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我是什么样的孩子,都希望得到大家的爱
(2009-08-04 20:41:41)
标签:
育儿小姨阿姨琪琪安全感 |
分类: 2~3岁间 |
今天傍晚在琨姥姥家,我和琨的小姨为了琨发生了一点小小的争执。
今天下午,姥姥家来了一个广州的小客人---雨莎姐姐七岁的女儿琪琪,琪琪姐姐将在琨姥姥家度过暑假。对于小姐姐的到来,琨琨很开心,同时可能也有一点失落。很正常,两岁多的孩子很在意大家的关注,姐姐的到来无形中分去了姥姥姥爷的部分注意力,琨琨的失落也可以理解,对他的成长也有利。
我下班一进家门,就发现了琨琨的小失落。琨表现得特别粘人,在我和小姐姐讲话时,还悄悄把我的头掰过来,不让我的脸面对姐姐。我假装没有看出琨琨的小失落,我想他明天应该可以恢复了,毕竟有个小伙伴是更令他开心的一件事情。
我在洗手间时听见琨和小姨在饭厅发生了一点小争执,具体细节没有太听清,大致是小姨叫琨亲一下自己,琨不愿意。
我隐约听见小姨说:“小姨还给你买酸奶了呢,你还不....,如果不...小姨就不给你买酸奶了。”然后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随后就听见了琨的哭声。
我当时很不高兴,不高兴不是因为把琨逗哭,而是因为那句话:“如果...就不给你....。”琨两岁,正是安全感建立的敏感期,这种威胁的话传递给孩子一个错误信息,觉得大家对他的爱是有条件的,他会因为不乖巧、不听话、做错事而失去大人对他的爱,从而减低他的安全感,让他为了得到爱而迎合对方。
我不想我的儿子变成小心翼翼,不敢表达自己的真正感受,变成一个一味迎合大家的人。我希望他能成为一个内心强大、安全感强、不盲目迎合的男子汉。
当时我有点着急,没有太明白的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小姨可能觉得我有点不管教孩子。其实,我并没有不规范琨的行为,我只是想让琨知道,无论对错都无损于大家爱他。何况不亲不配合大人的亲热行为并不是一件错误的事情呀,仅仅是不礼貌而已,两岁的孩子还没有建立起礼貌的概念,何必强求呢?
我参观孙瑞雪幼儿园时,有一件事情令我的印象特别深刻。
接待老师陪我参观教室时,在楼梯口碰见了一个大约三岁的小女孩(那个幼儿园孩子可以在任何时间出入校园的任何地方)。
小女孩盯着我看,然后问我:“你们干什么呢?”
接待老师替我回答:“阿姨想看看你们的教室。”
孩子接着问:“看教室干什么?”
老师答:“阿姨有个小弟弟要来和你们一起上课,阿姨先来看看。”
小女孩点点头,我随后说了句特别不明智的话:“你喜欢小弟弟吗?”
小女孩的回答很直接:“不喜欢。”
当时,我很尴尬,老师笑着告诉孩子:“不喜欢没有关系,老师和阿姨很喜欢你。”
小女孩转身就离开,刚走几步,转过头很严肃的告诉我:“就是他来了,我也不喜欢。他每天和我上课,我也不会喜欢他。我不会带他玩的。”
我很愕然,老师依然微笑告诉她:“没有关系,老师和阿姨不介意。”
说实话,我心里是有点佩服这个孩子的胆子。老师无疑是想给孩子传递一个信息:无论她怎样,大家都爱她。
我觉得幼儿园的这个理念是很正确的,你会因为你的孩子不好看而不爱他吗?你会因为他做了错事而不爱他吗?你会因为他成绩不好而不爱他吗?你会因为他...而不爱他吗?我相信大家都不会。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传递给孩子一个错误信息呢?我们为什么不能允许孩子有负面情绪,负面行为?让他们觉得自己的这些不愿意是错的呢?
当然,孩子需要管教。当他建立起强大的安全感后,我们再对他的行为进行规范,当他能理解对错后,再对他的自由进行限制,我想这时的效果应该是最好的。
最近我发现琨琨的严重胆小后,和老师、朋友做了沟通,并且自己也进行了思考和反省。从前我对琨的行为有很多约束,我希望他能够得到很多大人的喜欢,所以对他的诸多行为进行了限制。现在,我决定不这样做,虽然一个懂礼貌象小大人的孩子能得到大家的赞扬,但是那只是满足了我自己的虚荣心 。我希望琨在他人生的初始阶段,能够得到真正的自由,人一辈子只有这个时期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为什么还要限制他呢?
如果大家因为琨不好看、不乖巧、说了不好听的话、有不礼貌的行为、或者做了错事而不爱他,请不要让他知道。希望琨能够觉得自己获得了大家无条件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