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7年前,俺的长征(12) 一张获奖获烂了的照片和第一次享受享受免费住宿

(2007-03-28 11:20:54)
分类: 俺的长征路

  先补一张照片,说两句话:

17年前,俺的长征(12) <wbr>一张获奖获烂了的照片和第一次享受享受免费住宿


    上篇博文提到一张照片《老大还乡》,在这儿先补充几句,这张照片拍于1988年,海峡两岸开放探亲之后,发表时开始叫《三十八年过去》,又改为《老大还乡》。俺在下题几句诗:“游子的血,慈母的泪,三十八年过去,今日春来归。醉了心,醉了眉,两支家乡的烟锅锅,吟一曲,少小离家老大回。” 这张照片,发表过数十家报刊杂志,入选国际影展和全国影展,拿了金牌奖就有四个,银牌铜牌十几个.当时的奖品,有彩电,电冰箱,还有一台建设牌摩托车。
    这张照片的出炉,获奖,领奖,都有故事,有的故事还发生在长征路上。请关注那些曲曲折折的故事。这张照片和那个电视专题《生命光与影》,可是俺长征路上的名片哟!老想给人家看看,人家说句好,俺脸上有光——精神上饱了;人家再说句好,俺肚皮鼓鼓——肚子也饱了。呵!朋友别笑话俺虚荣啊!

   以下为正题:
    3月31日  星期六  

    雨。今早别赣州。行55公里去上犹县。
    早餐,餐厅的小服务员端上一盘馒头,四人狂卷而光,再问服务员要,她不太情愿,我们又一扫而光。再问她要,她便笑了。说你们真是武松式的山东大汉,吃多少,俺端多少!真是“记(尽)者挖”啊!出来一帮做饭的大嫂看热闹,知道我们长征之行,齐声祝我们一路顺利。

    七八位影友来宾馆送行,出门时我不慎竟跌了一跤,顿觉好不面子。好客的影友执意送至赣州桥头。因为我们身佩出发前领导给我们佩带的保险公司祝您一路平安的绶带。引来众老表的目光,围拢了不少人。和影友相拥握别,难抑惜别之泪。赖征帆等亦流下热泪。

 

17年前,俺的长征(12) <wbr>一张获奖获烂了的照片和第一次享受享受免费住宿

影友相拥别,泪洒赣州桥

17年前,俺的长征(12) <wbr>一张获奖获烂了的照片和第一次享受享受免费住宿  


    路遇父子在河里网鱼,拍了几张片子(参见:17年前,俺的长征(十))。到上犹县城,满街是计划生育口号,其中一条最吓人:男逃女扎,女逃男扎,除非上天入地坼。此时正好有一男一女路过,男的身上还背一个孩子。我立即拍下了这一镜头。(参见:17年前,俺的长征(六))
    到邮局先把给各级领导和朋友的感谢信寄出去,同时附上我们精心制作的长征路考察启程纪念卡.今天给谭维兵寄的明信片上写的是:前程未成测,家路两遥遥,众友来相送,泪洒赣州桥.

    为了能得到免费的晚餐,还得去找县里啊!小滨对我说:“叔,你知道人家招待咱是吃的县委还是县政府的饭:”一句话把我问住了。当了五六年记者了,外出采访人家招待,我还真不知吃的是党委还是县政府的饭。小滨说:宣传部一般没有钱,招待归政府办公室,一般县招待所的所长都是由县政府办公室一位副主任担任。这位副主任就有签字的权利。是吗?我半信半疑。
    可是我们没去找宣传部,而是直接去了县政府办,说明来意,让他们主任代表县里签字留言,盖了章。一位姓方的同志说“我带你们去招待所吧,食宿安排在那里”。
    到了县招待所,方同志指着一座三层旧楼和一座五层新楼问我们:
    “你们想住哪一座?”
    “各间房费多少啊?”管生活的福国问。
    “新楼标间50元每天,旧楼三人间15元每天。”
    “那住旧楼吧!”我们四人几乎同时做答。“我们出来是体验吃苦的,不是享受的”,我又加了一句。
    于是服务员办好一个三人间的住房手续,方同志安排好了晚上的饭,说,今晚你们自己吃吧,县里不陪了,明天的早餐我也安排了,你们下来吃就行,饭后我来送你们。食宿费我来签字结帐。
    在方同志说这话后,我们四人面面相觑,又同时说声谢谢!呆呆地送他出门。
    我们问开房间的服务员:“刚才那位方同志是……”
    “你们还不知道?他是县政府办副主任,兼我们的所长啊!”
    小滨的话应验了,墙壁黑黑的,窗户透风撒气,房间里享受了第一次免费住宿的待遇。
    但早知道那就是方主任,要早说免费我们说什么也要住那座新楼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