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杭州两日(4)——浙博镇馆之宝

(2023-03-31 16:29:02)
标签:

浙江博物馆

分类: 博物观展
杭州两日(4)——浙博镇馆之宝


第一次参观浙江博物馆,首先看最重要的精品。在网上搜到了浙博的“十大镇馆之宝”,这十件文物是2009年浙江博物馆为庆祝建馆80周年,由观众投票并参考专家意见推选出来的。

浙江博物馆有武林和孤山两个展区,十大镇馆之宝有九件在武林馆,其中又有8件陈列在常设展览“越地长歌”。

 

河姆渡文化·“双鸟朝阳”牙雕

出土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距今约7000年的历史,2002年被列为首批64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

牙雕图案采用线刻手法,技术娴熟,形象逼真。牙雕中间有五个大小不等的同心圆构成的太阳纹,外圈上端刻出以象征着太阳光芒的火焰状纹,两侧对称刻有作伸脖昂首相望之态的双鸟纹,由此可看出原始河姆渡人对鸟的喜爱和对太阳的崇拜。

杭州两日(4)——浙博镇馆之宝


这张照片2019年摄于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应当是复制品,虽然展牌上未注明。

杭州两日(4)——浙博镇馆之宝


良渚文化·玉琮

1986年浙江省余杭县反山十二号墓出土, 也是64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

玉琮重约6500克,形体宽阔硕大,纹饰独特,大量填充了卷云纹、直线、弧线,刻画极其繁缛细致,巨大的体量和精美的神人兽面纹让它成为了良渚玉琮中当之无愧的王者,号称“琮王”。

杭州两日(4)——浙博镇馆之宝

杭州两日(4)——浙博镇馆之宝

杭州两日(4)——浙博镇馆之宝

杭州两日(4)——浙博镇馆之宝


战国·越王者旨於睗剑

1995年由上海博物馆馆长、著名青铜器专家马承源先生以136万元港币购回,后由杭州钢铁集团公司出资购买并捐赠给浙江省博物馆。

宝剑剑体宽阔,中脊起线,双刃呈弧形于近锋处收狭。虽历经2400多年,依然亮泽如新,刃锋犀利,加上剑鞘齐全,缠缑完整,在出土的吴、越剑中绝无仅有。此剑的所有者为“越王者旨於睗”——越王勾践之子。

杭州两日(4)——浙博镇馆之宝

杭州两日(4)——浙博镇馆之宝


五代十国·吴越国鎏金纯银阿育王塔

2001年杭州雷峰塔地宫出土,塔身内用金棺盛装“佛螺髻发”舍利,是当年吴越国王钱俶建造皇妃塔(后称雷峰塔)的核心所在。

这座阿育王塔通体呈纯银质地,外表局部被镶嵌上鎏金,虽经历了千年的洗礼,但依然完好无损。在外形上是单层束腰状,由基座、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塔身为方形,四面的圆拱形龛内镂刻佛本生故事画面。

杭州两日(4)——浙博镇馆之宝

杭州两日(4)——浙博镇馆之宝

杭州两日(4)——浙博镇馆之宝

杭州两日(4)——浙博镇馆之宝


唐·落霞式“彩凤鸣岐”七弦琴

制作于唐开元二年(714年),这把古琴琴体浑厚,造型古朴、典雅,面朱红色漆,琴身两侧边沿云纹起伏,犹如天边连绵的云霞,因此得名“落霞式”。琴背有多段铭文题刻及清晰可见的冰裂断纹和小流水断纹。

杭州两日(4)——浙博镇馆之宝

杭州两日(4)——浙博镇馆之宝

杭州两日(4)——浙博镇馆之宝


北宋·泥塑彩绘观音立像

1965年浙江温州白象塔出土。白象塔一次性出土了42身北宋彩泥造像,形态毕肖,敷彩描金,极具绚烂之美,是宋塑的典范之作,其中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北宋泥塑彩绘观音立像,一经出土便被誉为“宋代彩塑于江南绽放的艺术之花”。

北宋泥塑彩绘观音立像共有两尊,它们形制大体一致,分别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和温州市博物馆。浙博收藏的这尊观音立像,保存完整,塑像神情静谧恬适,形体窈窕,衣装贴体简约,赋色典雅古朴。

杭州两日(4)——浙博镇馆之宝

杭州两日(4)——浙博镇馆之宝

杭州两日(4)——浙博镇馆之宝


元·龙泉窑青瓷舟形砚滴

砚滴胎质细腻洁白,釉层肥厚,呈粉青色。运用写实手法,将该砚滴塑造成一叶扁舟,舱蓬、艄蓬、栏板一应俱全,舱内两人端坐闲话,舱外一身蓑衣的艄公正攀爬蓬顶作取笠状,整体造型奇特、动静相合又做工考究。

杭州两日(4)——浙博镇馆之宝



十大镇馆之宝有三件这次没有看到,在网上收集了相关照片,以凑“十全”之美。

战国·伎乐铜房屋模型

1982年出土于浙江绍兴市,是唯一一座先秦时期的青铜房屋模型。战国伎乐铜房屋通体为青铜质,房屋正面没有墙和门,仅立着两根柱子,呈透空格子状。室内跪坐六人正在奏乐,分别呈击鼓、抚琴、吹笙和咏唱等姿态。整个器物密布大面积具有南方特色的纹饰,屋顶是四角聚集的尖顶,顶上立有一根高7厘米的八角柱,柱顶则停着一只鸟。

杭州两日(4)——浙博镇馆之宝


铜房屋外出展览,这里借用一张网络照片。

杭州两日(4)——浙博镇馆之宝


2021年在绍兴博物馆拍摄的铜房屋放大复制的模型

杭州两日(4)——浙博镇馆之宝

杭州两日(4)——浙博镇馆之宝


元·富春山居图卷

《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历时数载才画成,是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巅峰之作,在清朝初年遭遇火劫,烧成两段,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为画卷前段,因尚留一山一水一丘一壑而命名为剩山图。

《富春山居图》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峰峦叠翠,云山烟树、松石挺秀,布局疏密有致,以清润淡雅的笔墨、简远的意境,将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


古代书画原件很少公开展出,陈列柜中只有一张复制品。

杭州两日(4)——浙博镇馆之宝


网络图片

杭州两日(4)——浙博镇馆之宝


清·金箔贴花花轿(万工轿)

为清代宁波式花轿,是由象山、奉化、宁海等地的十位工匠老师傅,花了十年的时间才打造完成,总共耗费了一万多个工时,因此又被称为“万工轿”。

花轿木质雕花,朱漆辅底以金箔贴花,远远望去金碧辉煌,犹如一座微型的宫殿。轿上雕有250个人物及花鸟虫兽,轿子的中段地方还辅以镜片玻璃画,每一幅彩绘画上都是一个古典剧片段。整座轿子采用榫卯结构联结,由几百片可拆卸的花板组成。花轿没有轿门,因此有专门的师傅跟随迎亲队伍,负责拆卸,方便新娘子出入。

现在存世的万工轿屈指可数,清金箔贴花花轿是其中最著名的,享有“天下第一轿”的美称。

万工轿原在武林馆的“十里红妆——宁绍婚俗中的红妆家具”上展出,因武林馆即将在54日闭馆,该轿已随“十里红妆”提前搬迁至浙江博物馆的之江新馆。

均为网络图片

杭州两日(4)——浙博镇馆之宝

杭州两日(4)——浙博镇馆之宝

杭州两日(4)——浙博镇馆之宝

2023326日摄于浙江博物馆武林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