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就要到了,俺正准备俺爹俺娘的资料,制作特别栏目献给天下爹娘。正巧,看到了博友smile
(说句实话,俺不会英文,不知道咋称呼为好)赞誉俺爹俺娘和俺的精彩博文,十分感动。俺没有圈子,故不能加精推荐,干脆就“招商引资”放到俺“家”来吧。
认识smile
如她文中所说。补充一点,我真的被她的博客中的文字(准确的说是诗)和照片(准确的说是精美的摄影作品)所打动。她以女性特有的心理去观察,记录,书写生活,把个林林总总的大千世界,三下五去二地过滤干净,清纯,涓秀的放在读者面前。看她的文字和摄影,有一种光着脚丫趟在清清的溪水里的感受。其实,俺把文章转过来,已经丢失了作者原来的版面之美了,建议大家去看看smile
的“原生态”。
把别人赞美俺的文章引过来不免又有些王婆卖瓜之嫌,不瞒你说,这一次俺当王婆夸的全是自家,因为smile
说起她妈妈姓焦,俺理所当然就是她妈的娘家人了,自家人相互吹棒(捧)吹棒(捧)也就不足为怪了吧!呵呵!
smile
赞誉俺爹俺娘,她同时赞誉了天下的父母。母亲节到来之际,俺也借个光,祝网友们家里的咱爹咱娘,祝天下的咱爹咱娘们幸福安康!
写在前面:
我是一个孤独的旅者,一直在漂泊流浪的路上,我的行囊里有一本书。在深夜,在旅途,在孤单脆弱的所有时刻,陪伴在我的身边。
对于我的意义,它已经不仅是一本书,可以说是一个高贵的灵魂,还有牵挂爹娘的亲情。
大到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儒家文化的根髓,是孝,是责任,是道义,是德行。
那本书的名字叫——《焦波和俺爹俺娘》。
它不仅沉沉地背在行囊里,更重重地背在心里。

一、
把焦波大哥拉成我圈子管理员
流浪路上经常把喜欢的拍下来,把作品发在新浪博客里,建了一个圈子叫“流浪路上”,邀请焦波大哥加我圈子,给他分两次留了言:
留言1:
“看过您和爹娘的专题片,感动的稀里哗啦!敬重的不仅仅是您的摄影水平,更敬重您人格的伟大。
一种思想,一种意境,一种相遇,一种淡定相互交融,是一种缘,更是一种美丽。
“流浪路上”圈子管理员及圈主真诚邀请您的加入;流浪路上,有您更精彩!
http://q.blog.sina.com.cn/smilewheat
留言2:
“来吧!别让大家失望。好吗?呵呵!不然哭到把你这里淹了。谁让你把俺给感动了呢?就要你来!”
有点小赖皮的意思,呵呵!
果然,他加了“流浪路上”圈子,我在自己博客首页链接上他,介绍写的是——摄影家,更欣赏他人格的光辉。我还硬性给他安了个管理员,之后又给他留言。
焦波大哥:
您能加我们圈子,都乐出声了!心情好到万里无云!圈子最高尊重就是管理员,您已经是了!请勿推辞,没有任何压力。忙,您就什么都不用管,愿意就随手加加精华,对您没有什么要求。
您可别一生气给退了,那俺,俺,俺可真不敢想像呢。
还不是有点小虚荣心被,就以您为自豪。您肯定会理解的,俺小人物嘛,增加点圈子荣誉感凝聚力什么的,但绝对不会干坏事的。
祝福您!
忐忑不安地等待您裁决的流浪路上圈主:smile
有点自嘲加可怜,还盛情难却,加寸进尺的味道啊!呵呵!
然后,焦波大哥就同意了!
二、摄影是有灵魂和感情的

07年,我的一个摄影作品《江南水乡周庄-照花》上新浪锐博客首页,说起来对摄影感兴趣还离不开看电视专题介绍《焦波和俺爹俺娘》,就给焦波大哥留了言。
焦波大哥:
结识您,源于看电视散文摄影《焦波和俺爹俺娘》,正做别的,电视在一边开着,可博那个节目时候,不由就被吸引,放下一切专注地看,直到把自己给感动哭的不像样子。尤其看老娘在村头送焦波大哥,后来同一个地点,却没有了老娘等一系列镜头。
摄影带给我的震撼,来源于焦波大哥对人性中最真最善最美的挖掘。
我从震撼中体会到:摄影是有情感,有灵魂的,而不仅仅肤浅地记录。
从那我爱摄影,有缘在新浪博客里结识您,那么亲切,平和,更是给了我太多的鼓励和指点,我偏得的那么多,虽然我现在还什么也不是,可有一点成绩,我都想真诚地对那个叫“焦波”的大哥说声:“谢谢您,焦波大哥!”
焦波大哥很谦虚,祝贺之后,又提醒俺:别骄傲。
三、《俺爹俺娘》触动我最柔软的地方
没多久,焦波大哥开始在博客里发表了《俺爹俺娘》系列,我不由自主每天去看,陆续留下自己的感言,摘录部分如下。
感言1:
每次来看俺爹俺娘,都难以抑制心中的感动和泪水。

看到头发雪白又很难“浪漫”的俺爹,那一吻让俺娘又活了五年,觉得俺娘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得到一个男人一辈子的呵护,一直到青春不在,一直到生命的最后。
觉得俺爹其实是这个世界上最浪漫,最塌实,最懂得浪漫,最懂得爱情的男子。
看到俺娘打电话,都拿倒了,竟然流着泪,笑了。
这就该是艺术了!这才是真正的摄影!焦波大哥和俺爹俺娘肯定最红,最火。如果这样的片子无法深入人心,那就没有摄影艺术这码子事了!
感言2:
给俺娘打了电话。每次看了这片子,都会有千里之外日夜兼程回家的念头。
每一个爹娘还在的人,看了这片子,应该感谢您。
可以在爹娘还在的时候,看到这样的片子,更珍视自己的爹娘,更多地尽点孝心。
每一个爹娘不在的人,看了这片子,会失声嗷哭,因为懊悔,感觉怎样的孝顺都嫌不够,而亲已不在。
应该建议给教育部,中小学包括大学,不要什么枯燥的品德课本,那些套话无法净化品德,而焦波大哥,这样的片子就是最好的教材。
感言3:
安静的深夜,再看俺爹俺娘,更是百感交集。谢谢焦波大哥带给我们这灵魂的洗礼。

看那个儿子悄悄回家,老人惊喜的笑脸,率真的如一个孩子。
看爹娘照相时候,爹去搂娘,娘幸福羞涩地笑着微微躲闪,如同一个少女。
娘病时,爹陪着打点滴,慢慢地靠近,然后拉起娘的手,那份深情是72年的积淀。
爹病危,不知情的娘从他门前经过,从此阴阳两隔,还不知情地说着想他。

泪怎能不成河。
这么可爱的两个老宝贝,真想去看他们,去拥抱他们。可已只能遗憾。
好在不遗憾的是他们是千千万万个父母的代表,千千万万个孩子还可以拥抱那在的父母。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