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7年前,俺的长征(27)  罕见的壮族葬礼,你敢说不是原生态

(2007-04-13 17:56:14)
分类: 俺的长征路

俺的长征日记 1990年4月17日

17年前,俺的长征(27) <wbr> <wbr>罕见的壮族葬礼,你敢说不是原生态

壮观的壮族葬礼

 

    天气怎么说呢?每天是云雾弥漫,只能说没下大雨。

    起床后我和小滨出去拍龙脊梯田去了。十点钟,吃过早饭,听说寨中有一老太去世,今天送殡,我四人赶去了。
    这是在山寨一个地势较凹的地方,中间支起一大棚,棚下一口棺材,前面灵台前放着猪肉、鸡肉、水果、大米、水酒以及特制的纸人等。大棚前站满了身披孝服的壮族妇人、小孩及男人们,足足有五六十人。

 

17年前,俺的长征(27) <wbr> <wbr>罕见的壮族葬礼,你敢说不是原生态
祭奠死者的灵棚

17年前,俺的长征(27) <wbr> <wbr>罕见的壮族葬礼,你敢说不是原生态

死者的儿子和孙子

17年前,俺的长征(27) <wbr> <wbr>罕见的壮族葬礼,你敢说不是原生态

灵堂边的女人和不谙世事的女娃

17年前,俺的长征(27) <wbr> <wbr>罕见的壮族葬礼,你敢说不是原生态

出殡前的最后祈祷


    妇人及孩子在棺木旁围坐,男人们忙这忙那,一批吹鼓手在旁吹打着,玩童在嬉笑打闹,男青年在吸烟说笑,只有妇人们时不时地哭几声。

 

17年前,俺的长征(27) <wbr> <wbr>罕见的壮族葬礼,你敢说不是原生态

哭泣的女人和做作业的孩子

17年前,俺的长征(27) <wbr> <wbr>罕见的壮族葬礼,你敢说不是原生态

嘻嘻哈哈看热闹的村民


    随着三声火炮响起,寨中有名分的文化人,开始主持祭奠仪式。先由死者儿子磕头三次,然后文化人读死者生前经历,如生活如何艰苦,她是怎样教导孩子等祭文内容.当火炮再次响起之时,唢呐锣鼓齐鸣,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开始向山上走去。前面由八九岁的孩子举着上面写的祭文的大旗,后由乐队一路吹打,再后是十几个壮年抬着棺材,棺材由死者几个儿子护棺,再后是成队的送殡的壮家妇人,再后是一群乡亲。这支200多人的送葬队伍,缓缓向山上走去。

 

17年前,俺的长征(27) <wbr> <wbr>罕见的壮族葬礼,你敢说不是原生态
送葬队伍行走在龙脊梯田之间

17年前,俺的长征(27) <wbr> <wbr>罕见的壮族葬礼,你敢说不是原生态

200余人组成的浩浩荡荡的送葬的队伍


    这可忙坏了我们,跑前跑后,一路拍照。大约走了十几里山路,才到了墓地。到墓地后,先是主持葬礼的文化人杀只鸡,名曰祭地神。后杀只鸭,说是祭天龙。然后众人将棺材放进在凿好的坟坑里,用土石封好,树起石碑,仪式方告结束。回来后,送殡人到死者家中喝酒吃饭,场面热热闹闹.

 

17年前,俺的长征(27) <wbr> <wbr>罕见的壮族葬礼,你敢说不是原生态

下棺前,文化人手拿公鸡致祭文


17年前,俺的长征(27) <wbr> <wbr>罕见的壮族葬礼,你敢说不是原生态

棺木入土

17年前,俺的长征(27) <wbr> <wbr>罕见的壮族葬礼,你敢说不是原生态

给死者立碑

17年前,俺的长征(27) <wbr> <wbr>罕见的壮族葬礼,你敢说不是原生态

立碑后,文化人再次致祭文

17年前,俺的长征(27) <wbr> <wbr>罕见的壮族葬礼,你敢说不是原生态

一堆黄土,一个石碑,一个花圈,一摞纸钱宣告葬礼的结束。


   拍完葬礼, 晚上出去拍夜间梯田,我把机器架好,打开快门,在四面漆黑的夜晚,胶片是曝不了光的。我们四人每人拿一个闪光灯,用不同颜色的透明色纸挡在闪光灯前面,频频对着田埂闪光。这样会拍出五颜六色,十分优美的图片。折腾了两个多小时后,我不小心掉入田中,弄了一身泥水。想回去又看不见路。这时,远远地传来廖大嫂的叫我们回去吃饭的喊声.好亲切啊,就像小时侯听到母亲或姐姐喊我回家吃饭的感觉一样,循着廖大嫂的喊声,我们连滚带爬回到了她的阁楼。饭后已是12点钟了。


俺的长征日记 1990年4月18日

 

    离家整整一个月了,清晨,整理行装,告别了这个云雾环绕的美丽山寨。廖支书外出开会去了,大嫂送到门外。这里依然是静静的,山水哗哗作响,云雾迎面扑来,像在亲吻我们的脸庞。走在山间小道上,回味着几天来在山寨的一切,心中泛起恋恋不舍的感觉。
    人常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宝子摔倒几次,将脚腕扭伤了。由于昨日在山上拍片,我的腿痛的厉害,也是一步一咬牙。下午终于返回龙胜。为纪念离家一个月,我们买了二捆面条,一斤鸡蛋,到路边小店里,给店主两块钱,借用人家锅灶,福国下橱,做了一锅面条,美美地饱餐一顿。
    七点钟,长征路上第一次看电影,露天的,片名是《开国大典》。在家也看过,但此时看感触很大,理解更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