找一双去。”老师傅窜进更衣房,给儿子找了一双拖鞋,随后跟出了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你快下去试试,不行赶快上来。”我一听声音,这就是刚才在黑暗中嚷嚷的队长了。
儿子下了水,我紧张地心提到了嗓子眼。他刚游了不到10米,队长又嚷开了:“上来上来,你不会游,净来捣乱!”
儿子上了岸,老师傅递过来拖鞋,他快步进了更衣房。
穿上衣服后,儿子又去跟队长磨叽了半天,说明天再来,并一再说相信他能游好。可队长坚持说不行,说等秋后,慢慢下水,慢适应后,明年春节再来吧!看得出来,那人说话冲,但心是好的,人家要负责任啊!
离开通州,天还没亮,儿子极不情愿地回到了家。我安慰他说:“敢下水就不错了。我最担心今天你会感冒,马上就过年了。”
可是,这次儿子竟然没感冒,高高兴兴过了年。
大年初二,儿子骑车又进了城。晚上回来,一进门便撩起衣服抓着我的手,让我摸了摸他的肚皮,哇!凉得像一块冰!原来他又去冬泳了,这次去的不是通州,而是骑了两个小时车,到了城西玉渊潭。
这一次,我担心的感冒,还是没有降临到儿子身上。
正月初五,北京又一次降温,零下9度。下午,儿子又约我去看他冬泳,看来他又上劲了。
对比对比(上、下)
我们到了玉渊潭的时候,太阳已快落山,冬泳的人走得差不多了,只剩两人在穿衣服,儿子脱下外衣,泳服在家时早已穿在身上了。他在岸边跑了几圈,便扶着栏杆下河。周围许多人在岸上看着他,有的还举起相机给他照相,
儿子到了水里,先是撩水在身上搓了搓,便下水游了起来。不过游了三十四米,便上岸了。我一看,儿子浑身通红通红,简直就是一个胡萝卜。一位姓周的师父说,这很正常,受到冷水刺激,血管充血,就会这样。
儿子在岸上跑了几圈,又一次下了水,这次,他游了四五十米才上岸。我看了看表,从他脱衣服到最后换上衣服,前后半个小时。
儿子真行!
再次对比
回到家,儿子进房间换内裤的时候,我才知道,他是穿着冰冷的泳裤回来的。那河边没有遮掩的地方,确实没法换下来。但我自责,怎么就没想到给他找一个遮身的地方,让他把冰凉的湿泳裤换下来呢?一两个小时在身上能好受吗?
我心疼了!
好在这一次,儿子仍没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