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母亲节俺与总导演、总制片人做客Tom网《先锋对话》

(2007-05-14 19:34:49)
 
http://arts.tom.com/uimg/2007/5/14/lidaoliu/1179117258248_91968.JPG

访谈现场。从左至右:焦新  焦波  高峰  姜晖

 

http://arts.tom.com/uimg/2007/5/14/lidaoliu/1179117264135_80904.JPG

 

主持人:TOM网友周末愉快,欢迎大家收看我们美术同盟的访谈,我是主持人姜晖。今天给大家请到三位贵宾,跟大家聊一聊感动中国无数次的《俺爹俺娘》。当然今天是母亲节,首先祝天下所有母亲,还有即将做准妈妈的母亲节日快乐。现在介绍三位到场贵宾——电视剧《俺爹俺娘》的总导演,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厂长,高峰。

高峰:你好!

主持人:《俺爹俺娘》总监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图片库艺术总监焦波先生。

焦波:你好!

主持人:还有就是制片人焦新先生。

焦新:TOM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应该说《俺爹俺娘》这个原生态电视剧开始拍摄就受到了网友的热烈关注,我想问一下,《俺爹俺娘》电视剧啥时候可以看到?

高峰:应该是今年下半年。考虑到技术原生态,纯粹是方言的,总觉得它的特色应该在北方群体当中在地面频道先播更好一些,南方的可能听不清楚,因为口音很重,现在想在北方一带先发行。

主持人:小范围播出,然后看看效果怎么样。这次电视剧创作用的是“藤缠树”的手法?

高峰:对,因为焦波,以及焦波的家人用那么多时间纪录下来的新闻资料,如果仅限于纪录片当中播一点太可惜了。把它串成故事,如果没有故事,如果不连贯,让他连贯起来,找到一个线,也就是把它本来的方式缠绕起来,成为剧情化的,可以让更多人看到,而且连贯地看到,如果没有这个方法,只是纪录片播,那么就不行了。

主持人:你作为制片人的想法,您现在看到样片有什么想法?

焦新:感到很震撼。我特别向高台长请教,我学了很多东西,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

主持人:不知道你看到原生态电视剧,包括出的《俺爹俺娘》的一本书,终结版,你觉得感染力如何?

焦新:我们电视剧刚开始做以前,也有一些担心。但是后面随着拍摄的结束,到后期,确实感觉不光是我,现在看到的年轻人,特别是刚才说的“藤缠树”的结合,藤和树的结合几乎看不出来,我个人感觉是一部成功的作品。

主持人:会带给大家不一样的感动,通过连贯的故事,区别于图片不一样的感觉。2006年曾经无数次感动中国的《俺爹俺娘》摄影照片再次推出图书终结版,已经是第三版了,这三版跟高台长所拍摄的《俺爹俺娘》,对于大家的影响有什么不一样。

焦波:第一本书写得比较短,当时写俺爹俺娘几十个故事,几十张照片。第二次中英德法,还有韩语版本,我做了较大的改善,向国外延展一下。这次拍电视剧,俺爹俺娘走了以后,心里有很多感慨,很多记忆。尤其是做电视剧期间,每天在爹娘住过的地方,生活的地方,来感受以前感受不到的东西,这样又有了一些想法。所以拍了电视剧,我觉得应该还有一个跟电视剧纪实这个手法和摄影的手法结合的这么一些照片和文字,再出现一下。所以最后呢,昆仑出版社出版了图文典藏版,报道就说它是终结版,俺爹俺娘都走了,这个版本可能画了一个句号,所以就成了终结版。

主持人:还会出吗?这个系列?

焦波:应该说最近很多网友、读者跟我交流,都觉得作为《俺爹俺娘》,我的亲生父母,这两个人的故事,可能要世世代代讲下去都讲不完。有的说摄影展是对青年一代政治思想教育最好的教材。那一代人的生活可能永远没有了,不过都记录下来了。广大的天下的“俺爹俺娘”要继续讲下去。

http://arts.tom.com/uimg/2007/5/14/lidaoliu/1179117260352_73284.JPG

 

主持人:很多的网友看完之后有很多评价,比方说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高度评价了这部作品,认为焦波的作品超越了一般门庭之类的尊敬和孝顺,有血有肉告诉人们何谓东方亲请,何谓华夏子民.保持生活原生状态,与摄影相得益彰,就是所有人的《俺爹俺娘》都要世世代代延续下去。我想问一下关于拍摄《俺爹俺娘》的时候有没有剧照可以出一本?

高峰:我觉得只论剧照来说,跟过去焦波留下那些照片,毕竟不好,因为那时候是真实的,我们现在的剧组是围着过去找,怎么像过去,怎么跟过去靠近。怎么使我们一些虚拟的行为,和过去拍摄的DV,能够结合起来。所以说我觉得光从剧照角度来讲,我们现在新的剧照是为过去那些老的剧照服务的,如果仅从照片来说,还是应该体现过去那是最真实的,我们现在抓的只是一个电视剧的一个行为而拍的照片。我觉得相当多的电视剧是这样的。但是由此相反,纪录片很真实,比如长江黄河大题材可以做一个系列片,我们从来没有简单的家庭故事让它简单系列化,但是各个台没有这个先例,没有一个播放单位愿意把几百分钟的素材跟你播下去,所以我想用“藤缠树”的方法把它原生态化,演化成电视剧我觉得很好。据我所知,有很多纪录片人,在长期,常年纪录一个村庄,一个工厂,一个家庭,这样的非常多。我能现在说出来,甚至纪录一个村庄,比如有一个两口的人,到云南密林里头一生活就是好多年,五、六年,七、八年,纪录少数民族的演变,最后只能编成几十分钟的,剩下的就浪费了,可惜了。

主持人:最大限度让600多个小时的纪录片呈现给观众面前,您的“藤缠树”的方法,一开始跟两位沟通的时候,是不是很快达成协议。

高峰:很快。吃饭的时候,突然有这个想法,突然提议,他们也突然听到感觉很好。很快,就一顿饭的时候。

焦波:我印象很深,我们吃饭的时候,高导就说想给焦波记录的素材来做一个电视剧,当时在座的很多人都很惊喜,都是专家,那怎么做啊?说现在搞一个纪实,原生态的做法,大家还是拿不准这是什么样子,但是大家觉得这是一个新鲜事。两个小时后,高台长给我打了一个电话,他说焦波,我把电视剧主题歌给写出来,我唱给你听,当时我真觉得不可思议,这么短的时间,我估计高台说完以后,在车上回家就想好了。

高峰:是的,在车上,我脑袋马上想到一个主题歌里面的旋律,完了我就想歌词,歌词完全根据焦波那些照片,我所熟悉的照片想像出来,所做出来的。

主持人:很有画面感。很快,一气呵成。

焦波:他说唱给我听,他就唱了一遍,我说再唱,他又唱了一遍,在电话里面唱得我两眼直掉泪,高台唱了也是掉泪,很简单,几段歌词。

高峰:三段。

焦波:歌词很有意思。

高峰:秋风叶儿黄,山岗上吹熟了五谷粮,俺爹俺娘走在山岗上.春风燕儿忙,河岸上送走了离家的郎,俺爹俺娘站在河岸上.叶儿黄,燕儿忙,又是一年五谷粮,山岗上,河岸上,俺爹俺娘恩情一年比一年长……爹娘站着送行的照片一直历历在目。完全就是这样的。

主持人:把这个电视剧原生态的素材拍成MV,你会这样做吗?因为没有谁比您更适合去剪辑这个。

高峰:实际上咱们的电视剧,后来的歌曲,搁在每一期后面,实际上它展示的画面,完全是《俺爹俺娘》的照片的组合。没有演员的一些情节,完全是照片。

主持人:我估计电视剧播出以后,很多观众有兴趣的话,就会把它剪辑一下组合一下,在网上一起分享。您跟大家说说电视剧的播出时间?

高峰:我们估计今年下半年各个地面台,有一些地面台已经准备播出了,应该是以北方为主的。因为我觉得吧,一个真正的电视艺术,如果这种原生态的东西,不能让所有地域的人都拥有,正因为你追求原生态,有一个语言障碍,有其他生活的熟悉程度的问题。我相信这种片子,特别是以北方人的收视群体我相信会有很大影响。

主持人:相信电视剧播出之后有很大的反响,希望三位有时间再到TOM来分享一下你们观看电视剧的感受,和网友观看的感受,一起来分享一下。焦新作为制片人应该将来要给大家发行正版的DVD吧,家里有书可以收藏,DVD的收藏,可以一起来感受。

焦新:对。

主持人:太好了,我们期待电视剧早点上映。我们回到书的话题上来,我想问一下高台,您家里是不是也收藏了关于这方面的书。

高峰:有,其实关于焦波的作品理念,在他的朋友家里当中,不光是他爹他娘的概念,实际上每个人对《俺爹俺娘》都有一个非常基本的认识。而且一生当中尤其像这种成年人对《俺爹俺娘》这种概念留下很多遗憾。比如不了解的,我今天接到很多手机短信,祝咱妈怎么怎么样,可是你说你的母亲早就不在了,知道是一番好意,但是心里很不舒服。我想焦波这样能把影像留住《俺爹俺娘》,我觉得的确是真实,非常好。像我也没太注意,一是可能对摄影,图片自身也没有太大的追求,就留一些简单的家庭合影,这就很遗憾,拿着画册一看,想到不仅是焦波的俺爹俺娘,有的时候带着感情去看。

http://arts.tom.com/uimg/2007/5/14/lidaoliu/1179117261864_69268.gif

主持人:很多人看《俺爹俺娘》是不同的状态,比如过节了,或者全家福的时候,这也勾起你和许许多多人关于一起生活的许多记忆。焦老师您现在也不是平时不经意间也会翻起三本书。

焦波:平时也不敢看,会勾起好多的回忆。对着爹娘这么多年拍照片,每天回去以后在他们旁边,有时候抱抱他们,现在看了以后,总觉得他还活生生站在面前,那种感觉和亲生爹娘在一块那种感觉,已经永远没有了。

主持人:刚才说您拍摄这些照片是带着饱满的感情去拍的,差不多三十年了。

焦波:当时的想法是学会给爹娘拍纪念照,因为我是爹娘最小的孩子,在我参加工作以后爹娘已经快60岁了,那时候学会拍照片,怎么样留住他们,只有照相机,摄影机。当时很简单,什么都拍,拍完以后,这些照片就留在我记录的档案里面。

主持人:也留在许多人记录当中。

焦波:当时我是想私有化的一些东西,当然拍了好多年,发现特别有意思,别人看了就哭了,尤其在北京搞影展,好多人拉着我哭,那个感觉就意识到我的照片可以打动人。他们看到这些照片就会想到自己的爹娘,我们的爹娘之间,这些感情和行动都是相通的。

主持人:于是二十五年以后,1998年8月份,《俺爹俺娘》获得首届民俗摄影比赛最高奖“人类贡献奖”,这是情理之中,意料之中,实至名归的。当时获得“人类贡献奖”感受如何?

焦波:当时民俗摄影大赛,我始终觉得我这个是不是民俗的,还得商量。可能还在犹豫,以后我认为这是一个表现好的民俗成分,然后交上来了。结果过了二十天以后,我在威海旅游,突然接到电话说,您的作品获得“人类贡献奖”。当时我很吃惊,我说我获了“人类贡献奖”,我说几个,他说这还有几个,大奖,只有一个。当时很意外的,你想我这个作品被评为“人类贡献奖”,大奖在我意料之外的。以后朋友都说这就是最好的民俗,因为人在千百年来就是这么生活的,就是这么延续的。

主持人:高台您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时候也是这样的。

高峰:好多年,当时跟焦波不是很熟,当时是中央十套,当时还搞了DV大赛,那时候焦波也是大奖。那时候还不认识焦波,对他的作品已经很熟悉了。刚才说的民俗,也是情理之中,因为我们想象当中民俗的照片,我相信大家都能想象出来。比如一个村落里面,一个人在干什么,一个人有什么活动,或者做什么手工艺品这样的。但是发现这一类没有太多的情感,只是就是展示了这个民族应该展示的东西。比如我觉得大部分作品也就是这样的,缺乏这个,能跟你沟通的一个真实的情感,我觉得焦波这些照片,他用真情表达了,跟那些截然不同。当然如果我们做民俗的时候,我们只是反映一个民俗学论,用一个专家的角度去看这些事物,从个人内心世界去观察民俗生活又是一个状态。

主持人:所以您拍民俗作品不是为了拍而拍,是因为感动。

高峰:通过剧情化的表示,可能让更多人了解,能够让更多人看到这些素材,要不然这些素材从什么渠道得以传播呢,照片可以网络传播,但是这些都是大素材,几百小时,我们只是《俺爹俺娘》二三十分钟一部作品,几百小时的东西是看不出来,我想剧情化的表现方式不可少。

主持人:六百个小时的素材您用了多少?

高峰:你想想二十多集。

主持人:用了大部分。已经最大限度的。

高峰:以后拍摄东西有很多过程,就这样最大限度去挖掘,但是也不一定完全挖掘。

主持人:已经是一个创举了,最大限度把精华提炼出来。

高峰:而且要剧情化提炼出来,要不然跟剧情太远了。

?/P>

主持人:高台您是新闻纪录电影的专家,有没有想到做纪录片精华的版本?

高峰:我觉得应该可以。因为其实《俺爹俺娘》很多素材已经集结成纪录片,包括在日本获奖,但是我觉得还可以做很多,因为以前获奖的比如单是浙江台某一家组织拍的,是局部的,还有一个人再拍了是局部的,但是真正的,完全素材比较全面的,还是焦波的这个,我想如果细细地梳理,认真根据艺术规律去创作它,在纪录片上它也能够成功。

主持人:我想经过焦老师和高台长这么一说,我想很多网友很期待这部原生态的。网友说我看了这本书心疼还是心疼,网友说我在书店哭了,除了感动没别的好说了,《俺爹俺娘》这是真实有点残酷的情景。

网友:我有一个理想,等我有了自己的事业,和我的家庭,我要用我全部的力量帮助那些连山村都没有出过的老人,尽量让他们拥有我们所能够拥有的。

网友:说不出具体的情感,但是真的感动,世界真的很美好,愿意善待世界每一个人。

主持人:今天美术同盟预告当中也选择了焦波老师的几幅照片,包括了焦波和爹娘亲情,也包括爹娘之间爱情。爹娘之间的情感,我们总共选了大概有七副照片,都是生活当中最最真实的那一面,比如说娘的病稍有好感,爹到医院探望,“咱俩结婚68年,这是头一回不在一起过年”。还有亲情的照片,就让我想起高台咱们刚刚说的歌词,再配这个歌词特别贴切,我每次离家不让娘送,娘也说不送,但是到村头猛一回头,娘就跟着在身后。焦老师您觉得三本书用图片在线表现了对爹娘多少感情?

焦波:我觉得基本上差不多把对爹娘的感情表达出来了,当然也拍了一些其他照片,纪念照,有的是一个镜头连续拍了几张,我选了一张最好的,我觉得基本上把我爹娘日常的生活,一天天的变化,劳作,生活,包括这种状态,包括这种事件,家里发生的事件,基本都纪录下来了。包括爹娘最后生离死别的场面,包括爹娘躺在病床上,还留着世上最后一瞬间,基本上都纪录下来了,所以我觉得当时我想的尤其是爹娘最后的一些照片,我觉得真是不忍心去拍。但是有很多观众,好多读者写信或当面给我交流,他们说你做了我们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情,这件事一定要做,一直要跟到爹娘最后,说《俺爹俺娘》已经不是《俺爹俺娘》,而是《咱爹咱娘》,所以你纪录下来不仅是爹娘一份情感,也是对社会一种贡献。尤其是爹娘的晚年,都是带着一些观众期望,再加上一些情感,这样双重的责任来去拍的。

?/P>

主持人:我们真的是希望您再能够把其他照片再展现出来,因为我们可能三本书翻几天就看完了,可是这纪录您三十多年的点点滴滴,对于爹娘的。

焦波:我觉得抽时间拿出的很多照片,对以前生活的一些认识,不断提高吧,或者对这种认识的深刻,一开始觉得选艺术性比较好,慢慢觉得真实生活纪录更能打动观众,读者。拍摄电视剧以后,更加原生态了,这种原生原味的东西,可能不完美,构图光线都不完美,但是纪录爹娘真实生活的一瞬间,所以那个时候在读者看来是不可挑剔的。所以再往后,可能再拿出一些现在没有拿出来的东西,可能以为意思不是很大的东西,以后随着时间越来越长,对它的感情越来越深,这份纪录的东西越来越深远。现代生活发展也很快,像我母亲小脚女人,也是最后一代小脚女人的生活,可能就从此结束,他们随着时间越来越长,越来越深刻。现在没拿出来的,以后会拿出来跟读者进行交流。

主持人:我现在想问高台长和焦波老师,在这些影像资料当中有没有特别想要而没有要的,焦波老师有没有看到特别想捕捉一瞬间的东西,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捕捉到的。

高峰:肯定有,因为你是按照纪录片的形式纪录的,可能有一些未必能够纪录下来,这些毕竟还是跟电视剧有一些区别。纪录片可以很单一,可以加入解说词纪录,如果你要变成电视剧,无法加入解说词.但是无论如何,以前的纪录还是很生动的,但是我们整个摄影,我们整个演员进入表演,就得从生活去考虑,我们摄影从专业到业余去考虑。我们演员如果是专业的必须往业余的去靠,真的和纪录片当时的人一样,另外我们摄影师,从专业摄影师往业余摄影师去靠,就是找那个感觉,基本就是这样。

主持人:所以现场演员表演的时候,可能摄影师拍摄的时候最苦的就是您,因为您是导演。

高峰:对,我发现整个村子,天津弯,他们这个村最大的特点,真的不在意怎么拍,要组织一个生活场景,拍一个村委会,那真是一个村委会,真是群众演员极其成功,您现在看到我们看到的电视剧,拍群众演员在开会,很难掌握。因为他不具备很流畅的,很真实配合这种素质,但是他们村真的不一样,你开个会,走来走去,这是一个习惯,他们对镜头非常非常习惯。

主持人:您也省了不少心。

高峰:是的。(笑)而且他们演员真是很到位。

主持人:焦波老师,刚才高台长所说的拍摄电视剧的一些事,你拍摄照片来看,有没有特别想捕捉到的一些照片,回想当时确实没有捕捉到的。

高峰:本身作为一个儿子给爹娘拍照片,我首先是一个儿子,其次是一个拿着摄像机拍照片的儿子。有一些吵架,争论,那种时候,你往往先做好爹娘的儿子.我觉得那个时候,爹娘病得非常厉害,极需要送医院,你还要拍照片?病好点的时候,我再拿相机纪录下来这些爹娘照片.爹去看娘,说68年第一次没在一起那时,整个医院就是我和娘在那里过的这个年,但是外面霹雳啪啦放鞭炮。我说娘今天过年了,来吃水饺,她很艰难的吃了水饺。我意识到我的父亲腿瘸着,能跑到医院来看她,这就是打动我的一瞬间,所以他来的时候,我就拿着相机拍。因为那时候娘没有生命危险了,当然爹娘之间也有吵架,因为我爹脾气很大,我也想拍吵架的镜头,有的时候我听到他们在吵,我进去的时候他们不吵,就蹲着在炕上,在闷着,当时我想拍还是不拍,后来想还是拍吧,这种即兴的状态,你想摆也摆不出来。

主持人:您刚刚说的特别好,这个打动大家的,就是这个背后所要表达的那份情,您考虑不是作为一个摄影师要不要拍,而是说作为一个儿子要不要拍,所以就打动了大家。

焦波:所以带着儿子对爹娘的情感去拍的,所以才能打动别人,引起别人对爹娘的情感思考。

主持人:所以说,您用这些影像的方法,纪录与爹娘一起走过的日子,您做得已经很多了,您做的一切已经带来很广泛的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其实《俺爹俺娘》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了,是天下所有儿女对母亲,对父母感恩的情感,是所有人的。是咱爹咱娘,焦新作为制片人,三部都已经看过了,看完之后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焦新:我们做这个电视剧就是追求的是一种真实。演员要回归生活,有很多真善美的东西,做完以后,我想我们在忙碌,忙于事业的时候,追求财富的同时,有时候往往却忽视了最值得我们珍惜的亲情,父母间的亲情,这是我的收获。

主持人:很多人的收获跟您一样,在平时生活工作当中能够珍惜身边一切人,珍惜有缘人。我想问高台长,您已经说过,未来原生态电视剧,您要拍的原生态电视剧还是以亲情为主。

高峰:应该是的。

 

http://arts.tom.com/uimg/2007/5/14/lidaoliu/1179117261034_89950.JPG

 

主持人:现在还有没有新的剧本准备要启动,要拍摄?以亲情为主?

高峰:还真有。而且我觉得原生态可贵的这一点上,除了它可以真实地反映这个民族,或者是这个群体,这一部分人生活,劳作的状态,最主要是它传达的真实情感,这是最重要的。我们以前总是拍摄一些比如按照人类学的角度,我把这一个民族,这一个部落,他怎么去生活,怎么婚丧嫁娶,怎么去完成的一个过程记录下来就完了,但是我觉得这样没有追求内心世界。我觉得通过人的心理再折射他的生活的话,这是一个观察角度不一样,这是两种角度。我觉得它还是真正一个人类社会学带来的。先不要考虑它外在的形式,您就从内在,从抓住人的情去说话,去带动周围的环境,我觉得这样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作品会更加真实,才能够打动人。

主持人:对,看来这部《俺爹俺娘》拍摄也激发了您很多创作欲望。我们网友还问会不会将这种方法“藤缠树”继续到底。问一下焦波老师您未来还会通过您的影像记录什么,表达什么?

焦波:因为我在拍摄《俺爹俺娘》的同时,我被那个村庄天津湾,我的邻居,我的家族,我的亲戚,已经跟爹娘同步纪录,也不忘了纪录爹娘身边这些人,家家户户,包括拍摄全村福,包括全家福,当时抱着的孩子,现在又抱起孩子了,通过镜头关注这些人,乡里乡亲,我觉得镜头面对着他们,就像面对着爹娘一样。再就是关注身边这些老年人,这几年我到处采访,我拍的最多的一些人是百姓故事。我当时想拍100个,已发表30多个,而且这里面老年人居多,我觉得情感交流非常容易,所以拍的照片也会拍得更好。以后继续关注爹娘这样的咱爹咱娘。

主持人:希望早点看到您拍摄的作品集,现在摄影设备非常发达了,随时可以纪录身边一切,未必像焦波老师坚持三十多年,但是我觉得坚持的时间越长越好,给自己留下一个记忆,也算是给父母一份礼物,尤其是今天母亲节的时候会非常有意义。

网友:看来母亲节播是不可能了,主持人一定帮忙问问什么时候播。

网友:我很喜欢您的作品,似乎从照片变成电视剧的跨越很少见。

主持人:是吧。高台长。

高峰:是的。

http://arts.tom.com/uimg/2007/5/14/lidaoliu/1179117262505_94888.JPG

网友:照片只需要一刹那就可以拍摄下来,电视剧需要很长时间留给观众,怎么处理这种差异?

高峰:焦波拍照片是30年,拍摄录像七八年,它是有活动的,有对话的,甚至有些有情节,甚至有冲突的,我们利用有情节,有冲突的,有录像的画面,去演译成一个故事,再加入一些需要弥补的镜头,或者人物关系,调整一些个别人物故事。除了纪录爹娘以外,我觉得这段录像500多小时的录像还记录了很多其他的事情,比如焦波的大哥,他的外甥女,很多非常生动,这些都是大家没有见过的。我觉得特别是和大哥的关系,母亲和大哥的。大哥是智障的,本来提供了这种表达的方式和环境,除了爹娘以外,还有其他的东西,这就成为一个剧可能性的存在。

主持人:我相信大家入剧是很快的,因为这么多丰富的素材,而且高台长提炼了一下,八、九个小时原生态素材。

焦波:高台还创作一种手法,把我们原来在家庭经常出现在录像上的人,这次再与演员来对话,爹娘都不在了,但是还有姐姐,还有我的朋友,把这些和现在的人再对话.这样就把爹娘的情节给串起来了。

高峰:一个纪录片里面一些人物,爹娘身边早有一些是他的朋友,是医院的一个朋友叫王福义,焦波如果不在的话,他一定在,无论是在北京,还是在博山医院,索性就把这个人物就改成村委会主任了,因为用他的关系和其他的关系去串,把这些剧情给演化出来。

主持人:就是增加了这个剧的可看性,而且这种改变让每个人都出现得非常合理。

高峰:要不然有些人物出现就没办法合理解释了,这些人尽管不是演员,他就是虚拟的人,不是真实的他了,但是他跟爹娘在一起的状态都是真实的,又符合这个人物的情节。

主持人:高台长您作为总导演拍摄的时候,焦波的朋友突然转变成村委会主任了,您觉得这种角色转变快吗?

高峰:非常快,而且就是一个好演员。

主持人:因为他确实经历了这么多。

高峰:而且在所有剧情里面,跟过去一样,也很真实,因为我们拍的时候也没有让大家背词,说实话是最生动的家乡话,编剧不一定说得出来,你要让他们自己去说,反正这个情景是说这里面的内容,这个情景就出来了,胜似一个编剧所写的任何台词,本来就是这样的。

焦波:非常活泼。

高峰:包括村委会开会。全村点名,今天要干嘛,没有台词,就是一个真的村委会,只是那里头有两个演员是加进来的。

焦波:点名的就是村委会的人。

高峰:没来的互相张望一下,全村人就是这个状态。

主持人:村委会那些人就是村委会的,只是在村委会这些人里面加几个演员进去了。都是身边人,都认识,都熟悉。

焦波:就像点名一样,平常怎么点,就怎么点,老百姓点名回答的状态,某某到,某某有,某某在,特别生动,如果是写剧本,只能说到,所以真实的特别生动。

网友:我好像有点来晚了。

主持人:没有关系,可以看回放。

网友:这部戏主角是谁?

主持人:肯定是俺爹俺娘。包括焦波在内都肯定有一定戏份。我是没有看过原生态的我是一定要看的,带我给的预期太强烈了。

高峰:因为这种传播方式可能有一种新的追求,我们在地面频道,一般以北方为主,尽量播出,播完之后我认为网络是一个最主要的工具,应该他让想看的,无论天涯海角都可以看到。因为我觉得在营销的手段上应该有一个新的想法。

主持人:制片人焦新先生您有什么新想法呢?营销上?

http://arts.tom.com/uimg/2007/5/14/lidaoliu/1179117263428_73722.JPG

 

焦新:网络我们确实也探讨过,或者是点击,视频网站,包括影像的出版,播出以后我们会积极来做这方面的营销工作。

主持人:对,可能在电视的首轮播出上有地域的限制,南方可能少部分人看到,以北方为主,但是就像网络上,像今天的访谈没有界限,全世界都可以看到,希望通过互联网看到30年亲情的感动,任何时间,只要大家想得起来,能够记得,就可以随时分享这刻亲情。时间的关系,今天的访谈马上要结束了,最后请三位嘉宾和我们网友做简单的问候就结束。

高峰:今天母亲节祝天下所有的父母,我觉得所有的网友,应该给自己的父母多照一些照片,利用现在的手段,多给父母做一些电子图册我觉得这个创意不错,因为我确实听到一个中央首长也说到,他给他母亲做了一份,而且挺高兴的,亲自做的。我觉得每个人做起来,应该是对母亲,对父亲,一生都记录下来,我觉得大家都应该这么做。

主持人:我回去也尝试一下。

焦波:今天是母亲节,首先向天堂里的爹娘问好,而且向电脑前的网友的爹娘,也是咱爹咱娘祝福。前两天我开始的一个创意活动,大家都拿起相机拍《俺爹俺娘》,拿起笔来写《俺爹俺娘》,希望大家都用儿女对爹娘那份情感,来真真切切把感动的瞬间纪录下来,这是我的希望。

主持人:谢谢。来,焦新先生。

焦新:今天是母亲节,祝天下的母亲健康平安。

网友:主持人一定要问什么时候播。

主持人:刚才已经说了今年下半年。还有人说没有看够,没有关系,希望原生态电视剧在各个电视台播出之后,三位到时候再来TOM跟大家分享剧情当中的点点滴滴。再次提醒大家珍惜身边人,珍惜有缘人,今天是母亲节,祝全天下母亲平安、幸福、快乐!再次谢谢所有的嘉宾,谢谢所有的网友,我们下次再见,拜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